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跨城上班单程就要1-3小时,你呢?
通勤(Commuting)这个概念由来已久,指的是从家中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在19世纪以前,市民主要步行上班。现如今,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可以让住在较远处的人实现快捷上班。
我们最常见的通勤方式,主要是利用汽车(Car)、公交车(Bus)、地铁(Metro)、自行车(Bike)等交通工具。然而,在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他们的市民通勤的常用工具还包括城际火车,也称通勤列车(Commuter Rail)。这些国家包括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德国、法国、捷克、俄国、波兰、瑞典等等。

随着城市发展的成熟和壮大,市内的寸土寸金使得许多人不堪负担。而且,市内由于人口密度极高,车水马龙,鱼龙混杂,因此,更多的人选择搬到郊区甚至临市去居住,是因为要寻求一个宜居的环境,不仅仅出于经济的考虑。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未婚人群多居住在市区,而已婚人群则多居住在郊区甚至临市。而且,越是高收入人群,居住地离市区越远。
许多大城市的地铁也许有通车到郊区,因此,住在郊区的市民可以搭乘地铁上下班。但是,在欧美和日本,许多大城市的郊区已经容纳不下市区的外溢人口,只能依靠临市来协助承载。这时,通勤列车的出现就显得极有必要了。
通勤列车区别于地铁最重要的几点是:
1,车厢更多更大;
2,提供更多的座位、更少的站立空间,包含更远的路程;
3,车次频率低一些;
4,有具体的、固定的行程时间表;
5,可服务于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郊区或临市;
6,可以与现有的城际或货运列车共用轨道。
另外,通勤列车区别于普通城际火车的是:
1,车次频率依据高峰期(Peak)和非高峰期(Off-peak)而不同;
2,票类分月票和日票;
3,大多数进站无需检票,而是在上车之后由乘务员检票;
4,市区的总站位于市内便于换乘地铁或公交车的核心位置;
5,虽然可以共用轨道,享有通行权,可是有时也会建设专有的轨道,以保证准时到达。
在中国,我们也逐渐有了通勤列车的概念和雏形,例如京津城际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广珠城际高铁、广深城际高铁等等。然而,这些城际高铁的主要功能是链接两个相近的人口稠密的城市,而非将一个人口稠密的城市的外溢人口送至人口密度低的临市。而且,根据上述的通勤列车与普通城际火车的区别来看,中国目前的城际火车并不具备通勤功能。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来后,我们在深圳放眼世界,深圳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城市,并且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领军城市,目前已有部分人口外溢至东莞和惠州,可想而知,在未来,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
由于国家铁路局是属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地方管不了铁路,因此,在短时间内,我们也许暂时无法实现通勤列车这一美好愿景。然而,虽然没有通勤列车,但我们的道路建设十分完善,因此,跨城通勤可以用大巴来实现。
据了解,惠州大亚湾一小区的深圳上班族业主集体包了一辆大巴,每天接送小区的业主往返。最初,大巴时不时在高速上被拦截检查,影响业主们的通勤时间,甚至可能造成迟到。针对这种现象,业主们联名写了一封信寄到深圳市长信箱。此后,通勤大巴再也没被拦截过,业主们每天都能准时到达公司和回家。
可以看出来,在通勤方面,我们可爱的政府在能力范围内,是愿意尽自己最大程度去配合市民们的需求的。

那么,跨城通勤,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和枯燥呢?
首先,跨城通勤势必要求通勤者要早点起床早点出发,好处是通勤者在车上还可以小憩。
另外,在跨城通勤的路上,每天都是熟悉的同伴,熟悉的面孔,固定的搭档,这给上班的行程添加了一点小温暖。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选择跨城通勤的人,大多都是因为在深圳负担不起房价的人,那么,你要么选择一辈子在深圳租房,要么选择在临深给自己和家人一个温暖永久的居所。跨城通勤虽然路程相对较远,可是却能够在喜欢的城市做喜欢的工作,还能够有一个家。每天有了奋斗的动力,相信通过自己的提升和积累,在不久后也可以和家人移居到深圳,结束跨城通勤!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