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在埃及》蓬托尔莫

耶稣的义父约瑟夫是以色列大卫王的后代,他们定居拿撒勒城,扶养耶稣并传授他木工技术,约瑟夫死后被追认为天主教会普世教会的主保圣人。 蓬托尔莫创作的《约瑟夫在埃及》,画中描绘了几个不同情节的故事:画面的右上角一组人物围绕着在做梦的法老王;与此成对角的左下角处,画的是约瑟夫和自己的兄弟吵架后又言归于好的情节;在画面中间远景部分有一巨形卵形石,石边靠着七个瘦弱的人,显得麻木僵化,有的像中了邪一样,这可能是与约瑟夫一家流落到埃及的以色列穷人,这使人们联想到圣经中描述的约瑟夫等人在埃及受尽法老欺压和剥削的惨状。画家这般构思,是有意影射16世纪初,佛罗伦萨因外敌入侵而丧失自由和独立的情景。 这幅画很怪诞神秘,画中人物显得神经质,雕像置于柱端孤立而突出,不合情理,毫无联系的人物组合、光源和空间关系不协调,画面没有中心,人物虽有动态,但表情令人难解,它彻底冲破了文艺复兴所建立起来的崇高、庄重、均衡、和谐等艺术规律,怪诞之极。据传记作家、画家瓦萨里的说法,画面前景台阶上坐着那个身着深色的男孩,就是后来成为样式主义画家大布龙齐诺,当时他还是蓬托尔莫的养子和学生。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