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不忘碎碎念
1.《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导演:卡比尔·汗
之前看《我滴个神》觉得印度的宗教太过繁多,甚至有很多骗子宗教机构和大师,(我)甚至将很多印度人的劣根性归咎于其宗教问题,行为之所以偏轨,无非是因为思想的顽固。 但是《猴神》这部剧让我对印度宗教问题有了改观,一个人内心有真诚的信仰是多么的重要。 猴神大叔刚出场就是经典的印度歌舞,歌词歌曲舞蹈以及每个人的神态,的确让我可以感受到热情吧。 猴神大叔跳完舞遇到了小萝莉,和小萝莉认识之后,在带小萝莉回家路上的巴士上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故事中通过搞笑的手段描述了猴神大叔略愚的性格,也讲述了其不打不相识的爱情。 猴神大叔的爱情也是因为其过于耿直的性格第一次认识了拉茜卡,也因为他的耿直、善良和虔诚爱上了他。 拉茜卡的父亲是个顽固的婆罗门教徒,但知道女儿爱的是猴神大叔后,请走了上门求亲的人,给了猴神大叔一个考验,也改观了我对印度父亲、印度家庭的旧观。 猴神大叔因为宗教问题对于是否继续带着小萝莉以及如何带小萝莉回家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 不变的是心中的信念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我没有护照,我没有签证,但我想哈努曼神一样,将罗摩神供于心中。 猴神大叔和拉茜卡的相爱也很动人,因为爱你着的善良虔诚所以接受其带来不好的一面,因为爱着你所以支持你所做的一切选择,也没有人会把他们分开,神也不可以。 相对于很多把信仰挂在嘴边,把信仰传给他人,有事了求神求佛,不如把信仰放心里,并且做任何事从心。
个人感悟:如果小伙伴们遇到喜欢的人,用心对待吧,不要相信不靠谱的套路,用套路去对待他人的真心未免太过于薄情世俗,一切套路都是要建立在真心上的呀。
2. 《楚门的世界》导演:彼得·威尔
每个人都是楚门,每个人都不是楚门 我们的生活就像真人秀,只有我们是真的,身边的每个人都在尽心尽力扮演着自己的角色,配合你的表演。 或许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是假的吧,自己都不愿意尽心尽力演完全场。 在这出戏没结束的时候有的人累了,就提早退场,去扮演下一个角色,而只有一部分人有了自己的意识,可以走出自己的“剧场”,才能成为楚门。 这些那些统统的路人甲乙丙或者身边那些亲近的扮演者都在“你”追寻自由或追寻自我的时候出现,阻挡你,甚至连天气都做拦路虎。就像我们身边的发生种种一样,追寻之路总会有种种感情或人束缚我们,此时考验的就是一个人的决心吧。 提到自由,或许会想到《肖申克》,不过肖申克更像受冤后依然含有希望突破牢笼,而《楚门》更是为了自由而“出海”,即使在追寻自由的时候有困难,但是“只有杀死我你才能阻止我”。
3.《大护法》导演:不思凡 今天周末就放肆的看了两部电影~~
前一段时间看了徐锦江的一段采访,谈到了大护法里的太子的原型就是仙剑一的护法,不过可惜徐锦江当时有事不能亲自配音,由此,想看这部剧了,一开始抱着看动画片的心态入坑,看完之后发现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片。 大护法的影评从创作理念到拍摄手法以及画风各类看法网上见仁见智,今日我想说另一个方面。 昨天渣浪发出公告,禁止发布与LGBT题材相关的各类作品与话题,网上的同仁们无论是与不是都以“我是LGBT”(怕被封)表示自己的抗议(我也不能免俗咯)。昨题凌晨这条话题的阅读量达到5000多万,今天下午再看时该话题已经不存在了,由此感到可怕。 回到这部剧里,不会说话的花生人得以苟活,但凡达到成熟期长出黑蘑菇的花生人被吉安群人冠以危害、瘟疫等名头被击杀,想一想和现在的情况是多么的吻合。 不会说话的相当于没有开智,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根本什么也不会思考,吉安群人说什么他们就认为是对的,甚至出卖自己的同伴,已经忘了自己的同伴是谁。 开智了的花生人开始害怕惶恐,因为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思维考虑发生的事情,但是没有开智没有长黑蘑菇的花生人并不害怕,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即使他们觉察哪里不对又能改变什么呢? 