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被鹿追啦,其实奈良可以玩的地方有很多!

有多少人冲着小鹿去日本奈良公园?而经调查,自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共发生171起游客被鹿咬伤事件,打破往年记录。其中,超过60%都是中国人。
小编想说,别再一味的被一群鹿追着跑啦,其实奈良可以玩的地方还有很多。

奈良县大致位于日本的中央部,四周为大阪府、京都府、和歌山县、三重县所环绕,属内陆县。奈良县是日本的发源地,在日本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日本著名的历史古都,被日本人誉为“精神故乡”。
吉野


吉野山位于奈良县中部,是以金峰山寺为中心的山地之广域地名。这里是日本佛教的修行地,因此有众多古寺,同时也涌现出很多名僧。因为吉野山的樱花被修行者指为神木,因此有许多信徒来此捐献樱树。

这里是日本炽手可热的赏樱圣地之一。游览奈良吉野的最佳季节是3月至5月,此时樱花盛开,美丽非凡,可以欣赏到满山遍野樱花盛开的绚丽景象。
东大寺


东大寺(平假名 とうだいじ )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称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等。东大寺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1998年作为古奈良的历史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东大寺是全国68所国分寺的总寺院。因为建在首都平城京以东,所以被称作东大寺。另外有西大寺。
东大寺大佛殿正面宽度57米,深50米,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大佛殿内,放置着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卢舎那佛。东大寺院内还有南大门、二月堂、三月堂、正仓院等。南大门有很著名的双体金刚力士像。二月堂能够俯视大佛殿和眺望奈良市区。
官方网站:http://www.todaiji.or.jp/index.html
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是世界上最早的木质建筑寺庙,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是鉴真大师主持建造的,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是人类不可多得的一件艺术瑰宝。
唐招提寺内景色宜人,非常非常安静,静到能听见风与树的呼吸,静到不敢说话。

官方网站:http://www.toshodaiji.jp/index.html
若草山


若草山为海拔为342米,面积为33万平方米,看似三山相叠的草坪山。站在山顶,整个奈良盆地尽收眼底。如果有时间,来若草山看奈良夜景也是很棒的一次体验。
若草山每年只有3月21日至6月15日,或9月10日至11月25日可进山。
官方网站:http://www.pref.nara.jp/6553.htm
春日大社


建筑特征为并立的4个社殿组成的本殿,围绕本殿的朱红色的回廊与春日山麓的绿色丛林相映成辉,与屋檐下垂下的灯笼和社殿一起构成了一幅情趣盎然的风景画。

社内的3000座石灯笼和吊灯笼也也十分有名,在“春日大社神苑”里种植着约300个品种的植物,这些植物均在古代有名的歌集《万叶集》中有记载。 另外,社内还藏有包括520件国宝级文物在内的3000件文物。
官方网站:kasugataisha.or.jp
法隆寺


法隆寺,又称斑鸠寺,位于日本奈良生驹郡斑鸠町,是圣德太子于飞鸟时代建造的佛教木结构寺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制建筑群,有1400年历史,有部分镰仓时代整修过。
法隆寺占地面积约187000平方米,寺内保存有自飞鸟时代以来的各种建筑及文物珍宝,被指定为国宝・重要文化财产的文物约190类合计2300余件。
官方网站:http://www.horyuji.or.jp/index.htm
万叶植物园


万叶植物园的植物种类很丰富,分为万叶园、藤园、花园,园内植物很多,春季里花开的很旺盛,春天这里百花盛开,园内非常漂亮,而且来这里的游客也不是很多。逛完春日大社可以逛逛这里。
药师寺


药师寺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又称西京寺。为日本法相宗大本山之一,南都七大寺之一。药师寺是天武天皇为了祈求皇后病体痊愈而发愿兴建的佛寺,落成于698年,平城迁都迁移到此地,后屡遭战火,直到近年才进行大规模修复工程。

寺内东塔是药师寺仅存的古建筑,由于饰有裳阶(小屋檐),看上去彷佛有6层,优美的塔身被誉为〝凝动乐章〞,为奈良美术品的代表之一。1998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官方网站:http://www.nara-yakushiji.com/index.html
依水园


东大寺南大门西侧,沿着吉城河畔修建的依水园是古都奈良屈指可数的日本式庭园。依水园有1万3481平方米,由前园和后园两个意趣不同的部分组成。
依水园的前园曾经是兴福寺摩尼珠院的别院所在地的一部分,讲究庭园之意趣,搭建以萱、苇苫顶的房屋,高僧为草屋命名“三秀亭”。后园以远处的若草山、春日山、御盖山为远景,以东大寺南大门的瓦檐、东大寺参拜路两侧的树木为中景,并在园内建造水池、小山、清溪,配植多种铭木、珍木,更将东大寺殿堂曾经使用过的圆柱的基石散放园内各处,巧妙的协调和搭配中保留了古都奈良昔日的风貌。无论置身园内何处,四周都有令人难以忘怀的幽雅景致。

文字 &图片| 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