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队老爷子vs钢铁侠,软木塞和螺旋盖谁厉害?
近年来,关于葡萄酒到底是用软木塞好还是螺旋盖好,各家众说纷纭,两方对立,口水战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未停歇过。以法国为代表的旧世界国家始终觉得,软木塞才是正统,只有软木塞有资格作为葡萄酒的搭档;而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新世界国家则认为法国他们思想迂腐不懂得创新,螺旋盖才是未来。在我看来,软木塞派就好像美国队长,虽然岁数大,但肌肉还是硬打起架来毫不含糊;螺旋盖派就如同钢铁侠,年轻有活力,充满着高科技元素和未来感。两个人要是打起来,到底谁厉害?
没想到,这两个人还真打起来了!在2016年上映的漫威有生之年系列《美国队长3:内战》中,美国队长和钢铁侠之间上演了一场超级大战,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还真是活久见啊。。)我们且不说谁输谁赢,先来说说软木塞和螺旋盖之间的爱恨情仇。
无论是什么葡萄酒什么包装,都需要某种形式的的瓶塞来封口。瓶塞可以保护葡萄酒在饮用前不被破坏。一般可以根据消费者因素(比如使用方便)或实用因素(比如不同的瓶型)来选择瓶塞的类型。但对于需要在瓶中陈酿的葡萄酒,瓶塞还需要让葡萄酒可以顺利熟化。让极少量的氧气缓慢渗入能够产生更多的三级香气。相反,完全避免与氧气接触能够更持久地保持葡萄酒的清新和水果香气。所以说,瓶塞是针对酿酒师想要获得某种葡萄酒风味的一种酿酒方法选择。
软木塞
软木塞是最早使用的酒瓶瓶塞,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就开始使用橡木块来封酒壶。天然软木塞具有质轻、易压缩、弹性恢复、可再生、防水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一个小小的软木塞里包含8亿个细胞,这些细胞允许微量的氧气透过,使葡萄酒在装瓶后可以更好地陈酿。制作软木塞的植物的学名是栓皮栎树Quercus Suber。与制造橡木桶的木料植物都属于栎属(栎树和橡树基本同义),但属于不同种。
这种软橡木有两层树皮。内层的树皮是有生命力的,它是每年新树皮生长的基础。当老树皮向外长并死去后,新树皮就担负起继续生长的重任。软木塞就是来自于外面这层老树皮。在采收的过程中不会砍伐树木,因此软木也被称为全球最具可持续发展的产品之一。
这种瓶盖最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酒庄的青睐,近十年来的使用量还在迅速增加。尤其是新西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西兰酒都是采用螺旋盖来封瓶的。新西兰的内心独白是:我家就没有栓皮栎树,上哪来的树皮做塞子啊!宝宝心里苦!
螺旋盖不会污染葡萄酒,而且具有气密的特性。测试证明,螺旋盖比木塞能够更长时间地保留葡萄酒的果味。因此螺旋盖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那些酿酒师期望保留一类香气的葡萄酒。有人怀疑,没有了氧气的渗入会不会影响酒的熟化和陈年。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灌装的时候并没有完全装满还是会有一些空气的,这就给酒的熟化保留了一定的基础。现在有些螺旋盖会在连接处留一点点缝隙也能让空气渗透进去,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So!到底哪种更好呢?我们先不做判断,来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不好。
敲黑板了啊!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唉,这瓶酒corked了。意思是说这瓶酒被瓶塞污染了,有木塞味。其实这是被一种叫做TCA也就是三氯苯甲醚污染了的味道,闻起来像是泡发了的湿纸板。当软木塞与湿气、氯气和霉菌接触后就会产生这种物质。而保存条件的不适宜是早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全世界每20瓶软木塞封瓶的酒里就有1瓶是corked掉的,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了。试想自己珍藏了几瓶平时舍不得喝的好酒,过年拿出来招待朋友,一打开,corked了,是不是又生气又心碎。。
用软木塞封瓶的葡萄酒相比螺旋盖封瓶,对酒的储存环境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只有在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湿度避光避震的条件下才能长期的储存过程中保持酒应该有的品质。理想的长期存酒的温度是在12℃-15℃之间,而湿度则要控制在70%-75%之间。如果湿度过高,酒标可能会受潮发霉(这就是有些高档酒的表面会包一层薄膜的原因)。如果湿度过低,就会造成软木塞干燥萎缩,原本能塞住的瓶口现在塞不住了,就会发生漏液和氧化。漏点酒事小,一旦暴露空气开始氧化整瓶酒就可以当醋炒菜了。这也是为什么软木塞封瓶的葡萄酒要卧放,因为酒液本身接触瓶塞也会起到滋润的作用。如果实在找不到这么合适的地方存酒,最好的办法就是买个酒柜一劳永逸。
另外,软木塞还有一个让人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断塞!相信大家都有把塞子开断的经历,简直让人心态崩溃啊有木有!
