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希望衣如我本人。” | Bernina Café Vol. 4
Judith是在维也纳念书的意大利女生,时髦难掩她的甜美。
每每在手机上滑到她的照片,我都会想起Marina,我交换期间遇到的意大利女老师。Marina梳着和Judith一样的短发,眼睛一样圆亮,只是年龄要再长一些,身形再清瘦一些。
她们都在意大利的北部长大,我几乎要忍不住猜想,那里的女孩子是不是都像她俩一样,甜而不腻,美得没有侵略性。

但是和Judith比起来,Marina的着装不可谓不朴素。印象之中,她着装的颜色不是暗红就是纯黑,她永远是穿着没有任何添油加醋的针织衫,含着腼腆的笑意走进教室里来。如果不是刻意观察,没人会留意她的衣着,想必她也没在刻意琢磨这件事。
她年轻,一口意式英语说得又柔又细,当她抛出的问题遭遇冷场,终于等到一位学生举手发言了,她直接流露出被解围的快乐,点头说着多谢。这样的知性和内敛,在她素净的外表里浓得化不开。
Judith显然与她不一样。她用这样三个词形容自己的风格——“vintage”“creative”“artsy”,即复古的,有创造性的,具有艺术气息的。

她二十岁出头,在维也纳大学修读艺术史,沉迷咖啡馆、古着店、艺术展,一得闲就给自己的博客写文章。她乐此不疲地用照片记录自己的生活,精心打理着自己的社交网站,未来想做策展人或者艺术评论家,想去伦敦或巴黎居住。

这样一个热情洋溢、乐于分享的女孩,拥有好几件吸引眼球的单品,你会觉得是恰如其分的事情。

“我认为找到自己的风格和拥有自己的生活态度一样重要。问题在于现在有太多人被社交媒体指使着追逐潮流,完全不去质疑自己的风格有没有真正地反映出自己的个性特质。我永远希望衣如我本人。”
论Judith的风格,她本人的一张张照片是最好的证明。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在网络上长期follow她,她的穿搭品质有多高我们早就已经被深深折服。但当我有幸取得与她交流沟通的机会,更让我佩服的是她的认真,无论是对于我这样一个陌生访客的百分百配合,还是她对时尚、对生活的体察与深究。


在展开这次采访之前,我反复阅读了我爱的博主Avo(公众号:不赶时髦星球)先前与Judith的对话(《Vintage 新手入门指南 | Opinion》),如果你没有读过,建议别再错过~
那么我和Judith都聊了点什么呢?
除了伦敦、巴黎、米兰这些时尚之都,欧洲还有哪些地方是vintage shopping的天堂?
中间隔了阿尔卑斯,奥地利人就比意大利人更爱运动风?
作为一个痴迷跳蚤市场的学生党,她都曾经淘到过什么宝贝?
……
祝阅读愉快~

Bernina Vintage:你曾经谈到过对于学生党而言,跳蚤市场是购买vintage衣物的最佳之选,因为可以用少量的钱买到真正的宝贝。(我很有同感!)可不可以列举一些你从跳蚤市场上带回家的vintage?可以的话,还希望听你推荐一些你去过的跳蚤市场。
Judith:没错,跳蚤市场是一个挖到宝贝的绝佳选择。我最早在跳蚤市场上淘到的一样东西是一只50年代的皮包,到现在为止我都常常在特殊的晚会场合使用它来搭配。

另外一样宝贝是一条AIGNER的深红色皮带,基本上我的每套搭配里都会出现它。

最近从跳蚤市场入手的是一件绿色的套装,看起来和Chanel早期的那些作品很接近。

我可以列出各种各样我喜欢的跳蚤市场的名字,比如佛罗伦萨圣十字广场附近的周末跳蚤市场“Mercato delle Pulci”,伦敦东区的Brick Lane Vintage Market,还有位于维也纳的一些知名度没那么高的集市“Neubaugassen Flohmarkt”和“Lichtensteinpark”,那里也有贩卖各式旧物。

Bernina Vintage:你的衣橱里有好几件statement piece,比如那件80年代毕加索飞行员夹克, 是你拥有的最吸睛的单品之一。你在和Avo的对话里提到过,路人会因为这件衣服注意到你,这正是你想达到的效果。