延伸到话外,昨天发完微博后很多朋友不了解我为什么这么不甘,就算发这些又有什么用,能改变什么呢?这些朋友都是那些看完《熔炉》会发朋友圈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可是真的事情发生了,选择无视选择被改变的仍是他们,人性又是多么的可怕。 后期开智的花生人逐渐变多,里面有了掌握武器即权利的花生人(可见权利即话语权),这波人群的力量逐渐变得强大,他们开始排查每一个花生人,愿意接受现实开智了的花生人可以活下去,而那些执迷不悟的花生人责备击杀,看到这里也不免心凉人性。 如果少数人群逐渐变成多数人,那多数人又有什么权利去决定少数人的选择和活法呢? 这个世界最缺少的是互相尊重,在光明底下存在着太多“与众不同”的事情,但是当事人如果都乐在其中并且没有影响到现实生活大环境的正常运行,我们又有什么立场去指责,去批判呢?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把自己的位置放的至高无上呢? 《大护法》里面堆砌了太多的鸡汤,看起来不免有些累赘,喝起来有些费劲,但是能够改变以往国内的画风以及叙事风格和内容值得肯定阿,尤其是反映了社会现象。 最后期待第二部可以把第一部的这些吭填好,当然如果能把徐锦江老师请来配音太子更好不过了。
4.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导演:米林宏昌 编剧:宫崎骏等
A.无论怎样都要坚定的生活下去,活下去; 翔有心脏病,下礼拜会做手术的,翔觉得一定不会继续活下去的,手术会失败的; 翔说,你们是在走向灭亡的种族阿。 阿莉埃塔说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所以就算很危险,我们也要去往新的地方,我们的种族就是这样,想方设法地在某地生活下去,我们绝不会这么容易就灭亡的。 翔说,多亏了你,我又充满了活下去的勇气。 不知道翔的手术是否成功,不知道阿莉埃蒂是否成功的维持了种族并且活下去了。 但是翔一定会守护着阿莉埃蒂,因为见到你的时候,就想守护着你。 B.因为被发现了所以丢失了放糖,最后一次见面我会把方糖给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所以如果有天我喜欢上了你,我会送你一颗方糖噢。 C.吉卜力的电影依旧伴随着唯美的音乐,除了剧情画面,音乐也充满了温柔和治愈。 D.宫崎骏或者说米林宏昌笔下小到昆虫、植物都可爱到冒泡,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它们也很可爱吧。 最后,第一件胜利品大头针真的很可爱了。
5.《侧耳倾听》导演:近藤喜文;编剧:宫崎骏、柊葵;
电影一开始的《乡村路》很快就把人带入了那个世界里,突然想起有一次自己去北投,那里有个日式庭院,恰好赶上附近老年大学来演出,是口琴,他们演奏了一下午的口琴,也就是在那里算是我在最畅快的下午之一了。有的时候发觉日本的音乐很让人怀旧或者恰是因为小时候的很多流行歌曲都是买的日本的曲,所以天生会对这类的曲调更有亲近感吧。 夏目漱石翻译过很经典的一句话“今晚的月亮真美”,就像在天台时圣司对月岛说的:“为了让我的名字早点出现在借书卡上,我看了很多的书。” 最讨人欢喜的好就是投其所好了吧,虽然我们没有共同点,但是为了你我愿意去做和你相关的事情,我和你的两人时间不需要你侬我侬,但我可以陪你,等你看完书。 月岛刚完成书稿,便拿去给圣司的爷爷看,其实无关书稿的好坏,但是在刚迈出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时,多希望有人和我们说:“已经很棒了,下次会更好的!加油!” 当然在你决定了要载着我翻山越岭的时候,我也会在后面慢慢成长、支持你。 片尾圣司说:“将来......你愿意嫁给我吗?” 这点才是让我泪目的原因。 我想让你嫁给我,不需要怎样,我会为了你努力,我会为了你成长,我会为了你变得更好,我会载你巴山社会,只要你在,我就会努力!所以我的未来里有你,所以我请求你将来嫁给我! 初恋的青涩、懵懂、甜蜜、迷茫、鉴定、努力都被近藤喜文表达出来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疯狂复杂的爱恨情仇可能触动不到内心,但在看到纯真爱情的时候谁不会怀念亦或者向往呢? 所以,我想早一点见到你,心里不断地叫着你的名字,希望可以真的见到你!
