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坟
昨日被帅哥拉到了一个微信群,群里成员只有堂哥堂姐堂妹堂弟。跟这些人虽然是亲戚,但关系淡薄,堂妹堂弟总归过年还见见。堂哥是从来不联系也不见面的,即使同处一座城市的堂姐联系也是稀疏得很,见面更是不会。突然被拉到跟他们一个群自然有些觉得莫名其妙,然后堂哥在群里发了一条分摊费用的消息,更加觉得愕然,于是私信问帅哥怎么回事,才得知原来是要修坟。祖父祖母过世多年,一晃小叔也去了四年,挨着我们家坟原的人家把墓碑修缮得十分阔气。在旁边的衬托下,爷爷奶奶的碑墓就显得寒碜了,因此堂哥牵头要修坟。堂哥提议修坟,我们这些从来不走动的亲戚自然还是要表示支持的,纷纷回复无问题。修坟的意义在我看来并没有意义,修得再富丽堂皇也不会让早已作古的祖父祖母享福,也不会让我们这些渐行渐远的兄弟姐妹们变得亲密,更不会修复上一辈之间的怨忿。
祖父母膝下三子一女,我父亲排行老三。大伯虽说过继给族里的大爷爷,但没有离家两边都搭着在。大伯年轻是市里知名企业家,上过市里电视台。祖父在大伯最风光时去世了,那一年堂妹出生不久,我才刚上小学。祖父去世后,祖母和小叔一家生活在祖基地新起的房子里,祖母单独起锅灶,各家给点米油,清苦地活着。我记忆中九十年代初,物质生活还是匮乏的,但大伯已经开始使用大哥大。偶尔有人恭维祖母养了一个有能力的儿子,祖母总是笑笑不语。自从祖母眼瞎了之后,再有人恭维祖母时,祖母会说,我又没有粘到他半点光。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大伯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祖母去世的前一年,多名讨债人在年关时节齐聚大伯家。祖母最后的遗产,近一千元被作为了堂哥工作活动金的一部分。祖母去世后的一年,大伯家在我家吃年饭,就在吃年饭时,讨债人居然找到了我家,当时父亲与母亲商量后,拿出钱还给了别人。后面几年里陆续借给大伯数万元,约定是我上大学时还。相比大伯家的每况愈下,我家的经济情况开始越来越好,父亲升职,母亲投资的砖厂分红颇丰。而大伯家开始入不敷出,据说连上大学的堂姐生活费都成问题。才安排好工作的堂哥面临下岗一直无所事事地干等着消息,已到婚配年龄的他连一个女朋友都找不到。听过许多次伯母说你大伯一定会东山再起的话之后,我明白有时候人活着得靠着念想,虽然我也希望大伯东山再起。直到了我大学毕业,大伯也没有还我家钱。期间父母又凑钱凑物让堂哥结了个婚。母亲虽然背后总念叨着大伯什么时候能还钱,但还未与他家有矛盾。后来决裂的一个原因是父亲承包了某条村公路,因为父亲在职,也看着大伯没有事情做,父亲才叫大伯一起,父亲出钱,大伯管理。路快修好时,父亲某日看账本突然发现不对劲,父亲曾在单位做会计多年,这点帐对于他来说再简单不过了。虽然他不想承认,但是事实就是大伯做的帐有问题。第二件事情就是母亲向大伯说起欠款时,大伯居然不承认了,完全可以想象母亲当时有多么震怒。作为中间人的姑妈姑父即使知道谁在理也不好说什么,两边都不得罪呗。对于一直重视手足之情的父亲,这件事让他很寒心。母亲虽然一再强调不管怎样,钱还是要还,可又看着父亲的面,这笔钱终究有去无回了。那个当年在小卖部拿着一叠钞票随便抖抖的伯母终日为钱发愁,闲时也不忘编排我父母,说父亲贪污受贿的谣言。那些跟红顶白的人们转身就告诉了母亲,但这又加深了裂缝。
当年给祖父举办厚重葬礼的大伯已经老去,尽管他也说过修缮墓碑,可也是说说而已,恐怕有心无力。父亲做惯了老好人,为了避免闲言碎语自不会做牵头人。至于小叔,生命的最后几年一直是父亲和姑妈的牵挂和累赘,自顾不暇的小叔肯定想不起修坟。纵观小叔一生,虽不至于穷困潦倒吃不上饭,可活得也是艰辛。他一生最幸福的可能就是祖母的宠溺和兄姐的关爱。如今,虽说跟大伯家和解了,但是裂痕不容易修复,我们终于还是疏远了。回想以前过年时跟堂姐挤在一床被窝的事仿佛就在昨天,可又像过了几个世纪。分别故于九十年代初和末的祖父母,他们没有等上好年头,特别是祖母,母亲还说过你祖母是真的没有享过福。
