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札记 | 去北方的北方,听大地歌唱

我对新疆有种奇怪的、似远又近的感觉。
从小到大,频繁地在课文里、文艺晚会上、练习数年的二胡曲里、不同作家的不同书里知道新疆。知道新疆是个好地方,知道那里是西域的边界,盛产极甜的瓜和半音丰富的曲。
若干年后,新疆变成了标签集合地。它极易形容,又不可描述。
2017年十一,四个人,我、霹雳、超哥和J总开始了一趟北疆自驾,六天五晚。
当车行驶在北疆的公路上,概念延伸成了观感,地延伸上了天,人变得毫不重要,一切广阔让所有自恋的人羞愧。
1、基层标语
行前听说,哪年的十一假期,乌鲁木齐遭遇过十几个小时的大堵车。我们天刚亮,就迅速出城,奔赴克拉玛依,301公里,大概要开4个小时。
路边的风景跟太阳一起醒盹儿,广播里放着雄壮的国歌,告诉我们「前进前进前前进」。

在新疆北部的诸多地区,手机只有2G或者3G信号。公路两旁,除了白杨和棉花地,便是独属于乡村的传播方式和语言逻辑——
「批发零售 活虾活蟹 野生鱼 土鸡 土鸡蛋」
「帝益肥 保税松土」
「天力多地磅 09913969022」
「长期出售优质狗鱼 五道黑苗」
「开奇瑞车 丈母娘看了乐呵呵」
……
从标语的频繁程度,你能感受到这个村镇大多数人的从业内容,以及当地政府正在大力宣传的重点工作。
我们好奇「小代皮鞋」这四个字毫不解释地多次出现,让我想起北京街头立交桥侧面歪歪扭扭的喷绘字「百度搜代保贵」。
与代保贵有截然不同的命运。小代本名叫代俊士,是当地一位成功的、被正面报导多次的青年企业家。
因为修鞋的生意做得很红火,觉得修鞋是手艺,卖鞋是生意,索性决定自己做皮鞋。他利用国道省道公路边、乡田间地头和村落平房四周的墙体做「广告牌」,然后雇人在上面喷绘「小代皮鞋」四个字。广告作用很好,简单有效。
除了商业广告,另外一类标语是宣传向的——
「领证孩子考学 有加分有奖励」
「生态立镇 有机强镇 玫瑰亮镇」
「小路小富 大路大富 高速公路快富」
……
我喜欢看不同地方的标语,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却又有统一培训出来的仪式感和文风,框定出基层该有的氛围。
规整的白色油漆刷在道路两旁的院子土墙上,大多都对仗、有节奏感,爱用排比句,像一切的官方文件一样,透露着背后的撰稿人独特的咬文嚼字的公文写作偏好。



2、克拉玛依·友谊馆
到克拉玛依是中午,阳光猛烈。
这里有4G信号,是石油城市的缘故,商务往来诸多,克拉玛依需要保持跟外界更密切的联络,是一块近乎拥有特权信号的地区。
我们几个人迫不及待地回到朋友圈、微博的热土给自己的安全感充电。霹雳和超哥在餐厅等位,我和J总绕到了友谊馆。
友谊馆是始建于1958年的苏式建筑,因为1994年12月的一场大火和「让领导先走」被人们记住。火灾325人遇难,其中288人为中小学生。
当月,当地政府想将损毁的友谊馆炸掉,但因市民抗议,整修后被保留到了1997年。97年9月24日,友谊馆主体建筑还是被爆破拆除,仅留下一座前厅。
如今广场宽阔,这座小小的前厅被锁着,在正午里白如初雪。假日中,让整个建筑和广场遇更显孤独,除了我们,只有一个老大爷在遛弯,一辆日常巡逻的警车停在路边。