6. 《头脑特工队》导演:彼特·道格特 / 罗纳尔多·德尔·卡门
迪士尼、皮克斯的想象力来源于现实,又更艺术化了; 我们的头脑中的情绪五花八门,有愉悦、难过、害怕、厌恶、生气等等,这些情绪构成了我们对每一件事的态度和做法。 刚出生的我们还没成长的我们,脑海中的情绪就是单纯的开心、难过,我们的世界非黑即白,容不得一丝灰色地带。 可是成长是一定会带来的,很多事情它不一定只是开心的、烦恼的,他有可能是喜忧参半,哭笑不得等等,当我们的情绪变得复杂化了,我们也长大了。 但当我们长大了,我们脑海中久远的记忆会慢慢消逝,或许他们变成了我们的前意识,相同的场景相同的画面或许会让我们想其它们,但不幸的是,我们想起来的几率太小了。 Bingbong的出现让我想起或许我小时候也幻想了一个伙伴,没有人陪我的时候,她会是我最忠诚的伙伴;但是Bingbong的消失也然后知道,就算这个伙伴曾经存在过,可我已经不记得它了。 最后,刚才发现豆瓣有大神总结了这部剧的彩蛋,大家可以看完电影来看看咯~ "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0533913/ "
7.《萨利机长》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电影拍的是真实事件,萨利机长凭借他40年的飞行经验,挽救了155条生命,包括他自己。 事情发生后,获救乘客以及纽约居民都认为萨利是英雄; 那一年大家经历了很多不开心的事,糟糕的事情,而萨利机长这一壮举,是今年听到最好的消息了。 调查小组却认为萨利操作失误,因为根据模拟驾驶飞机是可以安全返航的。 电影前半部分断断续续讲述了该空难发生的全过程,也营造了微紧张的气氛。 后半部分看起就很爽、很肃然起敬、很感动。 在短短208秒的时间内必须要考虑人为因素,不是任何事件都是能计算预料的,萨利机长凭借四十年的驾驶经验挽救了155条人命,包括2个婴儿。 如果失败,萨利机长会和155个人一起沉尸哈德逊河,但他仍然是冷静沉着的,依然思考决定,所以他是伟大的。 他没有超级英雄一样的超能力,但他仍然是一名英雄,人性的光辉阿。
8.《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导演:汤浅政明
羽贯的手表转的为快,老人们的表转的超级快,黑发少女的表转的速度很慢,所以享受当下,不要错过时机,这个夜晚好好享受吧! 看完这部剧第一想法,我要喝伪电气白兰度,第二想法,我要跳舞,诡辩之舞,第三想法,我要恋爱。 还有不要错失良机,春宵苦短,喝尽所有能喝之酒,找到那个相爱之人。 学长为了和黑发学妹在一起,制造偶遇,为了少女喜爱之书籍不惜吃变态辣,为了黑发少女之拼,最后两人在一起也是不让看客失望。 事务局长女装大佬,让胖次大王爱上女装的她,他也愿意为了片刻的温暖永远成为女人,但是事务局长并非爱,哪有这样的方便主义呢? 胖次大王终于再一次因为罗曼蒂克爱上了一直在背后支持他的导演。 李白,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爱喝酒的李白,爱放贷的李白,爱吃辣的李白,有着火锅的李白,但也孤独的李白,最后被黑发少女感动了。 【将对她的心意一直尘封心底,明天若孤独地死去的话,有谁敢说自己不后悔呢?】 电影里的配乐都很好听哦~诡辩舞的配乐也很好听~ 本片找的资源,也分享给大家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Mg6RDcdzGav4BtBEazS-A 密码:4300】 对啦,男主的CV是星野源(逃避虽可耻却有用的男主);女主CV是花泽香菜了,表情包三巨头之一!
