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影TOP5 & 读书TOP3
这两年阅片量的缓慢增长让我对打五星慎重了许多。但观影完立刻打分,容易被当时的情绪左右。现在回过头看去年的电影打分,常常会惊讶于有些电影怎么值五星,又或者2049这种二刷的片子居然只有四星。全年100都不到的数量是万万不敢效仿电影大号们数出10部最佳来的,连5部都十分勉强。姑且一试。排名不分先后,新老片皆有。
1. 罗曼蒂克消亡史
去年让我从年初惦记到年尾的就是这一部电影了。17年看的第一部电影,被深深打动。所以惦记到18年初,二刷之后终于写了长评。太多电影看第一遍的时候感觉值得看第二遍写长评,最后实践的好像只有这一部,却也隔了一年之久。
电影还没上映,我就被卡司和精美的剧照吸引,等了有大半年,反反复复看几句不知所云的简介也猜不出到底要讲什么。(直到看过电影之后去读了导演的小说,才发现简介就摘自小说原文。)上映之后评价比较两极,但总体来说是部叫好不叫座的电影。部分影评人觉得程耳故弄玄虚,故事空洞,乱序剪辑毫无意义,纯粹炫技,或者叫作,装逼。
王家卫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导演。(忽略《摆渡人》,我不想知道这部电影和王家卫有关系)他也一向有“逼王”的名号。我其实对剧情很有要求,但如果电影的艺术审美和台词水平非常高,剧情只要能及格,我对这部电影依旧会很有好感,甚至会很爱。在我看来,电影是剧情、光影、音乐、道具、场景和其他很多艺术元素的融合体,所以判断标准可以十分多元。如果只追求剧情,那我光看小说就够了。(当然有些电影要啥没啥,剧情还坑爹,就怨不得我使劲黑剧情脑残了。)王家卫除了《2046》我完全没有理解在讲什么之外,大多数电影都是艺术美感和有趣的故事兼备的。大概我是个十分矫情的人,真的很爱有点拿腔拿调但能讲好一个故事的电影。不敢把程耳与王家卫相提并论,但《罗曼蒂克消亡史》恰巧符合我如此的审美,和王家卫电影的感觉有些相似,所以我给出这么高的评价。
还有一些普通观众抱怨看不懂。我真没觉得这部电影有什么让人看不懂的地方,不过是打乱了叙事顺序以达到制造悬念或铺垫感情的目的,但每条故事线都非常清晰,也讲得明白。当然,比起捉妖记这种玩着手机聊着天也能get到笑点猜到剧情的无脑电影,可能罗曼蒂克消亡史对于去影院不是看电影而是换个地方玩手机聊天的观众而言要求的专心程度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第一次看我是恰好寒假回国,赶上了下映前的最后几场,在大荧幕看的。即使观众很少,依旧逃不过国内电影院里永远接不完的电话和聊不完的天。WTF。
2. 心迷宫
上一部刚说完对精致画面或者审美格调的追求就打脸了。这部小成本国产佳作真的属于除了故事剧情,毫无亮点,甚至可以说不怎么合格的电影。几乎看不到任何专业的演技、布景、服装和道具的痕迹,但依然跻身豆瓣电影top250。整个故事几乎完美,看到最后有种拼了一宿拼图终于把最后一块放入的快感。更重要的是,也许导演在模仿外国电影,但本土化得非常好,我看着电影里所有人物的言行和背后的逻辑心态,和我所知道的农村一模一样。你完全可以相信这就是一部会发生在中国农村的故事,而不是某个架空的时代和国家。没错,我就是指那些电影电视剧的翻拍和一些青春校园/都市爱情烂片,让观众找不到一丝一毫真实生活的痕迹,那些片子里的主角可能都和小时代处在同一个平行世界的中国吧,科科。
3. 看不见的客人
那些一下就猜到结局党不要炫耀智商了,就你最机智,哪怕最后结局是“男主其实是孙悟空”你们都会说早就猜到了云云。借用一篇豆瓣er的影评来回应因为猜到结局就给低分的“高智商观众”。(不好,这篇影评好像有剧透,没看过的先不要点开了)
有些悬疑片看完我会惊呼“结局太厉害了,万万没想到”。但这绝对不是我评价一部悬疑片好看与否的唯一标准。毕竟导演要是真想让所有人猜不到,硬反转也没什么不行,但真的这么做我们会觉得十分生硬,为了反转而反转,观感一点都不好。真正好的反转是把所有伏笔和矛盾埋在影片里,从细节从人物情感表达等等来暗示观众,让我们看到结尾回味全片的时候丝毫不感到突兀,反而对伏笔的巧妙感到惊叹。
