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旧事
周六逛图书城,买了一只新的魔方回来。
献给老爸摆弄了一下,他现在是家里唯一能对出六面的人了,那只老魔方就是他常年搓搓的。儿子不感兴趣,只乐的把老头儿对好的拧乱。
我第一次见到魔方这东西时比他现在小些,是小学二三年级吧。
那时候老爸常年在部队,回家很少,印象极其模糊,好像在初中之前,跟他有关的回忆大概就两三桩吧。
一是夏天得空就带我俩去海边游泳,我俩泡着泡着也就会了。
二是他自己装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我觉得极其牛逼,但后来总坏,几乎每次回家都要修电视,往电路板上焊接那些什么电容电阻小管子的时候,经常需要我给他打手电照亮。
三就是给我抄了一份魔方口诀。
当时是抄在两张横线本的纸上,正反面,蓝色油笔,宽松的行书,分了几大步骤,简单的文字,还画的图示。
他有一次回家就把这两张纸给我们,说是跟同事抄来的。
我姐不感兴趣,我喜欢,照着这两张纸勤学苦练,终于囫囵吞枣背下了。隔了几天学校恰好搞什么趣味活动比赛,具体记不清了,反正有一项是魔方比赛,我在家又勤学苦练,反复吞成了几个枣,有几分紧张地拿着魔方去学校了。
比赛的时候才知道,根本没有人会对六面哪!比赛题目就是对出一面即可,而且只有选手们去在一间小教室里,几分钟就散了,下一个年级组。
我顿觉得好失望,虽然得了第一。
还是忍不住,尽量不怎么高调地告诉大家我会对六面!回家的路上边走边表演给同学看,可惜我家那时住的方向,跟班里绝大部分同学都不顺路,观众太少,好不满足。
后来那两张纸搓搓烂了,丢了。八九岁的我太相信自己的记性,没当回事。
可那个口决最后几步极其啰嗦,有几种不同的情况配不同的口诀,隔了一阵我再玩的时候终于记混了,想不清其中的几个了,每次对到最后都要看运气,可能出来,也可能卡在忘记的哪一条上。
上两层已经OK了,只剩下底层几个醒目的杂色无能为力,我就耍赖,把那几个掰下来交换一下再扣上。
渐渐地家里的那个魔方被我掰的越来越松垮,轻轻一抠就下来了。干脆全拆散了再拼装上玩。后来才知道,其实这样拆拼上会有十二分之一的可能是错的,就永远对不出来了。反正我最后就放弃了再想那个口诀了,它的后半段彻底被我忘记了。
我是高中开始跟老爸亲近起来了。我长大了,他也有时间常回家了,慢慢发现,有些方面,我们还是挺聊得来的。
再后来时光飞逝,几十年眨眼过去,有时候看到别的小孩子玩魔方,我还是会手痒拿过来转转,对到最后总会跟人家说,阿姨小时候能对出六面的,,,嗯,那些小孩都很懂礼貌的,没人当面diss我。
前年,翻出一只不知什么时候买的魔方,摆在桌子上。
老爸见了,立即拿出一贯的学习态度,在网上找到了“魔方小站”的教学视频,做了笔记,花两天时间自学出来了。从此那个魔方每天都会被他摆弄,贴皮都掉了好几块,用相近颜色的纸重贴的。
现在的魔方工艺进步,今天买的这只已经不再是贴皮的了,彩色塑料拼接的,轴心的结构也有了些变化,更灵活,容差更大。
我突然来了兴致,爸,把最后几步的口诀给我讲讲,我今天要给捡起来。
老头儿欣然受命,转移到沙发上,拿出他的笔记,给我上课,这套口诀后面跟我小时候背的不一样,简洁多了,反复鼓捣了一个钟头,终于顺溜了。
两人一边动手,一边扯起几十年前的事。我说,爸,你知道吗?魔方是1974年发明的,跟我差不多大。老爸说,那流行到中国也挺快哈,八十年代初吧。
我说那时候你抄了口诀自己没练呢?爸说,是啊,没想过练。当年那套口诀,是从老潘那抄的,他是学霸,清华物理系的,我们那代人打小都学的俄语,就他英语好。
刚才还看见潘叔叔在楼下溜达,他头发也全白了。可不,我爸今年也八十了。
老妈也被新魔方吸引了,夸这个手感好,她也要学,又说,我没底子,我一天学一个步骤吧。
周一回家我妈喜滋滋得汇报说,我能对出两层了!又说,不能学时间长了,脑瓜子疼。
我看他俩头挨头地一个教一个学,还是蛮可爱的。
我说,没啥难的,肯定能学会。
真的,这东西啊,就像生活,花花绿绿看似眼花缭乱,其实总有一定之规。
献给老爸摆弄了一下,他现在是家里唯一能对出六面的人了,那只老魔方就是他常年搓搓的。儿子不感兴趣,只乐的把老头儿对好的拧乱。
我第一次见到魔方这东西时比他现在小些,是小学二三年级吧。
