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昌南行(上)
景德镇旧称昌南镇,因先取道南昌,因此本流水账游记更确切的名字应当叫“三月南昌昌南行”,多图,慎点。

第一天:飞机晚点 到达南昌机场已是晚上10点30分。
第二天:江西省博物馆、滕王阁 晚上:秋水广场
第三天:上午:绳金塔 下午:高铁 南昌—景德镇
1. 某人看了本《御窑千年》,遂心心念念地要去景德镇溜达溜达,我说好吧,你去看青花我就去看油菜花。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去城二十五里,在昌江之南,故称昌南镇。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沿用至今。
2. 上网查了下交通,沈阳没有直达景德镇的高铁和飞机,即取道南昌,再转高铁过去。出发前一晚沈阳下了初春暴雪,翌日的飞机由原来的16时,改到18时30分,坐在飞机上看铲雪车、大货车一阵忙活,清空航道内厚厚的积雪,从黄昏到日落,弦窗和跑道镀上了一层闪金。起飞攀升的几分钟里,看到了美妙的天际线,从橙红、橘黄、亮白到灰蓝、幽蓝、午夜蓝,乾坤仿佛瞬间挪移,“天上”的街市华灯初上,棋盘星子,一路鱼龙舞;
3. 22时飞机降落昌北国际机场,气温很低,小雨吧嗒,却好像下了很久的样子。上了出租车,听司机说起才知道刚刚雷电交加,暴雨初歇。一路闲谈,司机师傅三十岁上下,话不多,架不住某人的热情攀谈,从天气聊到赣江,从滕王阁聊到中心房价,从南昌起义聊到家常菜辣不辣……到了宾馆门口,导航显示98,车上的计价器显示148。第二天早上,一人一碗汤达人,过江去逛江西省博物馆和滕王阁。

4. 进了江西省博物馆,当然是先直奔《惊世大发现》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看过了大名鼎鼎的马蹄金后,却在五铢钱山前站了半天,钱币用篆字铸出“五铢”二字。“铢”是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始于公元前118年,历经约400年,是中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金属货币。五铢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
5. 在海昏侯墓中,还发现了关于南昌城最早、最珍贵的实物资料——带有‘南昌’铭文字样的青铜豆形灯。据考,一心想恢复身份并始终自认“昌邑王”的刘贺,很可能将从前待过的山东称为“北昌邑”,将自己当下所处的江西鄱阳湖畔的都城称为“南昌邑”。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在随葬品中既有“昌邑”年款的器物,同时也有铭刻“南昌”二字的豆形灯。
6. 其实,整个展览最吸引人的是两盏青铜雁鱼灯,均为青铜质地,作雁回首衔鱼的伫立姿态,均由雁首与颈、雁体、灯、灯罩四部分套合而成 。 雁颈与雁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及雁颈、体腔均中空相通。灯盘圆形,直壁,浅腹,内有两道直壁圈沿。一侧附灯柄,可控制灯盘转动。盘下有圈足,与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灯罩设计为两片弧形板,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
7. 青铜制的卧鹿、睡雁的席镇也很喜欢。镇为压物之器,席镇是系压帷帐或席角之用镇。
8. 每逛一地博物馆,总爱选一选自己的心头好,就像辽博的弘治矾红彩鱼纹盘,川博的拥衾仕女图,那么在这里就是八大山人的《双鹿图》和商伏鸟双尾青铜虎啦,两对CP,小灰谐与反差萌,却心思满满,看到就让人嘴角眉梢不自禁地泛起笑意来。
9. 从博物馆出来,在一家名为伊静藤的日本料理吃中饭,过江步行到“滕阁秋风”牌坊下。