最近我刚好阅读到Françoise Hardy形容她自己的一句话:“我无法忍受穿着任何让别人盯着我看的服装。”你有考虑到性格与风格的联系在你身上的投射吗?
Judith: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我完全赞同Françoise所说的。一般来说,我会有几款穿搭可以突出显示我的个性,表达出我穿那些vintage是纯粹的兴趣使然。我没办法做到不按照自己的风格深思熟虑一番就随便穿出门。
此外,我觉得时尚也可以成为一种抓取别人注意力的方式,尽管那不是我最主要的目的。不过,每次我穿得稍微夸张一些,在地铁站、公园或者只是普通的城市街道这些公共场合,就常会有人把目光投向我的衣服,每次别人这样盯着我看的时候,我都会把这理解成是赞许而非冒犯,因为这意味着和普通大众相比,我在人们眼中穿得更为特别、值得注意、与众不同。

Bernina Vintage:你的博客是vintage爱好者的天堂!我自己就曾跟随着你的Vintage导览文章探寻了好几家店铺。那么我好奇的是你是怎样发现这些有意思的古着店的呢?以及,你迄今为止已经去过了那么多家古着店和跳蚤集市,可不可以说出你眼中适合vintage shopping的排名靠前的城市?
Judith:发现古着店、跳蚤市场的主要渠道肯定是其他vintage博主的博文,或者是网上各个城市对应的vintage购物场所清单。有时候,我也会在去一个城市旅游之前通过Instagram找一些可以购买vintage的地点并列出一张名单。
我想说一点,几乎每个我涉足过的欧洲城市都有一种古着文化。不过,就购买vintage而言,我最爱的是这三座欧洲“时尚之都”:
- 伦敦。拥有无数让人为之惊叹的跳蚤市场和旧货商店。
- 巴黎。尽管巴黎的许多古着店都藏得特别深,找起来特别难,但是一旦被你发现了,这些地方就会给你无穷惊喜。
- 米兰。这是我最初入门vintage的地方。

除此之外,维也纳、巴塞罗那、布达佩斯也是我心中的“vintage city” ,虽然没那么为人所知,但是你可以发现大量物美价廉的古着,和伦敦、巴黎、米兰相比起来性价比要高许多。

Bernina Vintage:如今线上消费越来越流行,之前的采访对象们都和我说他们大多数情况都是在网购vintage。你在网上买到过满意的vintage吗?你更偏爱哪种购买渠道?
Judith:我是一个传统老派的消费者,更偏爱实体店。这可能和我“slow-shopping”的理念有关。购买vintage服装对我意味着许多,不只是简单地因为我需要它们或者我想要穿它们。
我本身对一个完整的购买体验很痴迷,包括发现店铺、拨弄衣架,我基本上会把整家店彻底翻遍,像在执行侦察任务一样。有几次我一直在苦苦寻找某一件单品,最后却在探店之旅中发现了一件更出色的。
我也喜欢那种把时装和画廊、咖啡厅结合在一起的概念店,比如维也纳的 Burggasse 24,是我最爱的vintage消费场所之一。

我觉得逛街购物应该被视为一种愉悦的体验,而不是一场快速的马拉松——用最短的时间找到符合自己期待的目标。有时候我需要用数月的时间才能找到我心中的理想单品,但是最后这件入手的单品一定是完美符合自己想象的,而且会让我觉得在这么多不同古着店花时间寻找它是值得的。

Bernina Vintage:有些人特别幸运,可以从自己家里继承一些优质的古着,你也是如此吗?
Judith:对我来说也是一样。每一次我回到意大利的家中,我都会翻箱倒柜一番,希望可以找到更多旧衣服。我已经有一些从我爸爸那里找来的古着衬衫,我妈妈的一些古着外套,还有我奶奶和外婆的包袋。于是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我对古着时尚满怀热情,他们一直会送我一些不错的旧衣服,我也很爱穿。

