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很值得——成都
我真的很想好好的写一写成都,可是每次都无从下笔,想说的话太多,到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想了想就从我最拿手的,“吃”开始。写成都,不能绕过的是成都火锅,当然重庆火锅也很棒。其实两地的火锅存有差异,重庆火锅是牛油锅底,口味更加厚重,麻辣之中辣的层次更深。成都火锅是清油锅底口味相对清爽,麻和辣不分上下,成都火锅口味相对来说要柔软一点,其实这就是成都人的缩影,麻辣热情的外表之下是一颗柔软的灵魂。 这种柔软有一部分表现在语言上,成都话的梅花音很重,加上有许多叠词比如包包,电线杆杆,睡觉觉,鱼摆摆,牛berber,就更显得成都话很柔软,还带一点嗲。还有一部分表现在对女性的尊重,我所认识的许多人里,大部分家庭都是男人们在一起煮饭比手艺,女人们在客厅里喝茶聊天。成都绝大部分男生对待女生都是柔软的,所以成都盛产耙耳朵。不是他们怕老婆,是因为他们尊重对方,也足够爱对方。成都人在柔软的爱着这个世界。 除了各式各样的川菜,成都还有成百上千的小吃。我最爱的是蛋烘糕,蛋烘糕贯穿了许多成都人的童年。蛋烘糕有多种多样的馅料可供选择,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蛋烘糕里有成都人的另一种特性——包容。蛋烘糕你可以选择任何搭配,比如我曾经试过奶油加老干妈。它可以包容任何口味,只要是你的选择,它就能接受。 或许是因为当年湖广填四川带来了文化碰撞使得成都人懂得包容,也许是地理的隔绝使得儒家思想对这里的影响不深使得成都人社会阶级观念淡薄,又或许许是因为道教发源在此。时至今日成都市区里还有一座香火旺盛的道观,青羊宫。成都人的思想,受到道教影响至深。种种原因让成都人拥有了名为包容的特性。大家不会对街上牵手的男男,女女侧目,甚至有上一辈的人对我说,那只是别人的选择,你不要抱有偏见。这里有各式各样的生命,在自由的活着。 赵雷说这是一座阴雨的小城,成都不小,它足够容下你的所有爱恨情仇。如同所有的大城市一样,成都现在到处都是钢筋水泥筑成的灰色森林,这里同北京上海一样有生活压力,可是工作、拼搏不是全部,成都人的生命里还有三餐,四季。他们春日看花,夏日纳凉,秋天野炊,等到冬天,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于成都人而言都是值得庆贺,这个时候大家都会踏出家门去晒太阳,什么也不做,单纯的去身体发肤感受阳光的温度,像七堇年说的这时候的每个人都像第欧根尼。兴致来了驱车几小时只为一份美食。 诚然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这里长年阳光不盛,云层厚重。可是这里从来不和阴霾、忧郁沾边。这里的人更懂得一件事,及时行乐。成都的人活的鲜明自在,舒适安逸。有个流传已久的笑话,说地震来的时候,成都人都还想着打麻将。不是不记得伤痛,是因为伤痛太深,都明白事实无法改变,与其忧愁,不如努力的生活。及时行乐也从不阻碍成都人努力工作,成都人对待享乐是放松,不是放纵。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一种奇妙的平衡。在成都过日子,不是生存,是生活。 李白说九天开出一成都,千门万户如画来。成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建城的那天起,成都就从未改过名字,也从来都没有改过城址。说起成都这个名字,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故此名为成都。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生命却从不古板,古老与时尚在这里完美融合。这里虽然名为天府之国,却从来不是高高在上,这里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这里的生活市井又平凡。 最后就用七堇年说的一段话结尾吧“无论是纽约东京还是北京上海,都可以说,如果你爱他,就带他去那儿吧,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带他去那儿吧,因为那里是地狱。 但对于成都,我想只能说,带上你所爱的与所恨的去那儿吧,因为那里就是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