日志20180503
- 戒烟第74天。
- KEEP:连续健身第71天,124分钟。首次消耗千卡过千。记录一下:1011。户外骑行1.84公里;户外行走0.89公里;户外跑步3.49公里(分三次);跑前准备第3次;跑后拉伸第7次;户外跑步7.12公里(36分钟)。运动总步数19184步。刷新最远跑步距离的个人纪录;刷新了最长跑步时间的个人纪录;刷新了最快跑步配速的个人纪录;刷新了5KM跑最佳成绩的个人纪录。
- 起床时间:7:30。
- Money wiz,记账。
- 想法:生日。36岁。跑步36分钟以纪念。为什么生日的仪式感要用绝不会吃完的高热高糖的生日蛋糕来营造?在生日蛋糕普及之前,我们是怎样庆祝生日的呢?前几天有想到,资本追求的是一种均质化的商业形态。生日蛋糕、婚纱、戒指、情人节鲜花等等都属于生活仪式感营造所需,但它们并非天生就占有这样的位置,在很多地方都不是。在对一地一隅的文化争夺中,它们为什么会赢,而且赢得光明正大?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需要全球同此凉热一般,将某种生活仪式固定统一?不。我不想吃生日蛋糕。但刚刚6岁的孩子已经将生日蛋糕内化为对庆祝生日的基本认识。他不会理解为什么我会以跑步36分钟的方式来纪念我的生日。他不知道,一个独立的人,应有权利去选择纪念自己生日的方式。他那么小,已经知道,别人都是那么过的,我们也要那么过。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这么一步步走向所谓的「自由」。统一的仪式介质有哪些好处呢?第一个好处就是:交流方便。当你要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时,因为仪式介质是统一的,所以不用言语解释,外界就知道你是过生日还是办婚礼。极大的节省了交流沟通的成本。你去看看那些有婚礼、生日场景的电影。就能领会一二吧。
-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属于你的城市是哪个?我还没有找到。以下是原研哉的自白:
我造访过的城市有将近一百个了。有许多街道给我带来过感动,也有许多城市给了我很多刺激。但我从未想到过要在哪个地方住下来。 我一直认为,只有东京才是属于我的城市。我不会住在纽约,也不想住在柏林。对于我来说,日本东京是全世界最自在的地方。 东京是一个非常能满足好奇心的城市。它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热衷于搜集关于异质文化的消息。同时,这个城市也喜欢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思考去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这真是一个勤勉而知性的城市。 这大概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把东京当成世界的中心吧——原本这个世界就没有中心。……日本文化就像是一个文化大熔炉,全盘接受了许多种文化。这种状况固然会带来一片混沌,但当日本文化将其融合后,就会形成一种奇异的混合——这就是最彻底的简单。首先归零,扬弃所有。一无所有中蕴涵所有。每当看到这张地图,我总会有这样的感觉。 日本的审美意识,是以边缘意识平衡了所接受的各种文化感觉后形成的。日本因为地理位置形成的独特文化感受,再加上近代以来日本与世界生成的复杂关系,共同造就了今天的日本。 能出生在这样的地方是一件难得的事。我愿意住在这里倾听全世界的声音。我愿意在这样的地方培育感性之树,让它在这里长到枝繁叶茂。
一个编辑,好物联合(微信ID:haowuok)创始人,相信幸福自有其范式。身体力行,探索之。 围观请随意。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