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难得糊涂之郑板桥
初知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名字,是小学时在家里发现了一本邓拓散文集,里面有篇文章提到郑板桥,文中引用了一篇《沁园春 恨》。
现在还记得:“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显然从这首词里可看出,板桥先生当时是混得不大好的,根据史实,他确实很长时间里都郁郁不得志。作为读书人,他四十四岁才中了进士,长期潦倒的生涯使他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当然,作为一个文人雅士,这些抑郁不得志,反而成就了他很多传世之作。
今天游览兴化郑板桥故居及其艺术馆,看到赵朴初老居士对其题词,是集其诗句而成:“不仙不佛不贤圣,外道天魔冷眼看。十丈长笺三斗墨,几枝修竹几枝蘭。”这首集句诗,对其总结得很好。
兴化倒是个出文人的地方,明代状元首辅李春芳、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还有这位落拓不羁的才子郑板桥。
这次兴化之行,还看到了保存完好的县衙门,不禁在明镜高悬处拍照留念,体验一下县太爷的感觉。

明镜高悬

郑板桥故居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