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rt Of Stillness》(《安静的力量》)

本书作者是皮克·耶尔,查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杰出总统学者(Distinguished Presidential Fellow)。过去四十多年都在游历世界。他关于这些旅途的描述曾记录在《加德满都视频夜》《女人和僧人》《地球灵魂》等几本书中。他有长达20年时间在为《纽约时报》《纽约书评》《哈泼斯》《时代周刊》以及遍及全球的20多份杂志和报纸写专栏。

本书里,关键词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工作、冥想、瑜伽、止境、旅行
因为在繁忙的工作中迷失方向,所以选择换个环境,通过冥想和瑜伽,帮助自己更好地进入止境,更好地和自己交流,然后踏上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又重复以上部分过程。
张嘉佳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讲到:就算过几天就得回去,依旧上班,依旧吵闹,依旧心烦,可是我对世界有了新的看法。
就算什么改变都没有发生,至少,人生就像一本书,我的这本书也比别人多了几张彩页,这就是于我而言旅行的意义。
毕业徒步旅行时候,在拉萨慵懒的午后结识了晓燕,后来在尼泊尔偶遇,她也说过类似的话。我们都是凡人,总要回归世俗,但旅行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种对美好心境的向往。
之前看过一篇鸡汤,微信上的,说的是旅行与旅游的区别。简单的说,旅行着重于感受以及深度体验,而旅游则是走马观花式的,把流程走完,拍照,然后发朋友圈,然后买一大堆纪念品或是代购。
旅游的体验方式是我一直想致力于避开的,但却不好做到,出门在外,总会有炫耀心理作祟,殊不知,自己在他人眼中,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而真正具有价值的东西,往往在自己追求被关注的路上不幸丢失。
这里不禁想提起之前旅行时心理历程的改变。出发前,总觉得一个人背包旅行说走就走是一个壮举,身边亲戚朋友会对自己啧啧称赞,在旅程的前段,也会不断运用各种社交技巧结交朋友,舞文弄墨。但是旅行越往后进行,越觉得自己渺小,心境越趋于平和,越谦卑。登上了崇山峻岭,优越感越来越淡薄,取而代之的是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不是我们征服了高山,而是高山的脊梁撑起了我们,不是我们化险为夷,而是大地母亲温柔善良。到后来,别人的评价变得不再重要,多余的社交冲动也变得少之又少,身边有一两知己,并肩行走在大街上,即便长时不语,也不会有半点尴尬。内心趋向平稳,更加容易抓获身边的小幸福。
那时候,时间,过得很慢。阳光很温柔。身边的你们,很美。旅行的意义,就是要让时间慢下来,庆幸,我做到了。
Ray Dalio(雷·达里奥,布里奇沃特投资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总裁 )在他的书籍《Principles》里面提高过原则的重要性。日常的很多决定和选择都能参考事先设定好的原则条例。旅行也一样,就自身而言,长期高压力的工作环境,让“轻松休闲”成为了我旅行的主要目的。一旦确定了这个指导性原则,在很多行为实施之前,我就会问自己,这样做是否符合这个原则,我忙着在数个景点间赶场忙着拍照忙着发朋友圈是否让我真正感觉良好?
我们有多久没有好好和自己聊一下天了?大城市的匆忙造就了一大批三点一线的打工族,拥繁杂乱的社交环境,觥筹交错后连保持意识的清醒都困难,而这些,又有多少是自己想要的。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了冥想,在冥想的世界里,人能触碰更广阔的天地,能更好认识自己,能够获得一份安静,一份愉悦。冥想,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旅程。
大家或多或少会读到一些励志的故事,说某某优秀青年离开某让人垂涎欲滴的岗位,去追求自己梦想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诸如此类的说法。读后会有那么一瞬间跃跃欲试,但现实马上将飞脱的思绪拉回。但我想说,有勇气的冲动与深思熟虑,其实并不矛盾,两者结合,可以活出真我。
很多时候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工作甚至是事业,无论你对他们热爱与否。工作本身就是入世的一部分,未尝苦涩,怎品甘甜。工作也是一种修行,日本的稻盛和夫在他的作品《活法》中写道:
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只要每天确实努力工作,培养高尚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将唾手可得。
这是日本的匠人精神,将工作做到极致,执着,精益求精。可是,在偏低的工作满意度的当今社会,如何为一份不为所爱的工作倾注热情?低质量的工作热情不可能让一个人走上匠人之路,这些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有提过。穷则变,变则通。穷说的不只是贫困,也有到头的意思,面对一个一眼望到头的工作,见异思迁者,不可厚非。
作者就是这样的人, 29岁的时候,皮克·耶尔过上了一个普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在曼哈顿一栋摩天大楼的25层上班,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共事;工作内容精彩无比,是为《时代》周刊报道国际时事;而且没有什么家庭负担,可以随心所欲地到世界各地旅行。忙碌的生活让他感到兴奋,但是内心深处却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于是,耶尔决定逃离这样的梦幻生活,放弃稳定的工作,搬到未知世界,也就是他心目中的“止境”,体会一种静止的力量。都市的生活总是让人晕头转向,但耶尔发现止境能够让人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从而把世界看得更加清楚,对世界爱得更深。
生活是自己的,鸡汤有毒,久久饮之一瓢就好,选择在于自己。
-
暮思华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28 22: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