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解决买书贵和书架不够放的问题
在毕业后,随着自己经济能力的提高,在能满足日常开销后,我每个月都会买一些书来读,最开始书在桌子上放一排就可以放下,渐渐的桌子上堆满了书。直到桌子上再也堆不下了,就买了一个书架,随后又填满了两个书架。书越来越多,买书的开销也日渐增加。在困惑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找到了如下解决办法。
1. 控制买书的数量。
控制买书的数量,一种方法是阅读电子书。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书可以阅读电子版。我之前买过一个Kindle,但一直都没有利用起来。直到购买了Kindle unlimited 会员服务,发现好多书都可以免费借阅。这个服务可以选择包月,也可以选择包年。一次可以借阅10本,读完之后,还了书还可以借新的看。当然,也有一些付费阅读的书,这些书的价格还比较优惠。此外,从其他地方获得的电子书也可以使用Kindle来看。
我使用Kindle看这些电子书,在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做笔记。在读完以后,感觉特别喜欢的书,才会买来纸质版,将书放进书架。这样也就控制了买纸质书的数量。
通过这一步的初选,买书的数量就会减少一部分,也避免了把书买回来,读完发现不喜欢,又觉得浪费金钱的情况。
还有一种控制买书数量的方法,那就是选书的时候列购书清单。这个购书清单是从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中学到的。
我自己的购书清单除了包括通过Kindle筛选的书外,还将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书列出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书籍,而不是别人说觉得这本书会有用,结果买回来,自己也没有看。购书清单上会有一些新书,新书没有那么快出电子版,这个时候可以在有时间的周末,去书店找到这本书,然后翻看值不值得购买。通过这个方法,会发现真正值得买回来的书比以前少了很多。值得购买的书,可以一起从网店购买,因为他们经常会有一些折扣,这样也比较省钱。
2. 减少现有存书的数量。
书买回来以后,不是放在书架上就结束了。书买回来以后,要去读书,在读书的时候,可以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是单纯的摘抄自己觉得好的句子,还需要在句子下面写上自己的感想,也就是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中在边读书边记录时提出的“葱鲔火锅式”笔记法。通过这样的笔记,形成自己的思考,也加深对书中知识的理解。
在做完读书笔记后,就可以重新判断这本书你喜不喜欢,这本书值不值得保留。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你读的书越来越多,你也更能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书。那些不喜欢的书,就可以处理掉了。即使你日后想到这本书,里面的知识你也可以在你的读书笔记里找到。
处理这些书有如下两种途径:一是,可以选择图书上门回收服务,我觉得不错的一个APP:多抓鱼。你可以在APP里自己扫码卖书,扫码后,会显示书卖掉的金额,然后等待快递上门取书即可。在收到书以后,他们会审核书的质量,然后付款。此外,多抓鱼还有买书服务,书的价格也比较优惠,这样卖书的钱也可以用来买书。二是,你可以选择将书捐掉。我有一次将书送给了一个书吧,那家店送了我一张咖啡券。
总之,就是通过选书来减少购书的数量,通过读书和记录来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书,减少存书的数量。这样就可以解决买书贵和书架不够放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在读书时使用的方法,希望也可以解决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