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专场 (周四)|长大不会使我贬值:是谁限制了女性对于年龄的想象
三三二二|女性专场 257期 “是谁限制了女性对于年龄的想象”
活动时间:2017年4月26日 周四19:00-21:00
活动地点:杭州同志中心 | 拱墅区莫干山路瑞祺大厦19楼13室(之江饭店对面)
活动费用:本次活动免费,欢迎捐赠支持,10元,20元,也欢迎大家多多赞助~不设上限噢~
(用于支持我们的中心能更好地运作下去,谢谢大家。)
活动主持:猪西西 狐狸
活动报名:活动无须报名,按时间地点来参加即可
直播平台:一直播,欢迎扫码关注

本场3322线下小聚为LBT女性专场
小时候看到40岁的赵雅芝演看起来十几岁的白素贞,30多岁的潘迎紫演十几岁的武则天,觉得她们好漂亮好厉害,觉得自己那么大也可以活泼可爱光彩照人.

现在的女演员演比自己实际年龄小10岁的角色时,网上却经常充满了“违和”、“装嫩”、“扮少女”的恶评,最近一些公众号也在呼唤像《淑女的品格》这样的“熟女”剧,要求这些“成熟”年龄的女演员不再演“少女”,而是演出“她们年龄该有的样子”。。。。

尽管这些声音仿佛在呼吁影视剧呈现更多女性形象,不再只呈现“傻白甜少女”的故事(当然对于“成熟女性”的描述也只会限于城市白领女精英,不会有女性工人、农民、上访者等真正的多元形象),但是另一方面似乎都是在强调:
到了什么年龄, 就应该恪守什么年龄的本分!?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种关于年龄的规训:穿着喜爱的衣服明明很开心地在浪,却有人不请自来地“提醒”你这样穿、这样做不符合你的年龄、身份;催婚蛆也会跟你逼逼“这么大了不要再像小姑娘一样讲浪漫,要安心过日子”;就算夸你有趣、可爱,也总是会用“像个(两百斤的)孩子”或者“少女感”,但是为什么这些有趣的品质只能被“孩子”和“少女”代言呢?

如果我们对于这些关于年龄的话语感到不确定,那么让我们用常见的性别刻板印象来对照一下吧:
如果你认为“只有男人可以做建筑工人”是应该挑战的,那么你需要接受“只有二十多岁的时候可以期待爱情”吗?
如果你能够接受“女人可以穿男装/扮演男性角色”,那么你对于“30岁的女人演绎18岁的故事”反感的理由是什么呢?
如果你觉得“女人就应该有女人样/男人就应该有男子气概”限制了人们的性别表达,是性别歧视,那么“什么年龄就该有什么年龄的样子”是否也构成一种歧视呢?
所以本期让我们正经地聊一聊关于
女性的年龄规训:
你对女演员演比自己实际年龄小很多的“少女”怎么看?
你认为“什么年龄该有的样子”是固定的吗?
你对“什么年龄该干什么事”怎么看?
你觉得女人“最宝贵”的年龄段是什么时候?
你对三十岁以后的自己的想象/现状描述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