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杀的不可能
下班后,点了个外卖,把中午没看完的一集《擅长捉弄人的高木同学》看完了。梳理了一下工作事项后,又磨磨蹭蹭地上了会网,这才离开了办公室。尽管距离下班时间才不过2小时,办公大楼已经几近空空如也,电梯下得特别快。走出大楼,孩子们玩耍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空气中飘着玉兰花的清香,几个年轻的学生走过昏黄的路灯;如果运气好,还会碰到几只散步的狗狗。这种时候,我总觉得我们单位的人是幸福的——一种世俗的、安稳的幸福,一种可以免于加班、失业、竞争的幸福。
而我呢……我当然也是幸福的。如果有人要问我的话,我不会答出“我姓X”这种聪明的答案,我大约会老老实实地回答:嗯,我觉得我蛮幸福的。这到底是出于客套的虚伪,还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我有点搞不清。
三月底,广州的气候很宜人,令人产生安定的感觉。下班回家的路上,漫无目的地,又开始思考自杀这件事。我暗想,就算自杀,也要选择一个简单快速、不麻烦他人的方式,这样说出去才不会丢脸。
在心里一件件地数起来。怕疼,所以不想自残,也不想使用刀具。不想惊吓到无辜的路人、堵塞交通,所以不能选择跳楼、跳河、卧轨这种占用公共空间的方式。不想拖累自家的房子,也不好在家里进行。去荒山野岭,太危险,而且死的过程说不定很漫长。再然后去哪呢……好像也去不了哪了。
听说,之前因抑郁症而自杀的那位同事,他的办公室至今无人使用。人们对那里讳莫如深。死亡,一件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好像真的也只能在医院才稀松平常。
想来想去,为了不给他人带来麻烦,为了不让家人伤心,还是要好好活着。
年少的时候,我总觉得活着艰难。真奇怪,那个时候明明除了要担心考试成绩不够好之外,也没有别的烦恼了。(或许因为生活只有这一件事,所以失败才显得特别不可饶恕。)现在呢,理论上说是人生最潇洒的阶段了,却又慢慢地品出人生真正的苦味来。西西弗斯的巨石并不特别让人绝望,令人绝望的另有其事。死无济于事,只会折磨活着的人。
而活着……活着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假如有一天自杀,必须声明那不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场景。事情是突如其来的,是充满天真近乎孩童的好奇。不是“不想活了”这种痛苦的选择,是探究死亡的一次尝试。
我的内心偶尔会有这种冲动,但总是稍纵即逝。或许自杀是一种致命而易得的诱惑,毕竟要想实施它在如今并没有什么难度——假如你什么都不想,大可登上这都市随便哪座高楼。
死并不难。难的是活着。而活着……如前所述,是一件太平常的事了。无论高低贵贱,活着是一种普遍的状态,以组成当下。是这样活着,还是那样活着,全凭运气和意志力。
日光底下无新事。讲完这句话,就觉得无话可讲了。
PS,有时,我的脑海中会浮现简爱的那段经典,感叹杰作的不朽。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内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翻译一下就好像是:死亡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