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珲春观鸟记2018-03-09到2018-03-11
一月份的时候,史哥在我们的合肥观鸟小群里面问了句“3月9日到11日珲春观鸟团招人”,黄老师响应积极。我查查了组会安排后,也急急忙忙声明我也想去,给留个名额。毕竟周末有组会,还得给老师请假,在报名到去之前,我一直很忐忑,因为始终都有可能在最后关头去不了。可是,我真的想去,上一次这样专门跑个老远观鸟,都是三年前了。临行前三天的晚上,我们实验室魏老师晚上加班,我敬重地走进老师办公室,说了组会请假的理由,没想到老师欣然同意!长舒一口气,啊,我终于可以去东北看看了。
除去上次去大连,这是我第一次去东北,一直体验一下冬天的东北,体验一下中学课本上写过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国里”。到珲春去,路径很多,我和汪珍从北京出发,而黄老师和汶芳则到北京站与我和汪珍再一道走。江苏来的四个老师们则分别做飞机到了延吉机场,再从机场租车来珲春。北京到珲春实际上是有动车的 D21,3月9日,06:39北京站始发,17:18到达终点站珲春站。然而,珲春没有租车的点,史哥在延边自治州的首府延吉租了车,所以我们是16:36在延吉西站下车的,和史哥汇合后,80多公里的高速,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到达了珲春。
珲春的物价真低。我们住的宾馆网上定价只要80多元。晚上到了珲春后,史哥推荐我们去吃铁锅炖鱼,毕竟东北特色啊,选了一家叫刘罗锅炖鱼的。呵,我们五个人点了一个套餐188元,又稍稍加了点菜,共二百多,点菜的时候老板娘还直说,不用点那么多,分量很足呢。五个人两百多,真的太便宜咯,在北京至少得两倍价钱。更为重要的是,真的好吃,鱼炖的很香,一条黄颡鱼,一条江团,一条镜鲤,两条鲫鱼,还有排骨和若干配菜。因为是直接在桌子上做,我们可是等了好久,眼前就是很好吃的炖鱼,而吃不得,真的挠心。


3月9日在来珲春的路上走了一天,3月10日才是观鸟的一整天。为了好好利用这一天,我们一行人五点半在宾馆下集合,开车前往龙山湖。因为龙山湖是这次最大目标种虎头海雕(<i>Haliaeetus pelagicus</i>),但是龙山湖也是最远的地方,所以我们的策略就是先早些出发,在沿途的若干观鸟点先观鸟,中午左右再去龙山湖。前两天我们观鸟团已经知道了龙山湖有虎头海雕,已经有很多大爷在拍摄,有人投喂,所以一时半会儿虎头海雕不会离开,所以我们才把龙山湖稍稍放后。
6点18分我们到了从珲春到龙山湖的路中间的解放沟附近,这里有个三和石料的牌子。珲春之行第一观,我好激动呢!因为知道珲春这里冷,就穿了两条厚秋裤,羽绒服,棉外套都有,重要的是高帮的皮靴。准备够充分,所以走在二十多厘米的雪地上,我没有太寒冷的感觉。解放沟这里是沿着小山脚的路,两边是落叶阔叶林,一侧山坡稍稍高处的地方是针叶林。刚走没多远,史哥就发现了长尾雀(<i>Uragus sibiricus</i>),招呼大家看。长尾雀虽然不是我的新,但是之前认的不好,这次清晰地看到,还是非常开心呢。长尾雀雄鸟的辨识,一则看长尾巴,二则看颜色,它的头顶和下颌有一点点白色的羽毛类似北朱雀,然而长尾雀的翅膀上有独特的一道到两道白斑。紧随着长尾雀,是几只红腹灰雀(<i>Pyrrhula pyrrhula</i>),这可是你绝不会认错的小萌物,黑色的脑袋,灰灰的背,雄鸟还有粉橙色的肚子,因为是冬天,这肚子显得圆滚滚。在走了一些路,到了更为平坦的林地的时候,路边的树上飞来一群北长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哇,这可是我的新的,在北京很少见,这里却很多,一只只简直是飞翔的小雪球呢,太可爱了。我们是要找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的,却没有任何行踪,因为时间有限,只得返回。然而,在返回的路上,两只鸟快速地从我们头顶飞过,消失在远处的密林中,我们都没有看清,经验丰富地史哥急着说:这是小星头啄木鸟!这可是我们其他所有人的新啊,就这么错过!