9.《大佛普拉斯》导演:阿尧(黄信尧)
最近豆瓣红了两部电影《大佛plus》和《血观音》,于是这两天把大佛刷了。
影片一开始是导演的独白,阿尧一开口就充满了浓郁的台南风味,一瞬间有种回到了天后宫听当地人在说话的感觉。 整片是黑白式的,并且无普通话配音,所以要全神贯注的去看了。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慎重观看,电影链接下层楼po出来~
台湾是信仰很浓郁的一个地方,走几步你可能就会见到庙宇、寺庙、道观、教堂等等,本片以大佛为线,串联了这一部剧,可以说很具有台湾特色了。 男主肚财是典型的社会底层人员,生活很难阿,还有阿母要养,唯一的爱好是抓娃娃,因为:夹娃娃很治愈阿。 男主的好友菜埔是在一家佛像制作厂当保安,工厂的老板就是本片的第四号重要人物黄启文,(插播:黄启文是戴立忍演的,戴立忍是之前赵薇电影《没有别的爱》的演员,但因为TD问题被取消资格,当时这个话题还引发了赵薇的一些事~这样说来你们可能就觉得这部电影有些地方你们有些些熟悉了。) 肚财和菜埔是换贴兄弟,肚财经常晚上去找值班的菜埔,而两人就一来二去开始看老板黄启文的行车记录仪,由此发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导演也特意为记录仪的视频加上了颜色。 种种杂事是由于黄启文的情爱之事引起的,黄启文杀了人,黄启文把人藏进了佛像,黄启文是个同性恋,这些事情都被肚财和菜埔发现了。 剧中还有一部分展现了一句很火的话:有钱人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肚财成为了牺牲品罢了,小人物在死前最幸福的事是吃了一堆饱饭而已。 整部剧的后面更讽刺罢了,众信男信女所拜之佛内里却藏着阴暗。 电影最后也旁白出了本剧的经典台词:社会常常在讲要公平正义,但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应该是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了,哪还有力气去讲那些有的没的。 整部剧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也没有那么悬疑刺激,更多的是看完之后的回味吧。 这部电影是阿尧在台湾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拍摄而成,看完后有点毛骨悚然也有些不明觉厉。 台湾真的是很小的一块地方,从花莲去台北也就四小时的时间而已。 所见之处都是一片祥和,人和人的关系很友好的。 当时去的时候赶上了当地领导人选举,台南甚至南部地区都挂着“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李安”这些标语。 当时纵然觉得好山好水好寂寞,但回陆之后也是充满了怀念。 抛去政论不说,我记忆中的台湾两个字可言:美好。 但看完大佛之后,觉得有些凄凉.....弹丸之地美好之下尚且充满了阴暗,那...... 很多时候希望社会充满公平,充满正义,充满善良,充满和平,到处都是美好.... 却总是事与愿违。 劝慰自己大佛有一天也会倒塌,那些阴暗之事也会被暴露,但老是缺席的正义又有什么用呢? 就像简单的高考迟到三十分钟就没考试资格了,那久久缺席的正义对当事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哎....最讨厌陷入迷思的时候。
10.《起跑线》导演:萨基特·乔杜里
