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眼中的暗门子
读了老舍的几本书,对主人公虽然知之甚深,但是不及我对“暗门子”的从业者们的感悟。 老舍 《骆驼祥子》夏太太出身暗门子,小福子被生活逼迫成暗门子;老舍 《四世同堂》四四:“你往家里招窑姐儿,你教人家作暗门子,你的女儿也就会偷人。”;《微神》中梦里的初恋女孩;《月牙儿》里苦命的母女…… 老舍不愧是“人民的艺术家”,这些对“暗门子”的描写正提现了他对平民百姓的理解与同情。那些被生活欺压,被男人玩弄,被女人唾弃的可怜女人们,在老舍眼中却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个体。 我感触最深的是《月牙儿》,因为老舍把一对母女先后变成暗门子的过程和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光看名儿,就知道主人公多少命薄没有福气了。文章里她和母亲连个名字都没有,可能也是老舍对广大有她们这般遭遇的女人们的统称吧——谁会记得这样低微可怜的人的名字呐,还不如天上那一成不变的月牙儿值得记忆。 《月牙儿》中的母亲在父亲去世后是坚强过很久的,当东西,洗臭袜子,嫁人……但总归还是要依靠男人,所以做了暗门子。可能她心底里终归是抵触的,才会找一个卖馒头的从了良。可从良的代价是放弃女儿,让她无依无靠。 女儿到底受过教育,她不想重蹈母亲覆辙,幸运地获得了胖校长的救助,可冥冥之中却被她的侄子欺骗。女儿做女招待,工作过程中她心里明白“暗门子”就在未来等着她,却坚持努力让这一天晚来一些。等她终于还是做了暗门子以后,她对母亲的依恋夹杂了恨,母亲对她可怜又无奈。 女儿最后在狱中不想出来,满是对现实世界的悲观失望,她抬头看月牙儿,还在想母亲。或许她在怜悯母亲,还在为自己的嘴疲于奔命,外面的世界不如狱里,因为她想的是“死在哪儿不一样呢”。 这样对暗门子心理细致入微的描写,唯有老舍先生。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