这种情况在开老酒的时候发生的频率是尤其的高啊,对于这种情况我要祭出两大利器:Ah-So开瓶器和液氮高压开瓶器。Ah-So开瓶器由把手和两支铁片组成,操作也很简单,只要将两铁片插入软木塞和酒瓶边缘的缝隙,然后慢慢自右向左旋转并向上拨出软木塞即可。使用Ah-So开瓶器不用担心软木塞会拔断或碎掉而卡在瓶中。而液氮高压开瓶器是把氮气用针状管穿过木塞输进酒瓶,通过压力把木塞顶出来。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木塞粘连瓶壁。
软木塞还有一个可以算做缺点的是真的没有螺旋盖方便。想象一下你和一群小伙伴开开心心地到山野郊游野餐,带了瓶软木塞的酒和一堆好吃的,到了要开酒制造气氛的时候了,突然发现,擦,忘了带开瓶器。。。岂不是很尴尬。
软木塞竟然有这么多缺点!但是!大家还是很爱软木塞的,毕竟目前市面上有70%以上使用的还是软木塞。说完软木塞的缺点来说说螺旋盖的缺点。其实笔者认为螺旋盖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硬伤,就连上文提到的没有氧气渗透也有望通过瓶盖连接处留气口来解决。但是在中国它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大家觉的金属螺旋盖很LOW啊有木有!很多国人的潜意识里都觉得葡萄酒不就应该是用软木塞吗?便宜酒才用螺旋盖呢!拒绝Low所以拒绝螺旋盖,好像逻辑上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对中国人来说,如果没有了开瓶时“PU~”的那种仪式感,好像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甚至有人觉得如果都成螺旋盖了,我那么贵买的拉吉奥乐的酒刀不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吗?但其实这只是一种偏见,现在不仅澳洲新西兰这样的新世界国家,就连法国的一些高端酒也开始尝试着使用螺旋盖了。
看来软木塞和螺旋盖还真的是各有千秋,又各有弊端。笔者认为至于生产商究竟应该用什么封瓶,消费者到底应该选哪一种样式,可以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因地制宜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毕竟,美国队长和钢铁侠联起手来才能打败小怪兽嘛!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各位心里支持谁呢?请大家在评论里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 |
没想到,这两个人还真打起来了!在2016年上映的漫威有生之年系列《美国队长3:内战》中,美国队长和钢铁侠之间上演了一场超级大战,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还真是活久见啊。。)我们且不说谁输谁赢,先来说说软木塞和螺旋盖之间的爱恨情仇。
![]() |
无论是什么葡萄酒什么包装,都需要某种形式的的瓶塞来封口。瓶塞可以保护葡萄酒在饮用前不被破坏。一般可以根据消费者因素(比如使用方便)或实用因素(比如不同的瓶型)来选择瓶塞的类型。但对于需要在瓶中陈酿的葡萄酒,瓶塞还需要让葡萄酒可以顺利熟化。让极少量的氧气缓慢渗入能够产生更多的三级香气。相反,完全避免与氧气接触能够更持久地保持葡萄酒的清新和水果香气。所以说,瓶塞是针对酿酒师想要获得某种葡萄酒风味的一种酿酒方法选择。
软木塞
软木塞是最早使用的酒瓶瓶塞,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就开始使用橡木块来封酒壶。天然软木塞具有质轻、易压缩、弹性恢复、可再生、防水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一个小小的软木塞里包含8亿个细胞,这些细胞允许微量的氧气透过,使葡萄酒在装瓶后可以更好地陈酿。制作软木塞的植物的学名是栓皮栎树Quercus Suber。与制造橡木桶的木料植物都属于栎属(栎树和橡树基本同义),但属于不同种。
![]() |
一棵被剥了皮的栓皮栎树 |
![]() |
在树皮上直接打洞取塞 |
这种软橡木有两层树皮。内层的树皮是有生命力的,它是每年新树皮生长的基础。当老树皮向外长并死去后,新树皮就担负起继续生长的重任。软木塞就是来自于外面这层老树皮。在采收的过程中不会砍伐树木,因此软木也被称为全球最具可持续发展的产品之一。
![]() |
世界上最大的软木企业阿莫林集团(Amorim),每年生产超过 |
这种瓶盖最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酒庄的青睐,近十年来的使用量还在迅速增加。尤其是新西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西兰酒都是采用螺旋盖来封瓶的。新西兰的内心独白是:我家就没有栓皮栎树,上哪来的树皮做塞子啊!宝宝心里苦!