现在即使努力地回忆也想不起祖父的模样了,祖母的样子还依稀记得。对于早已离开出生地的我们,早就不再执念于团圆和完整。但对于祖父母来说,如果他们还健在,肯定是希望我们这些晚辈逢年过节都能一起去看望他们,大家一起吃顿团圆饭。或许修坟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还是一家人,起码曾经是。
祖父母膝下三子一女,我父亲排行老三。大伯虽说过继给族里的大爷爷,但没有离家两边都搭着在。大伯年轻是市里知名企业家,上过市里电视台。祖父在大伯最风光时去世了,那一年堂妹出生不久,我才刚上小学。祖父去世后,祖母和小叔一家生活在祖基地新起的房子里,祖母单独起锅灶,各家给点米油,清苦地活着。我记忆中九十年代初,物质生活还是匮乏的,但大伯已经开始使用大哥大。偶尔有人恭维祖母养了一个有能力的儿子,祖母总是笑笑不语。自从祖母眼瞎了之后,再有人恭维祖母时,祖母会说,我又没有粘到他半点光。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大伯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祖母去世的前一年,多名讨债人在年关时节齐聚大伯家。祖母最后的遗产,近一千元被作为了堂哥工作活动金的一部分。祖母去世后的一年,大伯家在我家吃年饭,就在吃年饭时,讨债人居然找到了我家,当时父亲与母亲商量后,拿出钱还给了别人。后面几年里陆续借给大伯数万元,约定是我上大学时还。相比大伯家的每况愈下,我家的经济情况开始越来越好,父亲升职,母亲投资的砖厂分红颇丰。而大伯家开始入不敷出,据说连上大学的堂姐生活费都成问题。才安排好工作的堂哥面临下岗一直无所事事地干等着消息,已到婚配年龄的他连一个女朋友都找不到。听过许多次伯母说你大伯一定会东山再起的话之后,我明白有时候人活着得靠着念想,虽然我也希望大伯东山再起。直到了我大学毕业,大伯也没有还我家钱。期间父母又凑钱凑物让堂哥结了个婚。母亲虽然背后总念叨着大伯什么时候能还钱,但还未与他家有矛盾。后来决裂的一个原因是父亲承包了某条村公路,因为父亲在职,也看着大伯没有事情做,父亲才叫大伯一起,父亲出钱,大伯管理。路快修好时,父亲某日看账本突然发现不对劲,父亲曾在单位做会计多年,这点帐对于他来说再简单不过了。虽然他不想承认,但是事实就是大伯做的帐有问题。第二件事情就是母亲向大伯说起欠款时,大伯居然不承认了,完全可以想象母亲当时有多么震怒。作为中间人的姑妈姑父即使知道谁在理也不好说什么,两边都不得罪呗。对于一直重视手足之情的父亲,这件事让他很寒心。母亲虽然一再强调不管怎样,钱还是要还,可又看着父亲的面,这笔钱终究有去无回了。那个当年在小卖部拿着一叠钞票随便抖抖的伯母终日为钱发愁,闲时也不忘编排我父母,说父亲贪污受贿的谣言。那些跟红顶白的人们转身就告诉了母亲,但这又加深了裂缝。
当年给祖父举办厚重葬礼的大伯已经老去,尽管他也说过修缮墓碑,可也是说说而已,恐怕有心无力。父亲做惯了老好人,为了避免闲言碎语自不会做牵头人。至于小叔,生命的最后几年一直是父亲和姑妈的牵挂和累赘,自顾不暇的小叔肯定想不起修坟。纵观小叔一生,虽不至于穷困潦倒吃不上饭,可活得也是艰辛。他一生最幸福的可能就是祖母的宠溺和兄姐的关爱。如今,虽说跟大伯家和解了,但是裂痕不容易修复,我们终于还是疏远了。回想以前过年时跟堂姐挤在一床被窝的事仿佛就在昨天,可又像过了几个世纪。分别故于九十年代初和末的祖父母,他们没有等上好年头,特别是祖母,母亲还说过你祖母是真的没有享过福。
现在即使努力地回忆也想不起祖父的模样了,祖母的样子还依稀记得。对于早已离开出生地的我们,早就不再执念于团圆和完整。但对于祖父母来说,如果他们还健在,肯定是希望我们这些晚辈逢年过节都能一起去看望他们,大家一起吃顿团圆饭。或许修坟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还是一家人,起码曾经是。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