“朱火飏烟雾,博山吐微香。”——汉乐府《古歌》







10. 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的滕王阁,位于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 滕王阁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而流芳后世,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在历史上的兴废更迭达29次之多,现在的滕王阁主阁落成于1989年10月8日,共九层。
11. 游历时天气大变,乌云涌动,朔风列列,景气肃杀,然拾阶而上却更显阁之巍峨,阁内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有3D投影直观展示自唐代以来滕王阁屡建屡毁、命运多舛的历程,此处很受各路主播们的青睐,三四个人在此地做直播;还有第二层正厅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与第四层的江西山川精华《地灵图》,堪称双璧,从晏殊、晏几道、姜夔(kuí) 、黄庭坚、杨万里、文天祥、陶渊明、王安石、欧阳修、汤显祖到大庾岭、三清山、龙虎山、进井冈山、庐山、石钟山,鄱阳湖,果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江西二字在历史地理差生心目中瞬间高大尚起来。
12. 我最喜欢看倒是其间的中国乐器展,华夏之乐,丝竹琴瑟,吹管、弹拨、打击、拉弦四大类,笙、筚篥、埙、箫、曲笛、月琴、阮、琵琶、中和琴、二胡、胡琴、板胡、三弦、板鼓……近距离观看,才发现它们的美,木、竹、玉、金、黄铜、玳瑁、兽皮,奇妙地合成一件件古雅的艺术品。许是年纪渐长,古乐梵音,排斥慢慢转到欣然,在沈观九连敦墓葬出土文物展时,石磬编钟,金声玉振,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之后在三联节气刊里偶然听到吴彤吹笙并演唱的《望春风》,提琴与笙,无缝衔接,出乎意料的好听。吴彤、马友友《望春风》
13. 在昆曲衣箱展示区,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格外钟意长靠武生那一身行头,黑地滚金饰鱼鳞纹、背插四面靠旗,头戴金盔脚穿厚底靴,小家伙边看边忍不住啧啧赞叹:太帅啦!真酷!是呗,比起漫威英雄们那一身不知漂亮多少倍呢。
14. 顶层的藻井很漂亮,瓷砖壁画也很壮观,之中人物、牛马的眼神尤其生动、有趣,活脱脱从李耷的画作里走出来的,哈哈。阁中小坐,看一拨又一拨的团游,蜂拥而至,又转眼消失,听一位又一位风格迥异的带队导游,讲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人物与历史,半小时内见证了方言派、考据派、卡哇依派、唠家常派与插科打诨派。
15. 出得阁来转悠,高阁挡住了江风呼号,鹅柳依依,茶花累累,素馨点点,一只绿头鸭大摇大摆地穿过小径在池水边梳洗羽翼,才有了点仲春的况味。

16. 住的地方离江岸不远,吃过晚餐于江边散步,遥望对岸夜色中的藤王阁,橙绿霓虹,交相辉映,又一路走到了秋水广场。四下灯火、音乐、喷泉,游人开始多了起来,空气中飘着几乎全中国人气景区都能嗅到的臭豆腐味,正对主广场立着两幢摩天大厦,楼身为屏,投影如下:我爱南昌,I♥NC ,想来盛夏夜晚这里到是避暑寻清风的好地方吧。
17. 次日一早,至火车站寄存行李后,步行去绳金塔。路过骆家巷,巷口一溜儿不同年代如今已全部被废弃的邮报箱,一辆电动三轮车上,满是一捆一捆的青蒜,五元一把。水果摊上桔子、草莓、圣女果、白荸荠、菠萝块一串一串,一边削一边卖,街角一家老南昌粉面馆,碗碗顺心,丝丝如意。

18. 先至绳金塔美食街步行街,街口以泥塑样式展现旧时行匠,名字也俏皮有趣:渡船佬,摸鱼佬、剃头佬、割脚佬(真吓人)、补锅佬、打铳佬……
【绳金塔美食街】
这是一条“寻千年古塔,品南昌美食,游百年商街,淘民艺精品,观金塔传奇”的特色街区。是一条极具南昌特色、彰显赣鄱文化的“食全食美”美食(夜市)街区。绳金塔美食街总长约660米,是由绳金塔街、金塔广场和金塔西街连接成的“L”型街区。
19. 可能因为周边3、4号线的地铁施工的原因吧,街里游客不多,食店酒肆也多半关门。好在原本也是奔绳金塔而来,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
【三剑传奇】
相传,古时候的南昌是个水乡泽园闹风、水、火三灾,贤门外一老人夜梦一高僧,用禅杖在他家菜地重敲三下,说:“进贤门外,吾佛重地,水火既济,坐镇江城,在此建一塔,便永保平安。”老人立即挖地三尺得铁函一只,函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每一剑柄上镂刻着两个字:“驱风”,“镇火”,“降蛟”;金瓶舍利三百个;竹简一块,上面刻着二十个字的偈语:“一塔镇洪州,千年不漂流。金绳勾地脉,万载永无忧。”遂经过三年的时间,一座十七丈高,方圆十丈另八尺的七层宝塔和塔下寺终于建成。那四根金绳在塔基底下伸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勾锁地脉;那三把宝剑高悬在法华殿上;那净重六十两的金瓶溶镀在葫芦塔顶上,并命名为“绳金塔”。