而且《看不见的客人》最大的亮点还不是在于结局的反转,我最喜欢的过程反而是男主在律师的步步紧逼下不断把叙述的故事推倒重构的过程,另一种意义上的罗生门——每次都有部分信息是真的,但又把故事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在被指出矛盾之处之后再释放一部分真相表示退让,但还是要把握自己整体无辜的地位。男主角和律师之间探寻真相的你来我往,几乎一气呵成,看得十分过瘾。所以,即使已经知道了结局,还是有兴趣再看一遍。相比有些悬疑片在被一句话剧透之后就索然无味,我还是更喜欢这种层层推进,内容丰富,不由自主被吸引跟着剧情往下走的悬疑片。
18年初我看了一部类似的台湾悬疑片。完整度、精美程度完全无法和《看不见的客人》相比,但算得上难得的华语悬疑佳片。开始我差点因为这个听起来像烂片的名字错过了这部好电影。
除此之外,17年看过的还不错的悬疑片如下:
记忆大师 (催眠大师第二部,演员和故事都算得上国产佳作了)
消失的爱人 (本来想来列进Top5,但很不喜欢作天作地的主角)
逃出绝命镇 (小成本爆款电影,非常黑色,脑洞大开)
骗子 (玄彬是真帅,但发型毁了;套路在美剧《飞天大盗》中都看过,但还是很不错的)
被操纵的城市 (喜欢脑洞和设定,让我想起了同样好看的港片《意外》)
暴雪将至 (观影过程压抑,甚至有点闷,看到结局发现是个黑色幽默)
前目的地 (脱胎于大家一定都看过的短片科幻故事)
踏血寻梅 (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悬疑片,人物心理刻画入木三分,故事背后的感情让人心情沉重)
你好,疯子 (被剧透会失去一些观影乐趣,看前别看评论;结局好猜,彩蛋精彩,万茜的solo上天)
“悬疑”标签在我“看过”的电影里面数量仅次于“美国”。18年会继续补齐那些经典高分悬疑片,也希望今年能看到更多新作。
4. 银翼杀手 & 银翼杀手2049
年轻时候看《银翼杀手》,只给了三星,当时不明白为什么评价这么高。但伪科幻迷还是被新片2049吸引乖乖掏钱去了影院,顺带安利了一票同学一起。从电影院出来,我心满意足感觉值回票价,同去的同学都睡了一片,疯狂吐槽片子无聊。第一遍看完我觉得新版完胜原版,毕竟我对画面很有要求。
回来之后又复习了一遍原版《银翼杀手》,以前觉得昏暗破烂的画面突然就充满了氛围,以前觉得十分缓慢无聊的剧情突然变得有意思了。看到最后不得不感叹还是原版更胜一筹。
拉了位伍迪艾伦的迷弟陪我二刷2049,他的评价也很高,可能因为新版拍得像文艺片吧=。=我第二遍看听清了很多第一次没听懂的台词,对故事的粗略了解也让我可以把注意力分散到一些细节上。节奏是真的有点慢,负责光影的师傅(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真的应该来我们搬砖专业, 赛博朋克以外的各种泯灭人性的建筑尺度真的震撼。这部电影非常值得大荧幕欣赏,庆幸自己二刷了。
豆瓣评分稳定之后,新版居然比老版分数还要高一些。找《降临》的导演来拍真是慧眼识珠了。可惜无论北美还是中国的票房都不怎么样,只求不要亏本太厉害,以后就还能看到这位导演的作品。
17年看过的一些科幻佳片:
降临(2049的导演。看完特德姜的原著我认为还是电影好看,特德姜的小说实在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千钧一发 (两位男主颜值逆天,故事也很妙,神奇的画面质感)
她 (寡姐的声音太性感了,画面教科书级配色,上海取景)
还有两部真的很想推荐的美剧:
5. 爱乐之城
最后一部选得有点纠结。不是因为选择太多选不出来,而是没什么选择。本来LA LA LAND绝对是能占据一席之地的。不怎么喜欢歌舞片的我都被深深打动,很喜欢影片里一些用心的细节和整体美式复古的风格和色调。男主角的性格十分讨人喜欢(五部里竟然有两部都是高斯林演男主角),我形容他为男主拿了男二剧本,所以最后果断悲剧。相比之下,女主真是太让人讨厌了,鱼和熊掌都想要,对男主角的选择永远不满。最后梦想成真,但只看到她成为了曾经她讨厌的盛气凌人的在高位者。不得不怀疑女主的梦想到底是音乐还是出人头地?
