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败「三体」的年度科幻神作,再次颠覆想象

如果说分析秀科技、抛理论的科幻电影是理科生的专长,小杀觉得这个说法现在要改改了。
就因为这部R级科幻片——《湮灭》

影片改编自曾击败《三体》拿下15年星云奖最佳长篇的科幻小说《遗落的南境:湮灭》,由《机械姬》导演亚历克斯·加兰执导,娜塔莉·波特曼领衔主演(对,就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小萝莉)。
它沿袭了加兰导演一贯诡异、辩证的叙事风格,故事主线就是一支探险队,去秘境探寻未知生物的旅程。

听起来像是个全程各种突突突和打怪求生的冒险电影?
是,又不是。
首先,从内容上讲,影片的冒险元素一样都不少。
奇幻瑰丽的“异域”,在影片中被称为“闪光”,外观看起来就像一片被七彩泡泡笼罩的森林,林中的植物可以同时绽开玫瑰、百合、铃兰等多种花朵。

分工明确的探险小队,有能文能武,击杀怪兽毫不含糊的医疗员和生物学家;有研究磁场,辩向指路经验丰富的地貌专家;有智商爆表,分析现况从容不迫的物理高材生,以及领导力MAX,指挥全队的心理学大佬。
形色诡异的凶猛怪兽,先遭遇了动作灵敏、拥有鲨鱼牙齿的大鳄鱼,接着又是神出鬼没、甚至能发出人声的鬼脸黑熊。

小队队员死的死,伤的伤,行程中的恐怖元素和紧张气氛丝毫不亚于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系列。
但《湮灭》的重心,却似乎没有放在冒险上。
整个故事情节,穿插铺垫了大量女主莉娜与丈夫凯恩的生活回忆。

两人非常相爱,可身为军人的凯恩,经常因为执行秘密任务一走就是几个月,在这期间音信全无。
可能是出于无人交流的寂寞,莉娜偷偷和黑人教授出轨了。

事情最终也被凯恩知晓,伤心之下他选择深入“闪光”丛林,执行这个“自杀任务“。
谁知这一去就是一年,等到凯恩再次出现在家里,似乎一切都变了。
面对上前拥抱的莉娜,他呆若木桩,更诡异的是凯恩回家当晚就开始咯血,奄奄一息中被送上了救护车。

莉娜觉得丈夫的遭遇都是因为自己,她想挽救凯恩以及即将湮灭的婚姻,这才加入了第十一批探险小队。
从表面上看《湮灭》讲的是是外星生物的入侵,导致物种变异、解构,是对地球物种的湮灭。
可实际上它是想说的是——人性的湮灭。
除了出轨的莉娜和自愿执行“自杀任务”的凯恩,探险队中的其他四个成员身上都有湮灭的痕迹。
队长心理学大佬,身患癌症,时日不多,组织众人深入丛林,只想有机会延续生命。
物理高材生,处事悲观,手臂上满是疤痕,很有可能是自杀未遂。

地貌学家,女儿的离世,让她觉得过去的自己已经死了。
医疗员,曾是个瘾君子,情绪极不稳定,可以为好友的死,怀疑甚至杀死所有人。
正如队长对女主说,几乎没有人会去自杀,但几乎所有人都在自我毁灭,我们吸烟、饮酒,毁掉好工作,破坏美满的婚姻实际上都是在毁掉自己。

此时,外星生命的入侵,却刚好阻止了人类自我毁灭的进程,这样的观点简直细思极恐!
同样让人脊背发凉的,还有故事中极具暗示性的细节。
丈夫刚回家和莉娜被审问时身边都放了水杯,我们能透过它看到被折射的躯体,这是否在暗示DNA的折射,代表此时的莉娜和丈夫同样是复制人?

结尾时人形生物被火焰点燃,却把手伸向丈夫的遗体,还主动焚毁了外星“基地”,能做出这样举动的应当是外星人还是莉娜?

电影《湮灭》虽然套着科幻的外衣,但它只是借“DNA折射”这一虚幻概念,向我们展示出众多大开脑洞的“生命艺术”。
影片本身带有的科技感和学术理论并不多,其真实的目的,应该与对人类存在哲学和自毁本性的终极拷问,所以它不能被归于硬核类的科幻片,更适合被称作是一部值得考究的文艺作品。
坦白说,这部“软科幻”电影依然存在不少逻辑漏洞。
比如,这样关乎人类危机的大事件,怎么总感觉是随便组了个五人小队就开始探险了?

一堆科学家去秘境探寻未知生命,连最起码的防护装备都没有?
但影片结尾的反转绝对让你为之一震!

莉娜和凯恩在沉默中紧紧相拥,他们的婚姻看似幸免于难。
但当你发觉自己的外貌、记忆,甚至是思想都是复制,当你亲眼目睹自己的细胞拥有意识,能够随时随地修改基因,任意衍化,那此时的你究竟是谁?

-
杀姐电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0 17: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