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
窗外噼里啪啦地下着雨,天气预报说这几天有股冷空气又南下了。屋子里静的让人发慌,我忽然想起前些天有位遥远的朋友在予我书信里提到了霸王别姬这部电影,说来惭愧,这部甚是经典的电影,我却对它一无所知。眼下闲的很,那就找出来看看吧。 影片时长近三个小时,故事的时间跨度也很大,从20年代到80年代,从清末到民国到抗日到内战到文革到四人帮最后到平反,乱世结束时,程蝶衣也自刎了。 这部影片里很多情节是不忍直视的,比如小豆子和老太监那一段,再比如程蝶衣和袁四爷那一段,最后还有文革互相伤害那一段,前面那两段是因为超出了常人对于性的理解,我甚至觉得袁四爷和程蝶衣那段不能算什么同性恋,他们不过是两个戏痴在一块疯魔罢了,如果程蝶衣是个女的,袁四爷同样会很喜欢,当然袁四爷比起薛蟠的境界自然是高了N倍,不是只停留在单纯的色相喜欢上。 而小豆子和老太监那段,实在是邪恶。太监这种天生身心残缺的人自然有些畸形变态,这种畸形的心理满足延续到现在和现实中那些热衷SM热衷恋童癖的人们其实是一回事,人类的骨子从封建时代就预埋了这种龌龊基因,现在质问也无济于事。 而文革自不必说了,一句话,与其闹文革,不如当初让日本占领中国。现在的年轻人知道这段历史的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因为打游戏看直播刷抖音已经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另一方面则是大众知识媒体的普遍沦陷,一正一反,加之中国人普遍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中庸思想,文革这个敏感词,或许将会逐步淡出历史。 说回霸王别姬,我最喜欢这里面两个人物,一个是菊仙, 一个是小豆子他妈。两个都是妓女,但两个都不一般。





先说小豆子妈,从一开场抱着小豆子看戏时脸上的欢喜开心,到后来带小豆子拜师进梨园时的狠心切手,还不要说期间为了让师傅能收小豆子为徒又是哀求又是性暗示,那句台词,“你只要收下他,怎么着都成,”作为一个旧社会窑姐,其实“怎么着”是她的职业,不过是熟门熟路的事,但再看看她强作笑容里百般哀求的眼神便不难理解这位母亲的痛苦,妓女在那时候可是极为下贱的职业,想必她也是因为遭遇了负心汉所以自己一个人拉扯小豆子这么大,但是又不能舍弃窑姐的营生,所以才送小豆子来学戏。不得不说蒋雯丽演技厉害,乍看轻松的风尘笑里却又似乎绵藏了说不尽的辛酸和愁怨。 菊仙出场时,电影已经演了近一个小时了,但这个配角一上场就在一群嫖客的围困下从楼上跳了下来,以此可以看到这个女人身上展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泼辣和勇气。当段小楼说要娶她时,她楞了一下,因为她毕竟是个小姐,在讲究贞洁女德的年代,有谁愿意娶个破鞋回家呢?可当她看到段小楼拍砖喝酒时她分明是心动几乎答应了,不过她也知道段小楼可能只是一时义气,于是在给自己赎完身后赶到剧院趁着人多的时候跟段小楼交待清楚,一手拿情一手拿理地让段小楼心甘情愿地娶了她。



为了救段小楼,菊仙跑去求程蝶衣给日本人唱戏,程蝶衣本是要去的,可一见到菊仙自然醋劲大发反倒稳稳当当地坐了下来。当菊仙发现了程蝶衣对段小楼的感情后,她并没有吃醋发脾气而是以自己会回花满楼来作为谈判筹码,成功说服程蝶衣。在这里,菊仙无论智慧还是胆识,都足以令段小楼和程蝶衣望尘莫及。

菊仙在结婚时很有意思,自己掀开盖头,又踢了卷毯,跑过去和段小楼拥抱,然后又自己主动喝酒,迫不及待地要同段小楼共度春宵。为什么?因为她以前是个窑姐,是个妓女,她为自己攒下那么多钱,就是等着给自己赎身那天用,现在不止赎身了,还有个富足的正经男人愿意正大光明地娶她,这可是她多年梦寐以求的幸福啊,她能不激动吗?一团爱情的大火,在她心里熊熊燃烧。


再往后,菊仙可就真的成仙了。在段小楼被群殴的时候,身怀六甲的她硬是跑去拉扯抵抗,最终导致自己流产,即使在现实中,我想也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这样。如果菊仙不是真爱段小楼,是绝做不到如此的。