Bernina Vintage:我知道从你所有的vintage收藏里选出最爱是极其困难的!所以我想这样提问:你近期入手的最爱有哪些?比如进入2018年以来?
Judith:很难做出选择,但是我会选这三样。最近我在维也纳的Humana Vintage 买到的一只绿色帽子,以及一件同色系的春季外套。另外,我还在维也纳的跳蚤市场淘到了一件与香奈儿风格相似的西装外套。

Bernina Vintage:我注意到,你会特别关注整体造型的配饰部分,比如帽子、墨镜、围巾、耳饰等等,你觉得配饰的作用是怎样的?而且,现在有戴帽子习惯的人不多见了,我特别想知道你为什么会对帽子情有独钟?
Judith:没错!细节在我的时尚概念里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觉得一套造型只有在添加了一点诸如胸针、耳环、项链、墨镜之类的配饰后,才算是完整的。有两种配饰是我离不开的:丝巾与帽子。

通常而言,丝巾可以增添全身的色彩,或者补充我整体衣着的图案;帽子的一大作用是烘托出典雅的vintage look。以前的年代任何一个精致优雅的女性都会戴各种样式、色彩的帽子,我戴帽子不仅是为了增添一种额外的时髦感,还是由于帽子蕴含着更深刻的意义——是给予我灵感的每一张vintage look的一部分。现在帽子已经融入了我的个人风格里。

Bernina Vintage:你显然很擅长把现代的和属于vintage范畴的单品搭配在一起。那么你的衣橱里大概有多少比例是vintage?这个比例是否在不断增加?
Judith:自从我三年前搬到维也纳以来,我逐渐地把我的衣橱变成了巨大的古着圣地。目前我可以说我的衣橱看起来就像一家小型古着店,vintage占据了九成,穿戴它们变得越来越日常。

Bernina Vintage:除了古着衣之外,你还收藏过哪些其他类别的vintage?我有一个朋友特别喜欢收藏vintage相机,但是没有一个相机是真正能用的,只是用来作为装饰而已。对你而言呢?
Judith:我认为自己是属于那种收藏家人格的,也就是说我喜欢收藏各种品类的vintage物件,包括大量古董书籍、杂志、黑胶唱片,还有从跳蚤市场买回来的台灯、花瓶、花盆等旧家具。



最近我开始收藏一些旧时候的容器,比如用来装糖果、茶叶甚至烟草的罐子。 我不仅仅用来作为公寓里的装饰品,也把它们用作我的文具容器,里面可以放钢笔、名片等用具,或者也可以在厨房里用来盛放水果。

Bernina Vintage:你身边的人有评论过你的衣品风格吗?
Judith:老实说,我从家人朋友那里听到过各种各样的评论。我转变风格开始穿越来越多古着的时候,家里很多人不太明白为什么我会对老一代的服装那么热衷。现在,我大多数家人朋友都会跟我说他们非常欣赏我这样独特少见的风格。我的阿姨一直对我说,我的vintage穿搭拥有“绝佳的品位,优雅范,好眼光”。

Bernina Vintage:和其他女孩不同,你的Instagram页面没有什么自拍,大多数都是完美出众的街拍!你有没有专门研究过怎么去自然又不失艺术感地摆造型?通常你的摄影师是谁呢?
Judith:我发布在Instagram的每一张图片背后都埋藏着这样一个想法:我极少会漫无目的、纯属不由自主地拍下这些照片。我的做法是不断收集灵感,再提前做好计划,去某一个特点的地方,穿特定的服装拍下这些图片。

我也会考虑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展示我自己。于我个人而言,自拍从未成为一个可选项,我的所有照片都是用专业的佳能相机拍摄的,以便把我的穿搭和想法用最好的效果呈现出来。至于我的摄影师,如果不是男朋友,就是妈妈或闺蜜。让我欣慰的是他们都很擅长拍照片!

