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读后感
我和同事经过当当网一阵扫货后,3月份拿到了这本世界名著--《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我并不是太过于热衷它,至少它是在我众多活动书籍里值得我花钱买下的几个。我看来的世界名著,对我来说就是“天书”,无法解读,无法入脑。就好像张艺谋大导演的那些电影,莫言先生的那些文字。我只热衷于史老的《我与地坛》,那文章才深深地打动过我。我也只想说,我没有那么高的文化修养,我看不懂里面深沉的剧情和演技。对我来说,越是获奖的名著、名片、电影,越是不懂得它真正的含义,只知道里面的主角是某人罢了。唯一让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近来的一部李安导演的巨作--《少年派的奇幻之旅》(获奥斯卡奖八项提名)。我在大剧场看的3D,整个画面和场景,音乐和背景,美轮美奂~在电影最后留下的悬念也叫人深思。一个故事,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连线,不管如何,场面是叫人惊叹的。无论是哪个故事,都是足以让人惊叫不已的赞叹。
我看的《老人与海》编译于浙江文艺出版社李文俊先生,为原作海明威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纪念而译。
第131页译者译后记“我感到海明威的这篇可以定名为《观沧海》的‘大海赋’,与巴赫的那首力作一样,具有同样的恢弘、庄严与力度,足以震颤与净化人的灵魂。”每一次的高潮涌起,每一次的平静,随着海水,曲中曲外,终曲,再次显现大海的平静。
我不是在海边出生的孩子,没有经历过海中的波浪,没有牵手在曼妙的海滩散步,夕阳西下,没有一个并肩看日落的背影。所以,当我靠近大海,心中豪迈的心情随之放开,张开双臂,大声呐喊。大海是有它自己的魔力的,纳百川,无边无尽,好似你所有的烦恼都可以吞噬,毫不保留。
第34页,老人在孩子不在的时候会大声说话。“一般认为,在海上没有必要就别说话,那是一种好的品德,老人一直都是这么想的,也很尊重这种做法。可是现在,时不时他都会把自己的想法大声说出来,因为反正不会打扰到任何人嘛。”再者,就是一个人在渔船上的时候,就自言自语,和大海说话,和大鱼说话,和飞鸟说话,和自己大声说话。
我也是这样吧,漂流在广州这座大都市里,和自己说话,和陌生人说话,和自己的任何物品说话,生活久了,好似和很多会说话的物品生活在一起,每天无止境地对话、傻笑、生气、落泪、感伤、无奈……
《老人与海》,这是一篇渔猎故事,年迈的古巴渔夫、浩瀚的大西洋、一条大鱼、一个孩子。
我大胆的承认,我没有看完这个故事,我也诚实地坦诚,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也不可能完成看完这个故事的“任务”(不,这不是任务,这是知识,想要完善我内心的文字故事。)
但是,我忠于译者在最后说的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的话: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却不能被打败。
最后一次保存的日期2013/4/30 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