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本来属于男人,却被误解了百年
一百年前,粉色不是属于女性的色彩,一百年后,它再次回归中性化。

有人说粉色是属于女的色彩,代表着梦幻、少女心、浪漫与爱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陷入这种误区当中:某种颜色属于某种性格,比如“粉色是女孩的颜色,蓝色是男孩的颜色”,男人用粉色的东西,就会被认为是gay,被说娘炮。

但其实在几个世纪前,粉色是属于男性的色彩,一度被认为是阳刚之色。
粉色,被误解最深的色彩
少女粉?阳刚之色?
看到这两种描述你一定联系不到一起,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颜色“红色”开始说起。红色,是鲜血的颜色,被认为是最英勇、最力量的颜色。
中世纪对于红色的运用更多在贵族的衣着上,特别是贵族尊贵男性。越是鲜艳的颜色越是难得,越是高贵的象征,代表权利与地位,是贵族的专属。


教皇穿着红色服装

而粉色,是血液稀释后的颜色,更显力量与强健,是那时候男性着装中重要的色彩之一。男性未成年之前,特别是幼儿时期都会选择穿粉色。我们所熟悉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粉红男孩”,就是耶稣。


从不同时间段关于耶稣幼年时期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就能看到大量关于耶稣穿粉色的画面。在其他的艺术作品中,也常常会看到身穿粉色服饰的“粉红男孩”。




文艺复兴前后,粉色也被大量用于绘画等艺术作品中。“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就曾在自己的多部作品运用到粉色。


粉色的转变
洛可可时期崇尚华丽和纤巧,而那时候粉色是礼拜仪式的色彩,虽然还没有画上女性化的标签,但已经不存在明显的性别界限。加上二战之后,粉色被用来鼓励女性展现女性特质和迎接打仗归来的男人,所以越来越多的女性穿上粉色衣服。

蓬皮杜夫人,路易十五公开的情妇:

艾森豪威尔总统夫人玛米·艾森豪威尔喜爱粉色,带动了当时的女性优雅风潮。

插画家凯特·格林纳威曾对不同的粉红花卉进行了定义,“Pink”代表:勇敢。
随着美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女权主义者”开始穿上代表女性气质的粉。所以18、19世纪的粉色,不仅可以代表女性的温柔,也可以代表女性的力量。

之后粉色被用在女性身上的尝试越来越多,电影《Funny Face(甜姐儿)》中赫本的粉色服装带动了女性对粉色浪漫优雅的追求。


玛莉莲• 梦露在1953年的电影《绅士爱美人》

粉色回归中性化
其实任何颜色都没有性别的界限,只是受时代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色彩被赋予了不同的定义与所谓“限制”。
正如Farfatch男装编辑Tony Cook所说:
“一些服装的缺席反而意味着它是脱颖而出的,
粉色正是那么一个代表。
只要你选择适合你肤色的色调,
并且与其他服装搭配得当,
那么穿粉色是不成问题的。”

顺应时代的发展,所以粉色的回归也是理所应当。男性穿粉色不再是娘炮,女性穿粉色的感觉也不只有可爱,任何一种颜色都比我们想象中的丰富多彩。
颜色与颜色的相加,创作出新的色彩。当粉色加入一点灰的时候,它便成了当下流行的色彩。Mordorf 创意总监兼创始设计师Min,将流行结合文化,设计出“Mordorf All Saints”,用不一样的粉色,为独立女性带来全新的思考。

它没有恒定不变的限制,任何人眼中的色彩都是独一无二,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定义它。当你穿上它那一刻,它的意义便浮现了。
淘宝App扫码进店购买:

图片来源:网络
图文编辑、排版:Elizabeth
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本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文章编号:2018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