我想起徐辛导演的一部纪录片《克拉玛依》,海报惊悚,黑底色,蓝幽幽的友谊馆在画面正下方,上面正悬着一个倒挂的红领巾,密密麻麻的名字环绕四周。
影片用黑白画面固执地重提旧事,采访了94年火灾的遇难家属和部分幸存者。片中,死难者家属始终是一群被主动遗忘的群体,官方没有任何悼念活动,甚至连死亡证都拒绝发放。
全片6个小时,暗流涌动。
二十多年过去了,所有的记忆和信息管制像牙齿一样开始松动。
有人说,从来没有过火灾时候的「让领导先走」,这句话是开场表演之前,安排组织的人员对大家说的,后来被错误地「嫁接」到了火灾爆发时刻,是以讹传讹。
也有人说,友谊馆广场地上的每盏小圆灯都代表了一个遇难的孩子,不知真假。

3、大雪封山·喀纳斯
我喜欢每到一个新地方旅行,就听一首新歌,在记忆里留下旋律,下次再遇到歌声,总能心驰神往。
临出发之前,我精挑细选着西北民谣歌手的专辑。
听万晓利唱着「一定要赶在冬天之前,去北方的北方听她歌唱,那时节的冰雪还没封山,不用带多余的干粮和衣裳」。
我们带够了干粮和衣裳,来到了北方的北方听大地歌唱,虽然赶在冬天之前,却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一场大雪封山。

十月初的北疆已经离开秋季,在迅速入冬。高速路两旁广袤无他,棉花地、白杨和蓝天,偶尔矗立在路边的骆驼,孤零零地吃草或者发呆,有点偏向极简主义的美。车速提升,它们形成旧照片一样的色带,被不断拉伸。
喀纳斯地区在新疆北部,属于阿勒泰地区的布尔津县境内,北起卡勒玛虚,南至何乌特。「喀纳斯」源自蒙语,意思是美丽而神秘的湖。
我们傍晚到达喀纳斯的禾木山庄。为了自然保护区安全,所有私家车要停在山下的停车场,游客们统一现金买票、查身份证、安检,乘坐大巴车进出景区。
大巴盘盘旋旋四十分钟,在零星小雪中进入禾木山庄。我迷迷糊糊睡了一觉。山庄房间的设施完善,有空调、地暖、WiFi、军大衣和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如果这世上有所谓的「新疆文学」,所有人都绕不开李娟。

第二天醒来,原计划是去看晨雾,推门才发现外面早就被大雪覆盖,天降鹅毛,没有一点要停的意思。
我们去管理员那儿打探,不仅晨雾之行告吹,景区里的大巴也全部停运了。也就是说,所有人既上不去景区,也下不了山。管理员说,这种雪,算大的。
什么时候停?不知道。
什么时候恢复通车?不知道。
那我们什么时候退房?不知道。
「要不你们先在房间里玩儿吧,反正山下的客人也上不来,没法入住。」管理员说。
鹅毛大雪下起来不讲理,极白,极轻,盖住了现世烦闷,让所有人一下回到童年。大家开始打雪仗、堆雪人。在管理处门口,特警小哥正在给雪人支着一把伞,边上的一个小姑娘穿着厚棉衣,脸红扑扑地冲着他笑。

吃完午饭,我们在屋里打牌。房间电话响了,是管理处。
「您好,现在雪小了,可以下山了。」
「谢谢。还能去景区玩吗?」
「今天不行。如果留宿的话,可能可以。但听天气预报说,明后天可能会有更大的雪。建议客人尽快下山」……
四个人统一决定,下山。
几乎所有客人的决定都和我们一样。等车的广场上,排起了长龙。武警正强硬地维持秩序,人群悸动,边上有一头牛缓缓走过。
在小雨加雪里等了近两个小时,大巴车陆续上山来了,大家一阵欢呼。殊不知,考验人的时刻还没真正来到。