20. 绳金塔始建于唐天佑年间(公元904-907年),位于原古城贤门外,现在之塔为清康熙五十年(1713年)重建,墨角净墙,庄秀古朴,内正外八,每屋四门通回廊,飞檐悬挂铜铃,据说按古代编钟工艺铸造,七层七音,晚风抚来,清越动听。古塔周围亦有大成殿、隆兴戏台、千佛寺可以看一看。隆兴戏台据说为南昌地方戏“采茶戏”而兴建,戏台左右楹联题:豫章古韵玉茗紫箫寻南浦千秋梦,金塔铃音剑池夜月舞醉西山一叠云。
21. 从绳金塔东北门出来,是大片正待拆除的老屋,断墙残桓,瓦砾废墟,行至十字街,幽幽几声鸟鸣,过墙一树繁花吸引了我的视线,是淡紫的泡桐花。某人拣了几块石头,扒着刷满标语、一人多高的水泥围档,向内观瞧,忍不住一声轻叹:废弃的场院里一片明晃晃的油菜花田,三五座起脊的二楼老屋青瓦黄土墙,满是尚未展叶的地锦,密密匝匝的枝茎,庭前一两株五六层楼的泡桐树正在开花,不知名儿的鸟儿在正午的浅光里偶尔一声啁啾。哈哈,没想到来江西看到的第一片儿油菜花田竟是在喧哗的街市之中。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春来良禽集,煦色韶光洒。不知人去尽,还发旧时花。浅把涓涓酒,深凭寄浮华。
【江西民居:天井式结构】 江西民居结构上布局上一般是“四扇三间”,也称“三间过”,即一明两暗的三间房,明间为厅,次间为堂,厨房、家畜栏舍等一般傍房或别搭建。稍富有者一般是前后两栋。每栋三间或五间,之间隔一横向天井,并通过腋廊将前后两栋连在一起。两栋屋的明间便成了前厅(门厅)和后厅(上厅),前后厅也合称“正厅”。前厅次间为厢房,后厅次间为正房。这样使构成了一幢封闭的由两个单元组合成的“正屋”,通称即“两堂式”。在此基础上,房屋需要扩大或本来规模就大的,便在正屋两侧扩建“横屋”,横屋的进深与正屋等齐或前部凸出两间,平面成倒“凹”字形。正屋与横屋间留一走衢,称“巷”或“塞口”,江西和湖北称为“横坪”。走衢前后对开一个小门,巷中相应留竖向天井,用来采光和排水。横屋各房间都朝着巷道,这样便以正屋的正厅为中轴线,加上两侧的巷和横屋,构成了一幢通称为“两堂两横”式房屋。 如果是普通列式房,无非是青瓦土墙的两层楼房。其中纯砖墙房较少,大多是局部的。如山墙或裙肩以下以及门窗等部位用砖,其余的用生土粉墙。在每栋山墙上多砌有防火砖墙,是房屋外部形象重要装饰点之一。但最重要的外部装饰点,还是大门或门屋。其主要方法是用水磨方砖(也有的用青石或红石条)砌贴门面。上面精工细作繁复的线脚和精美的雕塑。形式简单的便在门额上做点方框枭混线或做点小装饰,复杂的则做仿木构牌楼式样,常见的有二柱一楼和四柱三楼,高级的如宗祠大门或独立大门屋,往往作四柱五楼式样,仿木构件更加精工,并有抱鼓石。所以一般从大门装饰的精良奢华程度上,便能看出民居主人的权势或富有。
22. 坐高铁从南昌至景德镇,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窗外雾霭濛濛,细雨霏霏,田畴交错,阡陌纵横,空明的水洼地、绿油油的菜园、鲜黄色的油菜花田相杂,偶尔闪过一棵开白花的树,偶尔看到身着蓑笠的人闲坐河塘边,持竿垂钓。远山如画,浓淡相宜,山形圆润轻浅起伏,一只体态纤巧的白色鹭鸟静悠悠地伫立于一根电线上,二三层或平顶或起脊的立山小楼,有青瓦红土墙,依稀可见小时候邮票上江西民居的轮廓,自比徽式的黑瓦白墙多了了一份清简浅淡。
23. 火车穿过水天一色的鄱阳湖和陶潜的家乡九江,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第二个目的地。
南昌篇写到这里,请期待昌南篇。但看花的人截一段明媚春光,把此行一路上拍到的花木先发些在这里吧。






















康素爱萝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植物加新 | 多看看小鸟和鲜花 (28人喜欢)
- 古树|谷雨-北方-沈阳山梨-11 (24人喜欢)
- 古树|惊蛰-沈阳-矮紫杉-05 (8人喜欢)
- 古树|雨水-北方-沈阳旱柳-04 (8人喜欢)
- 踏雪访古树 河堤遇田鹀。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