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卡佛》
网上购得一本卡佛的《大教堂》。原来在网上下载过他的一些短篇,有些意思。
陆陆续续,厕所里,床上,午休时.....就这样慢慢的看完了。
觉得有些哽。
读他的文字,像是在一个隔得很远的地方看话剧,距离远,可是一种无法置身事外的痛苦感却总是侵袭而来。
他的小说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主人尽是一些失败者。他们或者失去了工作,或者失去了婚姻,家庭。为什么会失去?这倒真是一言难尽……也许因为不知道生活的目标在哪里,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还没来得及起飞,生活就已经变成了各种东西,牢牢地粘在你身上,让你动弹不得,只能像一个被翻过身来戏弄的甲虫一样慌张地动弹着六条腿……等你好不容易翻过来,下一次戏弄又莫名其妙地来到。不能理解的就不理解了,无法解释的也不再解释,反正已经被贴上了一个“失败者”的标签,就像一只甲虫,但卡夫卡那只还有很大的现代主义困惑,这只已经没有了。它只是有时还有一声呜咽,或者一个动作。这声呜咽或者这个动作应当被其余的成功者唾弃,但是雷蒙德·卡佛都把它记录了下来。那么清晰,无法忽略。让每个人都不得不惊艳这么个小片刻或小场景,刺激出痛苦感、惊惶感或者更微弱一些的,不自在感。这个世界是有问题的,人是有问题的。
卡佛并不解释前因后果,失败者也都是失语者。他们无从为自己辩驳,但是卡佛对他们寄予了同情。当然,他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其实是在理解并同情自己的处境。不管是因为怎样的社会原因或自身原因,一个“人”,落到这一步,无论如何也是让人痛苦的。不管你有没有这么失败,但失败的阴影就像一个众人绝口不提的预言,持续在现代社会的上空盘旋———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每一本励志书籍都这么写……而每个人也都有机会失败,都有机会在院子里提着酒瓶变卖曾经的人生。书里留下的荒凉,苍凉,千疮百孔的生活,现在已经被超越了,我们的生活已经赶到前面去了,更苍凉,更荒凉,更破碎。
这样的书,知道为什么叫好不座了吧。也许他真的不是一本适合所有人的书。
其中有一篇《所有的东西都粘在了他身上》,故事的叙事者是一个老人。
“事情在变。”他说,“我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变的。但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也不按照你的愿望来变。”
这本书,或者说这句话,算是对我的一个提醒。
陆陆续续,厕所里,床上,午休时.....就这样慢慢的看完了。
觉得有些哽。
读他的文字,像是在一个隔得很远的地方看话剧,距离远,可是一种无法置身事外的痛苦感却总是侵袭而来。
他的小说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主人尽是一些失败者。他们或者失去了工作,或者失去了婚姻,家庭。为什么会失去?这倒真是一言难尽……也许因为不知道生活的目标在哪里,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还没来得及起飞,生活就已经变成了各种东西,牢牢地粘在你身上,让你动弹不得,只能像一个被翻过身来戏弄的甲虫一样慌张地动弹着六条腿……等你好不容易翻过来,下一次戏弄又莫名其妙地来到。不能理解的就不理解了,无法解释的也不再解释,反正已经被贴上了一个“失败者”的标签,就像一只甲虫,但卡夫卡那只还有很大的现代主义困惑,这只已经没有了。它只是有时还有一声呜咽,或者一个动作。这声呜咽或者这个动作应当被其余的成功者唾弃,但是雷蒙德·卡佛都把它记录了下来。那么清晰,无法忽略。让每个人都不得不惊艳这么个小片刻或小场景,刺激出痛苦感、惊惶感或者更微弱一些的,不自在感。这个世界是有问题的,人是有问题的。
卡佛并不解释前因后果,失败者也都是失语者。他们无从为自己辩驳,但是卡佛对他们寄予了同情。当然,他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其实是在理解并同情自己的处境。不管是因为怎样的社会原因或自身原因,一个“人”,落到这一步,无论如何也是让人痛苦的。不管你有没有这么失败,但失败的阴影就像一个众人绝口不提的预言,持续在现代社会的上空盘旋———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每一本励志书籍都这么写……而每个人也都有机会失败,都有机会在院子里提着酒瓶变卖曾经的人生。书里留下的荒凉,苍凉,千疮百孔的生活,现在已经被超越了,我们的生活已经赶到前面去了,更苍凉,更荒凉,更破碎。
这样的书,知道为什么叫好不座了吧。也许他真的不是一本适合所有人的书。
其中有一篇《所有的东西都粘在了他身上》,故事的叙事者是一个老人。
“事情在变。”他说,“我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变的。但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也不按照你的愿望来变。”
这本书,或者说这句话,算是对我的一个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