等我们开上自己的车开始下山时,太阳已经要落山了,油表还有四格,算了算,不够开回布尔津。我们问路边的警察说,要去60公里外的贾登峪才有加油站。要去贾登峪,我们必须先从禾木山庄下山,还得从另一条路再上雪山。
老司机J总挂手动一档开车,我们四个人互相聊天壮胆、提神。以不到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向贾登峪开去。超哥问,「Gopro,你见过这么大的雪吗?」这句话被J总做素材,放进了回京之后制作的视频小片儿里。
上山容易下山难,无人的冰雪中开车更难。雨刷器呼呼地扫着雪,凭车仅有的远光,也不过能见十几米。偶尔有一辆车擦肩而过,或者短暂同行,都是我们心里莫大的慰藉。大自然稍稍变脸,人才觉得自己之前有多自大。
雪渐大,天色灰暗,路基愈发模糊。风横着刮,车身开始产生不自然的抖动。
突然一个踉跄,右后车轮从路基上掉下去,在雪坑里空转,J总迅速向左侧猛打方向盘,车子几秒之中又「挠」回了公路。
所有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我们一致认为,一定是因为J总年轻时候开过拖拉机,在沟沟坎坎里早就练出了一套闪转腾挪的本事,才得以应付。
等到贾登峪加油站的时候,雪已经不下了,我从未因看到这么多车和人感到庆幸。大家的精神放松了下来,说彼此都已经成了「过命的朋友」,就算是缓缓排队,也觉得岁月静好。


4、新疆太好吃了
霹雳说,新疆实在是太胖人了。我捣蒜般点头赞同。
克拉玛依的「清味轩大盘鸡」,下午2点还在排队。运气不好的话,要等位1个半小时才能吃上。这家的分量很足,鸡肉嫩,宽粉韧,土豆面。我们还加了一份面条,吸满汤汁之后更好吃了。结账时候一看,四个人才吃了98块钱。
布尔津的「斯外达餐厅」是我们唯一吃过两次的地方,都是早餐。半自助式取餐,有品种多样的饼、馒头、包子、粥、鸡蛋、牛奶。吃完,服务员会根据你自取的东西结账。早餐时间客人不少,如果去的话,可能需要稍微等等位。吃完一顿热腾腾的早饭,一天都精神抖擞。

新疆的美食性价比很高,分量够大。我一是爱吃肉,二是爱吃羊肉。没什么地方比新疆更能打开我的胃口了。
「吾苏曼江农家小院」在可可托海镇,镇子不大,依傍着可可托海风景区做做微弱的旅游生意。这个小院是纯粹的农家乐,进门就是干净的厨房,可见新鲜的食材和整齐的配料。我们四个人点了10个薄皮包子、1公斤清炖羊肉、1个牛肉馅饼、半只大盘鸡(加皮带面),调味简单,能吃到食物本人的鲜美。配奶茶——砖茶加盐煮开冲入鲜奶——绝了,人均60吃到了肚圆。


福海县的「老鱼香餐厅」在318省道边,乌伦古湖和吉利湖中间,这里最有名的就是红烧狗鱼。边上另一家餐厅也叫鱼香餐厅,门可罗雀。「老鱼香餐厅」的老板娘一边问我们饭菜可不可口,一边很热情地给我们讲故事,原来之前旁边那家餐厅就是她的。一些债务原因被人「抢」走了。如今,她和她儿子在这里继续开餐厅。很多喜欢的顾客,都会来找她买鱼吃。

临走前,我给老板娘拍了一张照片,说,等我回去给你放在网上宣传宣传啊。她连声说好。又立马回屋去喊她的儿子说,快来,一起拍个照。儿子二十几岁,有点腼腆,穿着红白格围裙,搓着手,说不照了。

我们跟老板娘和儿子挥手告别,祝愿他们的生意红火,好人有好报。
新疆太广阔了。
叶三在一篇文章里写,「在西北,人是那么微不足道。土地是壮美无涯的,而路是遥遥无期的,是大地胸膛上的一道划痕。」
六天之间,我们在这地上划出了一道极细的痕迹。从痕迹里发现自己在城市里的狭隘,日常是如何把那些微不足道变得至关重要。戈壁上的那阵醒人的风可能刮了千百年,它依旧凛冽刺骨。
人本尘埃,谁不向往广阔呢?

⚡️ 黎霹雳:小长假自驾北疆,写了些小tips供大家参考。秋天真美,在路上真好。
📷 更多照片请移步相册:「新疆」在北方的北方,听大地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