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
其实生活中大多数的日子都平凡而安静。在自己的生活中就按部就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回家和家人朋友们一起时 就开开心心的相聚聊天。真正让你觉得好像有点哽咽 有点朦胧 有点欲说还休 有点无语凝噎的时候 往往是两种常态生活转变的中间状态。比如机场,火车站,码头边,总是承载了很多很多的小情绪。这些小情绪强烈的让你能比以往更真实的感知生命,但有时也许有点太过强烈,需要一支烟来消解,也不知机场可以吸烟吗。
「月亮与六便士」名气太大,大到我都没想看。这次被老王大爷推荐,他说他看完像失恋一样难受。为了对老王大爷的小情绪表示尊重,我决定看一下。
第一次是在家里读了前十章,好像没什么感觉。第二次在机场 准备去上海了,一下子读到30章。只记得当时 我是觉得需要冷静一下 再接着读,好想点支烟。第三次 是在上海逛街逛累了,去新天地的猫空又买了一本,读到四十五章,然后把新买的书留给了姐姐。第四次是在今日回德国的飞机上,飞机上我太难醒着了,为了这书 我醒了两小时。
我想这不会是我最后一次读这本书,所以也不一定会是唯一一篇关于月亮的文字。
记得曾经看过,读书就是看别人把你所想的表达出来。深以为然。这本书表达了太多太多我心中的想法,让我产生了太多太多的共鸣,以至于本来很能说会道的我,看到激动处 竟像画家一样 变成了不会表达的人。除了伟大,我想不出更好的词。
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共鸣是一种强烈的感同身受。不是说 他说的这事你明白 他讲的这话你能看懂 就叫有共鸣的。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好像很苦涩 很哽咽 很无言 而无言就是最好的语言。我只能说,你如果感受到了 你一定会知道。
好吧 我恐怕真的也被画家传染了 表达无能了。
是的,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我觉得不具有什么指导意义,这不是一本教你追逐梦想 仰望月亮的书。这是一本 给同样饱受煎熬内心对美与艺术有偏执追求的人 以共鸣的书。如果你也有过那种偏执的对美的追求,你也无法被舒适的生活消磨掉内心的欲火,你一定会从这本书中获得一点力量。不写了,脑子里有很多很多感触,但是说不出来,如果你也感受到了,你一定会明白。
嗯 当我发现 自己真的成了小众时,我没有画家那么坦然 无所谓,我还是有点恐惧,但是看到画家 也许还是有很多人在各个角落 独自小众着,我又觉得获得了很多力量。
我韩说,对好的作品的最高评价就是 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