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記兩段對話
清明回家扫墓,听家人和邻居亲戚们聊天,字里行间隐形的攀比与炫耀,他们的世界与我们小辈之间的世界,已经越行越远,代沟也越来越深了 後來沒多久,我媽給我打電話,說到結婚的事情,她堅持要舉辦一個婚禮讓親戚朋友們來吃飯,以宣告我已經結婚了,否則她會抬不起頭來,被人說道。但是我堅持不願意扮這些猴子表演,也沒有打算要收回份子錢。她就對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你看一輩子就結一次婚,為什麼不給自己留下一些回憶呢?’我說,‘誰知道一輩子是不是只結一次婚呢,想結年年都可以辦婚禮,結婚一週年、兩週年、十週年⋯’當然最後還是達成了一個共識,她希望怎麼辦,我就配合她,她來操持,我只負責演出,畢竟不是我的意願。
我有幾個朋友都生了女兒,特別可愛,其中一個跟我比較親、關係也好,我一度把小姑娘的照片當作微信頭像。過了一段時間,她又打電話來,說著說著聊到了生小孩的問題,她尬聊到那個小孩特別像我小時候,非要說是我在外面的私生女,可是那個孩子已經快五歲了,五年前我才大四。見我不停否認(本來也沒啥好承認的),就勸說我生個小孩,可惜我是個丁克,我前幾年是,現在依然是,堅決地拒絕了她。她說‘你不生孩子,你老公娶你幹嘛?’‘????他難道不是愛我才娶我?他要想生小孩,娶一隻母豬就好了,長得快生得多,一年好幾胎呢⋯⋯’
丁克也不是我一個人的決定,是我和我老公共同商量的結果,在台北各方面壓力都不大加上老年照護機制相對完善的情況下,我們真的可以現在就籌備養老生活,不需要養兒防老。我媽說‘你這樣以後連個給你端開水的人都沒有’‘請護工還能端果汁呢’‘那護工能給你事事都做好嗎?’‘那你的意思不就是找個免費又忠誠的人給你壓榨麼?’⋯⋯我:‘生了不要養嗎?養小孩需要多麼大的精力金錢投入,你養我和我妹還不夠辛苦,現在自己都搞成這樣了’‘我不辛苦,我覺得我很開心,你生下來自然就都會了,你不去試試看永遠都不知道’
可是我是一個自認為還算是有責任心的人,我不希望任何人重複我過去所接收到的教育方式。在我長期與咨詢師談話的過程中,才慢慢開解:人不是生來就是父母,為人父母也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磨礪。而我母親正是一個不會成為母親的人,我無法忍受自己成為她,這也是為什麼我抗拒孕育下一代的原因。
人類的未來根本不需要我來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