来解放沟这里主要也是找花尾榛鸡而不得,我们就到了路对面的更为广阔的田里,去找这里的灰伯劳(Lanius excubitor),然而直到终于我们合肥群的这些人是没有见到。不过,来到了解放沟这边的田里,我们是看到了相当多的普通朱雀(Carpodacus erythrinus),北朱雀(Carpodacus roseus)。普通朱雀看上去确实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只偏红色的鸟,这种红偏向朱红,而雄性北朱雀则是非常红的朱雀,红色偏向于粉红,并且雄性北朱雀的头顶还有下颌的羽毛尖端发白,所以看上去像是很多小珍珠。树稍上停歇的毛脚鵟也算是收获啦,灰伯劳嘛,还是没有。在我们前面的江苏大师们的车忽然挺下,他们下车招呼我们快过去。看来是看到了好东西。果然,他们在路边的沟谷里发现了一只花尾榛鸡,这小飞龙(俗称)没看到我们,正伸着脖子在林下的雪地里赶路呢!哈,这可给我们一行人乐坏了。小飞龙还很配合,不怎么逃,有相机的各位老师们都拍了个爽。拍完花尾榛鸡我们又到了图们江边,想看看有没有水面会藏点鸭子,不过整个江面都冻的结结实实,不像有鸭子的样子。江对岸的三个朝鲜人也往我们这里看了看然后继续赶路。
中午时分,我们赶到了龙山湖,好家伙,停车场已经停满了来拍虎头海雕的大爷们的车,我们把车挺到路边就赶往湖边。这里说一下,进入湖中每个车收20块钱,在湖边拿大炮拍鸟每个人收100块。湖边一看,几百号人,那些个设备,一台有可能就几万几十万,加起来估计设备都要上千万。


龙山湖也是为了搞观鸟旅游,他们派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投食,来吸引虎头海雕等猛禽前来。来这里吃东西的却不只有虎头海雕,还有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秃鹫(Aegypius monachus),蒙古银鸥,织女银鸥和北极鸥(Larus hyperboreus)。没有相机,我就用手机接了单筒拍了拍。


整个冰封的湖面上有几百只鸟,我数出来9只虎头海雕,8只秃鹫,74只白尾海雕,50多只银鸥,2只北极鸥。这些鸟既不是分散在湖面上,也不是聚集在一起,而是围绕着投食点,分散成了几圈。投食点是在拍摄棚前面,先开始是鸥类一拥而上,吃剁碎的鱼和鸡骨架,而白尾海雕站在稍远一点的外围,最后在白尾海雕的最外围,有几只秃鹫和他们站在一起。然而我们想要看的虎头海雕则远远地站着,白尾海雕差不多在人和虎头海雕中间的位置,而投食点差不多在最近的白尾海雕和人之间。不同的鸟类的安全距离显而易见。
下午返回的时候,我们在路途中间的朝阳村附近刷了刷林鸟。我们大部队刷了朝阳村,而邓爷一个人刷了路令一旁的林子。他独自刷到了黑啄木鸟。我们在朝阳村里看到了很多村边林地能见到的小鸟,朱雀,山雀什么的,还有白头鹀(Emberiza leucocephala)。不过,再怎么着也比不上邓爷的黑啄木鸟啊!第二天上午,我们再次来刷,就没有找到呢。不过,第二天,在邓爷走的那条人更少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好几只小星头啄木鸟,也是弥补了10号早上的遗憾呢。

因为我们是11日下午一点半从延吉返京的D22,所以11日上午我们重刷了两个林鸟点后,就在11点的时候动身返回延吉了。美好的观鸟之行结束,下次是什么时候呢?

-
豆友122008020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6 12: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