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的美好 --- 读百灵《烤鸭》【2011.10.31】
心碎的美好 --- 读百灵《烤鸭》【2011.10.31】
在太行文学上读完百灵的小说《烤鸭》,第一人称讲述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某个人生片段。文中的我,小娅,36岁,皮肤很干净,丈夫是有钱的老板,很多年来,她顺着他,像影子一样跟着他,直到在医院遇到丈夫扶着一个女孩从妇产科出来,小娅“脑袋里的螺丝脱落了”,眼前突然一黑,身子开始在一片混沌中旋转。于是,她知道了自己成了一个病人,一个抑郁的人。丈夫带她去了很多大医院,吃了很多的药,她的抑郁症反而越来越严重了。然后,遇到老农,一个烤鸭店的老板,一个曾经在北京画画有艺术家气息的烤鸭店老板。他们相爱了。自然,他们遭遇了爱情里很多美好的事。直到丈夫在烤鸭店附近遇到她,发现了他们的爱情,摧毁了他们的爱情。小娅,再次跌入那片混沌之中,然后,慢慢地慢慢地倒下去。
我喜欢这篇小说,不仅仅是喜欢故事人物本身,我喜欢其间暗暗浮动的那种平静、冷淡,哀而不伤的气息。文中的小娅,没有戾气,没有燥气,不恨,不怨,即使对着不再回家来的丈夫成果,也只是淡然地确定“实际上成果并没有完全抛弃我。”她是一个病人,她知道自己是个病人,而她依然是温和的,不懂得用不自然的方式磨损自己。和婆婆去烤鸭店,遇到老农,听到“他说我会好起来的时候,我就朝他微微的笑了。”老农给她卷烤鸭,她只是“傻傻地等着他卷,我吃,直到他怕我撑着,不卷了,我才拿餐巾纸擦嘴。”然而,她又是聪慧的,“再后来我的抑郁症慢慢好起来的时候,我看出了老农喜欢我。”这样的聪慧,是不惊人的,令看着她的人喜悦,也不忍心惊动她。
我最喜欢小说里老农带小娅去鸭塘的一段。“在一个开满槐花的村口,老农把车停下来。他收回胳膊扭过头来看我。我的脸一定映在洁白的槐花里,我知道我的皮肤很干净,这是天生的。刚刚三十六岁的我映在春天的槐花里,一定还有几分美丽。”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想到顾城的诗:
有些灯火
是孤独的
在夜里
什么也不说
在夜里
有些灯 是美丽的
它们做梦
照绿了身边的树丛
有些灯火
是快乐的
它知道熄灭以后的日月
她知道她的快乐
这样的时刻,小娅的美丽,是顺理成章的美丽。小娅的快乐,是随意而至的欢喜。
小说里有一处写丈夫成果带着小娅去鞋城,“我把凉鞋和袜子都脱了下来,露出一双白生生的小脚来,好凉快,好自由的一双小脚,它们可爱极了,裹着捂着真埋汰了它们。”读到这里时,我在想:可爱的,自由的脚啊,让它们在四野八荒的草地上奔跑吧!让它们在茂林修竹的落叶上奔跑吧!让它们在水清沙幼的沙滩上奔跑吧!而文中的“我跑进了老农的烤鸭店。”后面跟着愤怒的丈夫。尽管老农用一盆干干净净的水洗净了小娅光着的脚,还是用破吉普把她送回了家,之后消失在傍晚的车流中。等她憋了三天,再次来到烤鸭店的时候,烤鸭店的铁皮门紧紧关闭着。老农走了,带着丈夫成果丢下的一箱子钱,留下给伙计的一句嘱托:你的烤鸭店开张之后,每天给小娅她们家送半只烤鸭去!而“我再次跌入那片混沌之中,我听见自己的声音飘出烤鸭店,变成无数只鸟儿在天空飞舞起来!鸟儿又变成无数支箭射向我,击中我,我终于慢慢地慢慢地倒下去!”小说,在这里结束了。
读完这篇小说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我一个人悄悄走到阳台,望着窗外草坪上一株落败的月季的枯枝,枝干上看不到花朵,可我心里其实知道: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花季,那些枝上,曾经火烧般的,开满了花啊……
我无法揣测作者百灵写这篇小说要表达什么?但我认真读完了这篇小说,并遵从自己内心缓慢流动的喜悦写下自己的感受。电影《秋日传奇》里有句旁白:有些人能清楚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并按这个声音生活,这样的人,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说。
《挪威的森林》里,在疗养院的玲子说: “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我有一些担心:小娅,剩了她一个人孤单单的在这个又黑又冷世界上,该怎么办呢?她的美好,让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