Bernina Vintage:Instagram上聚集了不少擅长vintage穿搭的博主,你自己在关注的都有谁呢?
Judith:Instagram是获得灵感的重要来源!我个人最喜欢的账号是:@charmtighe、@nelson.anyways、@imaginedparis、@noortjelaan、@minalovec、 @lost_in_the_1950s、 @life_on_mars96、@syderale_。

Bernina Vintage:你在维也纳念书,但是从小在意大利长大。无论是奥地利,还是意大利,都是历史、文化、艺术方面的富矿。我好奇的是你有没有注意过两国人之间的不同的街头风格?
Judith:对的!幸运的是,我成长于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镇,靠近维罗纳和其他许多美好的意大利城市,我小时候就常常去周边旅游。我认为意大利的时尚意识对我影响非常深刻。

意大利人特别注重自己的风格,大多数人都穿得非常经典优雅。尤其是在米兰,你可以感受到时尚在每个意大利人的生活中是多么举足轻重,无论本身是在时尚业从事工作的,还是服务员,甚至是街上的清洁工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关心时尚,大部分人都清楚地知道怎么穿出品味。

实际上,当我搬到维也纳居住,我就意识到了风格的巨大差异。大多数奥地利人都穿得非常简约,更注重着装的实穿、功能性,时常也穿得非常运动风(远足登山类型的服装)。他们不会非常关心时尚,显然没有像意大利人那样对时尚高度敏感。
Bernina Vintage:你对艺术充满热情,你也说过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把兴趣和学业融合在一起。当初为什么会选择维也纳大学,以及选择艺术史为主修专业呢?
Judith:从意大利的高中毕业之后,我一开始是打算去英国伦敦继续学习,但不幸的是太过昂贵,所以我就来了维也纳。维也纳提供的文化类学习项目相当不错, 对于我学习艺术史来说是个理想的选择。

我最初是想修读政治科学与新闻学,但是在进入大学前不久,我去了一趟佛罗伦萨,就立刻改变了对于选择专业的想法。在佛罗伦萨的文化之旅让我重新思考我的选择,最终看清了自己真正想学的是关于文化、艺术相关的,甚至未来也想在这些领域工作。除了艺术史之外,我的课程里也包括了古典考古学、政治哲学。

Bernina Vintage:你现在的身份是学生,但你貌似同时也是一位自由撰稿人?可不可以分享一下你校园以外的生活?
Judith:没错!我时不时地给一些展览、文化活动写文章,有时候也和时尚有关联。另外,我也在为一位策展人工作,协助筹办维也纳艺术历史博物馆(Kunsthistorisches Museum)的展览。
坦白讲,我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在手提电脑前码字,写写文章或者编辑博客。当我需要从写作、思考中抽离出来休息一下,我会骑车在城市里闲逛,常常是在探索有趣的咖啡店,可爱的古着店和跳蚤集市。如果有机会,我也会在欧洲各地旅游,包括各国首都和其他我没去过的新地方。

Bernina Vintage:你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了相当数量的粉丝,而且你也充分展示了你在时尚方面的天分。那么你对未来的职业有什么想法吗?会是和时尚(甚至是和古着)相关的吗?
Judith:我对未来的规划有许多想法。主要理想是在艺术界工作,无论是作为策展人,还是艺术评论家。而且,我特别希望能打造我自己的画廊,或者办一本艺术文化相关的杂志。把艺术和时尚结合起来一定是很棒的,因为两者都是我怀有极大热情的领域。
我还有个想法是在我未来居住的城市开一家古着精品店,希望是伦敦或者巴黎。无论如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为之努力!

这是Bernina Café的第4期。这个栏目目前以问答为主要内容,我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是尽可能让每一次采访都丰富、新鲜,但实际操作上确实会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比如受邀的对象非常忙碌,无偿回答完我长长的问题清单本身就足够耗时耗力,我时常感到无法去奢求更多;又比如这毕竟还是陌生的线上的对话,对对方的了解很难实现立体化,等等。
更具体一点的障碍还包括语言。下期将会是一位来自法国的年轻妈妈,一度差点要以通篇法语来回答我的问题,不过最后我们还是完成了尽可能多的沟通。

最后,如果你也有心心念念的vintage博主、发烧友,并且想进一步了解TA,欢迎告诉我噢~
-欢迎关注公众号:BerninaVintage
-我的vintage小铺:欢迎添加微信号(berninalovesvintage)

© 本文版权归 BerninaVintag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