觉得故事三观不正,但电影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歌舞片。尤其是结尾蒙太奇片段描绘的理想中的圆满结局打动了无数观众。就算不打算看电影,也推荐欣赏一下这段。
高斯林弹奏着电影主题旋律,灯光渐渐暗下来,慢慢地,两人眼中只剩彼此,坐在台下的其他观众和台上的其他演奏者都消失不见,他们回到了初次见面时高斯林演奏的那个酒吧,二人相拥接吻,然后,穿过一个又一个二人一起经历或者错过的场景。在巴黎,他们完成各自的梦想(这段让我想起了午夜巴黎),再坐下一起欣赏他们共度一生的电影。多年后携手回到爱情和梦开始的LA,走进这家blues酒吧……
听着熟悉的主题旋律,又想去重温一遍影片了。
除了以上推荐,还有一些17年我看过后认为值得一看的电影:
暗杀 (韩国人的抗日片,全片最艰难的部分在于选出河正宇还是李政宰更帅?此片李政宰太像钟汉良了,我觉得河正宇胜)
王者 (看完之后只觉得检察官在韩国真是个不得了的职业)
闪光少女 (被宣发毁了的优秀青春片,一不绝症二不堕胎三不劈腿,但我一定不是唯一看哭了的人)
绣春刀2 (十分欣慰票房还不错,只求下一部的女主不是安吉拉大宝贝)
追凶者也 (被曹保平和张译圈粉,张译真的是个好演员)
摩天轮 (伍迪艾伦,科尼岛,美式复古,凯特温斯莱特)
阅后即焚 (直到科恩嫂今年拿了奥斯卡才发现她是这部的女主,一群大牌演的狗血黑色幽默片)
杀手没有假期 (全是哈利波特熟练,阴冷压抑但有意思的故事)
靠着读起来十分迅速的类型小说,17年终于完成了年度30本书的目标,水分很足。但依然有几本书想要推荐。
1. 海伯利安
这第一本推荐不需要任何思考。年度最佳绝对是它。无法形容我读开头时受到的震撼,后来听着领事弹奏的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前奏曲再读这段文字,感觉不能更合适了。(感谢这部小说还让我认识了拉二拉三。这大半年来遇到很多困境,每次听拉二都对我平复心情帮助极大。)
霸主领事坐在他那艘乌黑的太空飞船的瞭望台上,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他用的施坦威钢琴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完好。舱下沼泽中,一只只绿色的巨型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嗥叫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青黑色的乌云下,是一大片庞大裸子植物构成的森林,显得黑沉沉的。层积云就像九千米高塔,插入狂暴的天空。地平线上缭绕着一条条闪电。靠近飞船的地方,一些时隐时现的爬虫的身影会磕磕碰碰地误撞入阻断场,尖叫一声,坠入靛青的迷雾。领事聚精会神地弹着序曲中最难的一段,毫不顾及风暴和夜幕的临近。
随便感受一下作者的文字功底,看着文字描述整个画面就仿佛出现在眼前,科幻末日风电影开头既视感。
这个系列赞誉最高的是第一部,但我觉得第二部也很不错,我很喜欢悦石。前两部总体当得起太空歌剧软科幻小说的最高评价。受这部影响,我同时期还重温了基地三部曲,对比之下初高中觉得非常震撼的基地三部曲显得平庸了不少,笔力差太多,而且有些主角派金手指。
系列后两部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唯一的彩蛋就是赖特和大拱门。看来作者不只是济慈迷弟,也是赖特老头的粉丝。
整个系列可以说都是献给济慈同名诗作的同人作品了,把科幻同人写到这个水平,我也是相当佩服。
2. 漫长的告别
今年推理也读了一些些,这是在豆瓣的推荐下买的电子书。第一次接触所谓硬汉侦探小说,一口气读完。不同于常看的本格推理,这更像一部悬疑小说,一个精彩的好莱坞故事片剧本。
书名充满了韵味,也是对整个故事最好的注解。
“每次告别,都是死去一点点。”
这本属于计划外的推理小说,剩下几本我还是在按照整个豆列推进:
另外喜欢的两本:
谋杀启事 (看英剧马普尔小姐的时候已经看过故事了,但隔了两年来看小说,核心诡计依旧精彩。还有生动的英式小镇群像。)
Y的悲剧 (个人觉得比X好看,但雷恩这个侦探形象始终不喜欢;喜欢对人性疯狂的刻画和宿命般悲剧的描写)
3. 局外人
最后一本我在《局外人》和毛姆的《笔花钗影录》二者中纠结了一番。最后还是选了局外人。
对主角的遭遇深表同情又心有戚戚。我就属于观念非主流还容易冲动的性格。如果有一天犯了大错,大约所有格格不入的行为和观念都会成为我罪大恶极的佐证吧。
很好读的一篇小说,不要被加缪诺奖作者的名号吓着。同样是诺奖得主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太难读了。
希望明年能有更多推荐。
【谢谢观看】
最全的文章都在Blog:http://bamboobone9.com/ Ins:bamboobone 女性论坛...
竹淡刻骨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书单|推理/犯罪小说迷的冷门推荐 (2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