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梅子酒
今年清明,母亲患了风寒,嘱咐我去为外婆扫墓。临行时,母亲让我带一瓶家中窖藏多年的梅子酒,对我说:“十五年前,你外婆还在世,这是她亲手酿成的。记着,酒要洒在墓前,只能洒三杯。”我点点头,恍惚地想:原来,外婆已经去世十五年了。 母亲是外婆的独女,从小受到万般怜爱。我出生后,外婆更是将这份对晚辈的爱延续到我身上,延续到我身后的每一个四季里。 外婆家的院中有三株高大的梅子树。晴朗的夜晚,月光穿过密密的梅子叶照在院中,会流泻成如同碎银一般的光晕。春末夏初,梅子成熟,我常和邻家的伙伴用竹竿把梅子打落下来,如获至宝,开怀大笑。用深井里寒冷的水把泥土洗净,梅子中的酸甜便多了一份冰爽的清冽。但梅子不能多吃,外婆常说:“青梅性凉,贪吃伤脾胃。” 在连绵不绝的梅雨季节即将结束的时候,外婆将梅子全部收集起来,晾干,放在一个陶土制作的坛子里,然后,放入自家熬制的冰糖和乡村远亲农闲时亲自送来的槐花蜂蜜,再倒入米酒,密封,等待时间漫长的发酵。 隆冬时节,梅子酒酿成,父亲把陶制土坛用毛巾包裹好,从地窖小心翼翼地捧出,开盖启封,清甜的香气顿时充盈满室。 过了三年,我去异乡读书,总能在大雪将至的寒冬收到外婆寄来的梅子酒。寒夜冷彻,我和同窗围炉而坐,每人温一杯青梅酒,笑谈家乡故事,侧耳倾听,窗外有窸窣的声响。清晨一觉醒来,山中大雪苍茫。 又过五年,外婆病重,已不能酿酒,我寒假回乡,能感觉得到外婆常常为此而感到难过。但外婆性子要强,绝口不说自己病重,只是对我说:“现在,酿酒的蜂蜜不好找啊。” 又两年,我读大学,暑假回家祭奠外婆,回家路上,母亲默默地叹息:“家里的梅子酒越来越少了…”我去修缮外婆的老屋,夜晚,带着一身疲惫送走了最后几位来帮忙的邻居,锁上院门,安静地坐在梅树的阴影中。 梅树已不是我童年时的模样,树荫浓密得没有一丝缝隙,月光再也无法穿过。 梅树迎风而立,风声越过树梢,安静得没有任何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