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点迷思
随便写写,谨防遗忘,看似在思维模式上又迈出了一步,但也许只是错觉。

1.关于丧逼情绪、抑郁情绪的控制:
一个大前提是,认知到情绪是可控、可调节、阶段性的,可以通过“思考”或者“行动”来进行调整。
(1).思考:现在回头看自己以前那么轻易的就掉进情绪的深渊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其实现在也依旧在发生事情的瞬间情绪上头,我判断更多是一种生理本能,很难克制。但是过后立刻进入“我现在什么情绪?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我产生这种情绪的表面原因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的思考,在辨明自己情绪的来由之后情绪自然而然就降下来了,有一些情绪是自己过分夸大其实根本没必要生气;另一些情绪是一些根本上难以解决的东西(比如属于自己的懦弱和胆怯),再怎么想也没用;还有的情绪通过思考他人引起你生气的原因和立场,从而得到了缓解。
(2).行动:对于那些没来由的情绪(比如庞大的空虚感、厌世、接近抑郁症一般的丧),思考没有用,行动起来。去强迫自己做一件其他任何的事情使自己分散注意力,比如强制性运动、看书、洗衣服etc等。当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其他事情中去后,情绪自然消退。
&&关于拖延症:前两天看广写过的两分钟做事法,逼迫自己就花两分钟特别不想做的事情,然后你就会至少会有1个小时时间在做这件事情了。
情绪是个黑洞,尤其对于敏感、脆弱、爱瞎想人体质,虚耗大量个人时间,偶尔沉浸在情绪中是有益的,过多则有害。
2. 关于情感:
挖掘到自己对情感和他人的过多关注来源于几个方面,一是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一是想要把自己需要解决和面对的事情转嫁到他人身上(比如如何度过空虚、无聊的生活)。以前是自己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当有了解决方法,哪怕只有一点点,也不会再依靠别人。依旧觉得人作为个体的完整性,首先不能依靠对方来实现,接下来才能谈如何去爱一个人。
以及随着年岁渐长,逐渐明白“感情就像一瓶水,用光了就没了这句话”,这年头真心不值钱,可又最值钱,所以请把真心给该给的人。
3. 关于二元对立vs.辩证看待问题
这其实是个很可怕的事,还要多谢此师特地给我点了出来。也许年轻人的特征之一就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刚正不阿,非要追寻纯粹才叫理想主义。诚然,我现在也还是这么个人,但是我也会努力的克制自己,开始辩证看问题了。百利而无一害,让自己好过点。
比如,人性复杂。以前总是不能接受人的恶或者很多虚与委蛇的地方,现在可以了,人皆如此,包括自己;
比如快乐永远与痛苦并生;
比如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众生皆苦,都有很多需要消化和面对。成功的人要付出代价,上流社会同样也要面对问题,只看自己愿意不愿意付出那个代价,自己有没有能力承受那些;
比如任何一份工作都是大部分的无趣和小部分的开心,每个人都要接受;
4. 关于鄙视链
鄙视链这本来是个很陈旧的话题了,但是想要彻底摆脱鄙视链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电影、音乐、艺术、美的鄙视链,真没那么容易的原因,我觉得是因为我所谓的B格高的东西,是我用来捍卫自己与众不同的很重要的东西,甚至扩大到我定义“自我身份”的一部分了,所以啊,想要承认自己实际是个凡人,不再自恋了,哪有那么容易呢?
进一步打破鄙视链还要从看了许知远《十三邀》马东和李诞那集说起。马东说的对,这世界就是分95%的大众和5%的精英,95的人看通俗文化,5的人看高雅艺术,没什么错。存在即合理,况且人天生都是有娱乐性的,我也喜欢看电视剧也会玩手游会喜欢玛丽苏小说,结论是,人的娱乐性是天性,所谓的高雅是后天形成的,是克制性的,从某方面来说,也是很精英主义的存在。
当然了,想通了这个事以后,我们也还是觉得某些艺术形式就是高级,自己就是牛逼,但是最少不再牛气冲天了,这就可怕了。
一个题外话就是,借着昨天看了女史藤校的那篇文章,说两句,高大上学校出来的孩子,真是需要好好的思考思考自己人生中的定位:习惯性的拿藤校的标准去Judge自己,Judge世界,还有被别人Judge,这视角其实很可怕。极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毛病(e.g.,自己很牛逼,为什么不能追求牛逼的事情),也极容易面对别人产生的偏见(e.g.,你这么牛逼的学校的学校出来却在做这么“低端”的事情)。昨天被骂了以后才发现,自己其实一直都在这怪圈里没走出来过,虽然我一方面自诩自己学校其实没什么,要低调;但是另一方面又极其不甘心平凡,觉得以自己的能力非要做出点什么成就来。但问题是,这世界上的很多工作,其实并不需要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当然研究生学历会给你带来很多隐性加成,比如思维训练),更需要的是为人处世、情商、以及工作技能,思维等等,可惜这些我都没有,那有如何成功做一个“社会人”呢?做一个社会人真是个大学问。
5. 关于习惯养成&时间规划:
人的习惯养成真是件难而头疼的事。首先接受一个现实:你的Plan上很多想做的事情都坚持不下来,这是人的本能,人的自制力远比你想的弱,只有5%的事是靠着自制力做的,其他都是习惯养成。
所以诸如健身、培养爱好这种事情,需要至少一个月的周期来逼迫自己进行,之后就渐渐养成习惯。
比如我给自己贴了一张养生大法,逼着自己去做上面的内容,有了强迫症以后就可以每天完成了。当然每个习惯的养成都是需要条件的,比如1.难易程度;2.受到的外界诱惑多少。如果无法完成,找出阻力所在,尽量克服阻力。科学说,一个习惯或者改变至少需要6次才能成功。
一个至今没解决的事是:时间规划做的不好,完全无法Stick to it...
6.自己对自己说:好好学习,好好修炼,少瞎想,多实干,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