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关于书的书是值得一看的
查看话题 >《四字熟语》

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如果有一位距今一千五百年前的男子,在一个夜晚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做出了二百五十个熟语的话,你一定会惊诧不已吧。“四字熟语”是日本女书法家南鹤溪崇拜的《千字文》。胡适说他从五岁时就念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两句话,当了十年大学教授以后,还是不理解以上两句话的意思。
隋唐之前没有“文”只有“笔”,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文采斐然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最初版本的《千字文》每4字一句,共250句一千个字。大陆实行简化字和归并异体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个相异汉字,具体数量因异体字的归属而有不同说法。
南朝时期,梁武帝肖衍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字一纸把无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编成了有内容的韵文,流传至21世纪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
《千字文》分为四个部分或四章。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分;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縻”为第二部分;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岩岫杳冥”为第三部分;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分。
最后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
宋代真宗时编成了一部4359卷的《道藏》又称《大宋天宫道藏》,分装在400多函中,每一函都按《千字文》的顺序编号。起于“天地玄黄”天”字,终于“宫”字。
千字文是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启蒙识字课本秦代有《苍颉篇》汉代则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蔡邕的《劝学篇》,三国时代有《始学篇》等。作品中只有《急就章》对后世《千字文》产生了影响。
人们把四字熟语当作书法的范本。影响之大智永和尚、怀素、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等千字千姿,风格各异的书体促进了民间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