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
公婆来自山村,然靠山吃山,村里人多从事石材生意,比周围村寨富裕,民风不算纯朴。
公婆年纪大后关掉生意,虽有些积蓄,但常年不稳定收入,和坐吃山空的不安全感还是让他们极度节俭。从结婚到现在6年了,相处下来,三观不同让人觉得有点闷。每次年节买礼物给他们,从来都很生气 嫌我乱花钱,买的东西都还有用不上,于是后来干脆只给钱,钱也是不花的,攒着。这种氛围里长大的老公和小姑子也是热衷攒钱,对生活质量毫无要求,与老公婚后为消费观念磨合好久。
生活质量没要求,生活乐趣也没有,他们的观念就是放羊娃,放羊为了攒钱,攒钱娶媳妇,娶媳妇生娃,生娃放羊。总是要全身心给孩子孙子付出,自己没有个人生活。反而让小辈觉得父母牺牲多自己压力很大.
还有对吃的执念,每次去老两口都在厨房呆一天,吃了上顿问下顿,之所以写此篇也是刚看了严歌苓写与外公生活的短篇,分别时外公炖了鸡俩人互让鸡腿,她写为两人亲密的蠢气,无知,愚昧还有穷气,把感情寄托在吃的上,证明吃的重要也证明吃的匮乏。
生活环境和三观不同无可厚非,并非贬低他们提高自己,做人媳妇要恪守孝道,善待老人,只是客观来讲行为表象,老公认为这样算质朴纯善,我却与严先生看法相同。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