![]() |
新西兰的内心独白 |
螺旋盖不会污染葡萄酒,而且具有气密的特性。测试证明,螺旋盖比木塞能够更长时间地保留葡萄酒的果味。因此螺旋盖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那些酿酒师期望保留一类香气的葡萄酒。有人怀疑,没有了氧气的渗入会不会影响酒的熟化和陈年。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灌装的时候并没有完全装满还是会有一些空气的,这就给酒的熟化保留了一定的基础。现在有些螺旋盖会在连接处留一点点缝隙也能让空气渗透进去,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So!到底哪种更好呢?我们先不做判断,来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不好。
敲黑板了啊!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唉,这瓶酒corked了。意思是说这瓶酒被瓶塞污染了,有木塞味。其实这是被一种叫做TCA也就是三氯苯甲醚污染了的味道,闻起来像是泡发了的湿纸板。当软木塞与湿气、氯气和霉菌接触后就会产生这种物质。而保存条件的不适宜是早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全世界每20瓶软木塞封瓶的酒里就有1瓶是corked掉的,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了。试想自己珍藏了几瓶平时舍不得喝的好酒,过年拿出来招待朋友,一打开,corked了,是不是又生气又心碎。。
![]() |
用软木塞封瓶的葡萄酒相比螺旋盖封瓶,对酒的储存环境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只有在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湿度避光避震的条件下才能长期的储存过程中保持酒应该有的品质。理想的长期存酒的温度是在12℃-15℃之间,而湿度则要控制在70%-75%之间。如果湿度过高,酒标可能会受潮发霉(这就是有些高档酒的表面会包一层薄膜的原因)。如果湿度过低,就会造成软木塞干燥萎缩,原本能塞住的瓶口现在塞不住了,就会发生漏液和氧化。漏点酒事小,一旦暴露空气开始氧化整瓶酒就可以当醋炒菜了。这也是为什么软木塞封瓶的葡萄酒要卧放,因为酒液本身接触瓶塞也会起到滋润的作用。如果实在找不到这么合适的地方存酒,最好的办法就是买个酒柜一劳永逸。
另外,软木塞还有一个让人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断塞!相信大家都有把塞子开断的经历,简直让人心态崩溃啊有木有!
![]() |
这种情况在开老酒的时候发生的频率是尤其的高啊,对于这种情况我要祭出两大利器:Ah-So开瓶器和液氮高压开瓶器。Ah-So开瓶器由把手和两支铁片组成,操作也很简单,只要将两铁片插入软木塞和酒瓶边缘的缝隙,然后慢慢自右向左旋转并向上拨出软木塞即可。使用Ah-So开瓶器不用担心软木塞会拔断或碎掉而卡在瓶中。而液氮高压开瓶器是把氮气用针状管穿过木塞输进酒瓶,通过压力把木塞顶出来。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木塞粘连瓶壁。
![]() |
Ah-So侍者之友开瓶器 |
![]() |
液氮高压开瓶器 (网图侵删) |
软木塞还有一个可以算做缺点的是真的没有螺旋盖方便。想象一下你和一群小伙伴开开心心地到山野郊游野餐,带了瓶软木塞的酒和一堆好吃的,到了要开酒制造气氛的时候了,突然发现,擦,忘了带开瓶器。。。岂不是很尴尬。
![]() |
软木塞竟然有这么多缺点!但是!大家还是很爱软木塞的,毕竟目前市面上有70%以上使用的还是软木塞。说完软木塞的缺点来说说螺旋盖的缺点。其实笔者认为螺旋盖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硬伤,就连上文提到的没有氧气渗透也有望通过瓶盖连接处留气口来解决。但是在中国它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大家觉的金属螺旋盖很LOW啊有木有!很多国人的潜意识里都觉得葡萄酒不就应该是用软木塞吗?便宜酒才用螺旋盖呢!拒绝Low所以拒绝螺旋盖,好像逻辑上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对中国人来说,如果没有了开瓶时“PU~”的那种仪式感,好像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甚至有人觉得如果都成螺旋盖了,我那么贵买的拉吉奥乐的酒刀不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吗?但其实这只是一种偏见,现在不仅澳洲新西兰这样的新世界国家,就连法国的一些高端酒也开始尝试着使用螺旋盖了。
![]() |
看来软木塞和螺旋盖还真的是各有千秋,又各有弊端。笔者认为至于生产商究竟应该用什么封瓶,消费者到底应该选哪一种样式,可以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因地制宜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毕竟,美国队长和钢铁侠联起手来才能打败小怪兽嘛!
![]() |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各位心里支持谁呢?请大家在评论里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