前些日子加班,索性和同事一起刷了《起跑线》。 整部片子讲的是拉吉夫妇想把女儿皮娅送进私立名校的一系列事情,从租房到富人区再回到贫民窟最后回到富人区,最后女儿还是回到拉吉赞助的公立学校就读了。这件故事反应了印度社会也反应了中国社会父母为了孩子教育所付出努力等问题,更有谚语“穷了自己不能穷了孩子的教育”,看一看中国也有电视剧《虎妈猫爸》反应这类问题,而我也是刚毕业的孩子体会不到各种艰辛,只能感叹父母的不易,在此就说电影里感动我的另一个点。
拉吉和希亚姆身上的人性。
拉吉虽然是中产阶级但住豪房开豪车是没有任何压力的,但是在他眼里更重要的并不是如此,所以他一直住在租房里,但他过得很开心。他希望孩子的童年是开心快乐的,但是老婆希望孩子能够上好学校他也为了爱的人妥协了,和米塔一直为了孩子提升自己也好折腾住处也好,都是在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他也会和街坊一起跳舞他也喜欢热于助人。他知道自己占了贫困家孩子的名额而感到羞愧,他也敢于站出来训斥这一制度的畸形。他也是最好的爸爸和老公。 希亚姆是我最喜欢的人设了,他帮助拉吉一家习惯贫民区的生活,他帮拉吉一家成功撑过名校检查这关,他的儿子虽然没有被选上但他忠诚的祝贺后,硬凑了一些钱请拉吉一家吃了最好的一顿饭,他看到皮娅之后又动摇了举报这一家的心。虽然是贫民,但是身上闪耀的善良的光。 结尾拉吉为自己的手段感到羞愧所做的事所说出的话,不需要每个人的赞同,只要家人支持足以。私立的学校会让孩子学会英语,但是公立的学校和正直的父母朋友会让孩子保持本心,真正的快乐。 近来看的印度片都是通过喜剧的形式讲述社会现状,真实的观影人感同身受,最后又回又一波正能量洗礼心灵吧,宝莱坞现在绝不会是山寨的好莱坞,现在也慢慢的不会是阿米尔汗一人的天下了。
《后来的我们》 导演:刘若英
五一期间刷了后来的我们,我是个泪点很低的人,邻座哭的梨花带雨,我还在默默的看着还有点困。 我是个有奶茶情节的人,刘若英的每一首歌我都会唱,幸福的不幸福的,尤其是后来。 以前不明白为什么人不能及时享乐,为什么等到你早已不在的时候才知道如何去爱。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觉得“我们只是在错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而已”这句话那么扎心。 所以, 在前一阵放出这部剧的宣传时,我是满心期待的,不为井柏然不为周冬雨,就是为了刘若英这个人。 但是, 看完《后来的我们》,我的内心平淡无奇,只有在林父的信那段内心有些波动。 后来的我们有传达什么价值观吗?难道是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了我们? 说实话,现在这个社会,这句话已经不足以具有打动我的力量了。 我也许会更喜欢: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电影一开始宣传的点感觉是小清新或者就是大众的《后来》情节,结果五一假期还没过完,微博热门话题就是票房造假退票问题,网络的大v开始清一色的刷井柏然的演技...... 我这种肤浅的影迷觉得这样的演技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 像男主这样的人设,后来没有了我们也不会有谁们的,对于前任的需要他不懂,对于现任的爱他没有。 我也是自诩三观正派的人,如果男主是在有大房子后孤身一人还对小晓念念不忘或者是再次重逢,但是过去了已经过去了,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了,或许我还能够有些感触,但一开始就冲击了我的三观,实在后面看着不带劲。 两人在一起难免都有缺点,可怕的是自己的缺点正好是对方厌恶的那种,那我们只能错过。 如果有如果,我真想把电影票换成幕后玩家的....ε=(´ο`*)))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