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栓驴
狗年春节来的很晚,元宵节过后,没几天就是惊蛰。春日普照,地气回暖,人人脱去厚厚冬装,哪知道风向忽变。又是雨又是雪的接连下了两三天。十余日间,乍暖还寒,如过四季。 这天是雨雪过后的第四天,日头暖暖的照在洪园门前的广场上,暖风习习,名叫“憨憨”的土狗,懒洋洋的爬在台阶上,似睡非睡的目光,打量着照壁上的三尺见方的四个大字——洪园世泽——颜体正楷,苍劲有力。正如洪门十三式,古朴大气,十里八乡间颇有名望。 难得的好天气,洪门的大管家洪叔和几个无事的下人坐在照壁前的石条登上,晒着太阳。张家长李家短的,大家胡侃一通。 不知道谁起了头,聊起了邻村打擂台的事了。洪赖说道:“潘安也就那两下子,还是从咱家洪门学去的。糊弄糊弄外人罢了,在行家眼里那哪算是工夫,花拳绣腿而已。” 洪震摇头说道:“时代变了,时代变了。这年头,大家都讲创新,讲包装。得花钱包装包装,齐整一些,花样多点,才有人看呢。我老早和老爷说过了,咱得改,不能老是那么一套,得和人家学。洪门十三式多少年了,要舍得花钱,花钱好好包装一下,你看潘家……” 看着两人有抬杠的架势,洪祥忙拦过话头:“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人潘安其实还是挺好的。每年过年、清明、八月十五都给老人送的东西呢,米、面、油,一年三次,怎么也值个两千吧?咱这位…也就过年这么一点东西,够干甚……”这些洪门的下人,聊起潘家园,当真是羡慕嫉妒恨。 正聊着,上官沿街溜达着走来,远远的就冲着他们高声吆喝“这姓潘的真他妈不是东西……”上官在本村属外姓人,却是一个人来熟。大话张嘴就来,号称“包打听”——说州知州,说县知县,天下没有人家不知道的事儿。 但听他说道:“这姓潘的真他妈不是个东西,大路边上那树又不是他家种的的。凭什么不让人栓驴……就因为这,就因为这,咱洪门的洪十三没驴骑,硬让那潘安赢了……你们是不知道啊,咱洪十三昨天要去潘家园打擂了,干着急,就是没驴。这不是,靠两条腿跑到潘家园,人家擂台都打完了,就差了这么一步,就差这么一步啊。要不然,今年头一肯定是咱洪十三,哪能轮到他潘安?” 大家伙七嘴八舌了一番,才弄明白——大路那边,潘笑家小卖部旁原来栓马的树上,贴着告示“禁止栓驴”。每天接村民的驴,不来洪门了。洪十三不知道这事,傻傻的等了一上午,误了潘家园的擂台赛。 上官义愤填膺的说道:“这姓潘的,是真没有素质。树又不是你家的,凭什么不让人栓驴,你弄成这样,驴不过来咱洪门口了,好了吧?与你有什么好处?没素质,太没素质了,遇上这人是没法说了,真没法说啊。” 洪震连声赞道:“就是,就是。树是大伙的,凭什么不让栓驴……那脑瓜是让驴踢了吧,也不好好想想,咱都不骑驴,谁还要去他那小卖部呢……” 洪祥也插话说道:“就是嘛,说的这还没王法了,走,上官,咱去把那告示撕了。他再贴,他要再贴,咱都别去他那小卖部……” 上官不屑的辨道:“我撕那干嘛呢?这还不是你们洪门没本事,看看都让人姓潘的欺负成什么了?我就不撕,明儿我赶上我那骡车,不拉你们洪门的人……看看你们没驴骑了,好受不好受……” 洪震看不惯上官,牛气哄哄的样子,说道:“不骑就不骑吧,有什么了不起的,咱就是平头百姓,天天要去哪儿呢。看你那样,眼气谁呢?” 上官改主意了,说道:“你们坐我的骡车去城里,每人二十,甭说熟人不熟人的,咱不白稍,每人二十。不花点钱你们就不长记性。潘家园有什么,有你们洪门十三式名气大?你们啊,就是不团结,看人姓潘的把你们欺负成什么样呢……” 洪叔听了,皱皱眉头,没说话。心中说道:“你们知道个屁,一个个,咸吃萝卜淡操心。老爷正忙着和外宅争夺门主,少爷忙着包山种树。谁管你们骑驴还是骑马,有本事你们骑龙去。跟我洪门有什么关系?”他站起身,拍拍屁股,走进了大门。 土狗“憨憨”嘟囔了两声,没听清是“旺旺”还是“慌慌”,夹着尾巴,跟上了洪叔……
写作说明:朋友在群里说,老家有村民拦着,不让公交车在村里停靠。做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