那时候老爸常年在部队,回家很少,印象极其模糊,好像在初中之前,跟他有关的回忆大概就两三桩吧。
一是夏天得空就带我俩去海边游泳,我俩泡着泡着也就会了。
二是他自己装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我觉得极其牛逼,但后来总坏,几乎每次回家都要修电视,往电路板上焊接那些什么电容电阻小管子的时候,经常需要我给他打手电照亮。
三就是给我抄了一份魔方口诀。
当时是抄在两张横线本的纸上,正反面,蓝色油笔,宽松的行书,分了几大步骤,简单的文字,还画的图示。
他有一次回家就把这两张纸给我们,说是跟同事抄来的。
我姐不感兴趣,我喜欢,照着这两张纸勤学苦练,终于囫囵吞枣背下了。隔了几天学校恰好搞什么趣味活动比赛,具体记不清了,反正有一项是魔方比赛,我在家又勤学苦练,反复吞成了几个枣,有几分紧张地拿着魔方去学校了。
比赛的时候才知道,根本没有人会对六面哪!比赛题目就是对出一面即可,而且只有选手们去在一间小教室里,几分钟就散了,下一个年级组。
我顿觉得好失望,虽然得了第一。
还是忍不住,尽量不怎么高调地告诉大家我会对六面!回家的路上边走边表演给同学看,可惜我家那时住的方向,跟班里绝大部分同学都不顺路,观众太少,好不满足。
后来那两张纸搓搓烂了,丢了。八九岁的我太相信自己的记性,没当回事。
可那个口决最后几步极其啰嗦,有几种不同的情况配不同的口诀,隔了一阵我再玩的时候终于记混了,想不清其中的几个了,每次对到最后都要看运气,可能出来,也可能卡在忘记的哪一条上。
上两层已经OK了,只剩下底层几个醒目的杂色无能为力,我就耍赖,把那几个掰下来交换一下再扣上。
渐渐地家里的那个魔方被我掰的越来越松垮,轻轻一抠就下来了。干脆全拆散了再拼装上玩。后来才知道,其实这样拆拼上会有十二分之一的可能是错的,就永远对不出来了。反正我最后就放弃了再想那个口诀了,它的后半段彻底被我忘记了。
我是高中开始跟老爸亲近起来了。我长大了,他也有时间常回家了,慢慢发现,有些方面,我们还是挺聊得来的。
再后来时光飞逝,几十年眨眼过去,有时候看到别的小孩子玩魔方,我还是会手痒拿过来转转,对到最后总会跟人家说,阿姨小时候能对出六面的,,,嗯,那些小孩都很懂礼貌的,没人当面diss我。
前年,翻出一只不知什么时候买的魔方,摆在桌子上。
老爸见了,立即拿出一贯的学习态度,在网上找到了“魔方小站”的教学视频,做了笔记,花两天时间自学出来了。从此那个魔方每天都会被他摆弄,贴皮都掉了好几块,用相近颜色的纸重贴的。
现在的魔方工艺进步,今天买的这只已经不再是贴皮的了,彩色塑料拼接的,轴心的结构也有了些变化,更灵活,容差更大。
我突然来了兴致,爸,把最后几步的口诀给我讲讲,我今天要给捡起来。
老头儿欣然受命,转移到沙发上,拿出他的笔记,给我上课,这套口诀后面跟我小时候背的不一样,简洁多了,反复鼓捣了一个钟头,终于顺溜了。
两人一边动手,一边扯起几十年前的事。我说,爸,你知道吗?魔方是1974年发明的,跟我差不多大。老爸说,那流行到中国也挺快哈,八十年代初吧。
我说那时候你抄了口诀自己没练呢?爸说,是啊,没想过练。当年那套口诀,是从老潘那抄的,他是学霸,清华物理系的,我们那代人打小都学的俄语,就他英语好。
刚才还看见潘叔叔在楼下溜达,他头发也全白了。可不,我爸今年也八十了。
老妈也被新魔方吸引了,夸这个手感好,她也要学,又说,我没底子,我一天学一个步骤吧。
周一回家我妈喜滋滋得汇报说,我能对出两层了!又说,不能学时间长了,脑瓜子疼。
我看他俩头挨头地一个教一个学,还是蛮可爱的。
我说,没啥难的,肯定能学会。
真的,这东西啊,就像生活,花花绿绿看似眼花缭乱,其实总有一定之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王小鸭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开学彩排 (2人喜欢)
- 登山遇鹿 (4人喜欢)
- 《空中浩劫》(16-3) 747相撞造成航空史上最大规模空难 (1人喜欢)
- 除夕的雪 (2人喜欢)
- 过年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