程蝶衣被抓,菊仙依旧跑去求袁四爷出马相救,要知道菊仙的孩子流产可是因程蝶衣而起。段小楼跟袁四爷说送三年包银,袁四爷可不缺这点钱,菊仙的救人路子不一样,她直接以袁四爷暗通日本人的事实施压,还借“一屋子的记者”威胁,逼得袁四爷一脸的慌乱,却不敢不答应。

相反,如果菊仙被抓,程蝶衣会这样用尽心力去救她吗?我觉得不会。在后来文革片段里,段小楼和程蝶衣的自私丑陋彻底暴露无遗,段小楼揭发程蝶衣,程蝶衣骂菊仙是婊子淫妇,可是,程蝶衣自己就是出生在妓院,与其说他歇斯底里的恨菊仙不如说她是在恨自己的母亲,恨自己的出生,恨自己爱而不得。菊仙呢?菊仙在电影里始终是一个以德报怨的角色,程蝶衣坐牢她匆忙跑去营救,程蝶衣毒瘾发了她像母亲一样抱着程蝶衣哭泣,段小楼扔了程蝶衣的定情剑,她急忙去捡,完全不顾自己的手会被火烧的风险。





虽然菊仙可能不懂戏,更不懂程蝶衣,但她在尽一个女人最大的慈悲和宽容来对待程蝶衣。 而段小楼的情商,比起那两位就差的远了,程蝶衣是看懂了看透了但依然活在戏里,菊仙是看懂也看透时刻珍惜并敢爱敢恨,段小楼则始终活在表面,日本人来了他哼哼地装清高,文革一来他却什么胡话都讲,他虽然娶了菊仙,但也是他一手杀死了菊仙,最后连程蝶衣也主动离他而去自己反落了个孤家寡人的结局。 菊仙可以说是天下最理想的老婆类型,贤惠持家,慈悲宽容,又适当地有些许风情,爱憎分明,聪明泼辣,有胆量也有气魄,有小心思也有大气场,如此女人,即使曾沦落风尘,也同样令人刮目相看且心生怜爱。 这里面每个角色都可以说是一个悲剧。程蝶衣的童年阴影直接导致了他的性别角色障碍,以戏中角色来逃避现实,从一而终,“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过份的执着,成就了戏,却也毁了他原来的自己。 程蝶衣是高冷的也是孤傲的,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虞姬,把手足兄弟情浓缩成基情,他的残缺苦难人生可以在戏里找到存在和成就感,并得以扩充使之丰满,然而回到现实,他却争不过一个婊子。愿意和他升华艺术且惺惺相惜的只有油腻中老年袁四爷,这种落差让他倍感失落,让他觉得无人可以深入他的内心,他多年移情的段小楼居然屈服于一群红卫兵并恶毒地揭发诋毁他,他心里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没了,可他还是本能地起来骂菊仙是婊子是淫妇,他对段小楼的深情早就转化成了嫉妒和愤怒,以此情绪奠定的人生,又怎么不会成为悲剧呢? 最终能死在台上,对他来说也算是美满的结局了。 霸王别姬,一场时代的悲剧,无论是谁,在历史滚滚的洪流里无一不是被动地匍匐前行,曾经显赫一时的老太监在解放后也只能沦落街头卖烟卷;几十年的梨园大拿袁四爷在破四旧里被人民群众砍了头;忘恩负义借机上位的小四没想到文革激流也会卷到自己头上。 世事无常,岁月变迁,可能是死亡终点给人带来的轮回宿命感让人对悲剧的理解更为深刻。经典的作品结局大多是悲剧,《活着》如此,《红楼梦》如此,《百年孤独》如此,《悲惨世界》如此。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没能把戏和人生分开的程蝶衣把自己活成了一件活脱脱的悲情艺术品。程蝶衣雅趣却做不了人妻,菊仙恬淡也很难成为知己。假若程蝶衣是女子,如果我是段小楼,我还是愿意选菊仙。为什么?因为生活终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而非高山流水笙萧琴。
程蝶衣就像阿甘正传里的珍妮,悲剧一生自甘堕落;菊仙则更像警世通言里的杜十娘,理性聪慧亦不乏侠义心肠。
其实两个人都是真虞姬。
活着是一场红楼梦, 为什么我们总有百年孤独的错觉? 因为我们身在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