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这件事情,始终是不值得张扬的
当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就想过一个问题,一男一女,要如何相伴到死,一辈子只爱一个人直至二人名字同进墓碑?
这个问题在我当时的年纪显然过虑。
我生活的年代介于犯规与规矩之间,早恋的人多,早熟的人也不少,由于通讯还不发达,恰好保留了一份用书信和文字来传达的青涩。从前初恋男女最爱的地方便是相约在少年宫广场喷泉,一起到对面的面包店买打折促销的蛋挞,坐在台阶前一人一半吃完,倒也不觉寒酸,以至于现在每每路过那里,都还留有一种恋爱味道的错觉。
那时的偶像是父母,只凭一点,一男一女能在经历暴风雨般的争吵之后,在次日,仍在同一屋檐下为对方做早餐。
我知道恋爱会因为一点小事争吵,然后轻易分开。但对婚姻毫无概念的豆蔻少女来说,分手应该就等于婚姻中的“离婚”了,但离婚这种事情在婚姻中应该是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才对。
现在看来是多么天真的想法,当我知道婚姻也是可以以一拍两散收场的时候,诚然是震惊的,至少我的世界里,爸妈都必须是完整的存在。
曹禺在《日出》中有一句对白,“好好的一个男人,把他变成丈夫,总有些不忍。”
或许婚姻从来就不是一件温柔的事情。
🐸
“叮咚——”
手机响。绿色的提示赫然出现在手机桌面,一排日文显得有些不解风情。
是蛙带着特产回来了。这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日本游戏风靡一时,一时几乎人手一只。我慵懒而熟悉地为他收拾背囊,带上了那把我存了大半个月才买到的幸运风铃,幻想着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这时,另一条绿色的提示也出现在了桌面。
蔡。时常唤他作大叔,他却也不解风情喊我大姐,我便假装生气,你该喊我萝莉,难道你不知大叔配萝莉?
他笑,无聊,无论年龄和身段你都不似。
简阅短信,一张照片,几个笑容可掬的男子,桌面若干好菜与酒杯。
“家庭聚餐。”他打字。
“喝了些酒,人多。”他天生话不多,在网络世界里更是不通甜言蜜语,想起过往有人曾认为我话太少,也因我不习惯事事禀告而作生气状,而今我也遇上了对手,在他面前,我却活像一个爱吃糖的孩子,兜里的没吃完,味蕾还萦绕着甜腻,嘴上却还说要。
从他身上我知道了现代人真的可以很忙碌,真的不能做到十几个小时围着你转,不能做到事事秒回,不能说不开心想哭的时候就立刻能怎样怎样。在爱情世界里的生存技能,断然不是甜言蜜语和金钱房屋就能解决,而是在与他分离的时间里,如何进行高质量的独处,简单来说就是如何学习不在乎,不是说容忍对方出轨偷腥,而是不要为小事纠结烦恼生气,不要把安全感和情绪都寄托在同一人身上。
这是他们这类人的特点,如亦舒《圆舞》笔下的傅于琛,也如《我的前半生》中的翟有道,人到了一定年龄便开始不再问问题,开始把感情和情绪收收埋埋,说爱情这件事情始终不值得张扬。
我与蔡都在互相学习,他教我学会如何收起泛滥情感的锋芒,我教他怎样融化冰冷雪藏的爱,我们都达成共识:很多事情无须看透,爱情不值得张扬。
越想越觉得他似那只蛙,让他自由旅行呢又心中惦记,但也熟悉了暂别的时光中应当怎么过;而他惦记着你,随时与你联络还带来特产和照片,出去多远都会记得回家的路。怪不得有人说这款游戏的设定不是儿子而是丈夫,想想这也确实是一段颇为完美的关系。
💙
年龄越大听得越多的就是越来越多人说自己“爱怕了”。
“人生总归于平淡,婚姻不过柴米油盐,现在你在感情中会为一束情人节的鲜花引发争执,多年后必将成为你开玩笑的谈资。”
每每我谈及婚姻的向往,蔡总是这般打击我。他说他向往的是不谈恋爱的婚姻,爱情这事儿是九死一生的。
“结婚与恋爱没什么关系,人们以为爱情成熟就可以结婚了,但结婚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结婚太简单了,一张婚纸不过10元。我不希望婚姻磨掉爱情,但事实上必然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别谈恋爱。”
80万人里遇到灵魂伴侣的几率是0.53%,若要遇到另一个自己,可能性岂不为零。可能是真的人们对爱情的看法错了好几个世纪吧,人们常说,每个人一生中至少应该爱一次,而恰恰相反,爱情“应该是一场不幸的瘟疫,终身不遇方值得庆幸”。
我开始明白他所说的“不谈恋爱的婚姻”。
爱有很多种,有人生承诺的爱,有血浓于水的爱,有自然而然的爱,有相伴扶持的爱。我不介意在生活上是某人的妈,但在感情里依然享受还是个孩子的感觉,只是从期盼用各种证明自己值得被爱,到一切从简,能屈能伸。
他的那些想法就像一颗石子投入河中,影踪全无,深浅难测。但每每说出,我总能细细思考一番。
他到底想些什么?罢了,我根本不要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知道了才可怕呢。
👰
长大后便会想,这婚姻到底是不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
如果把婚姻和爱情拆开来看便简单得多。没有爱的婚姻必然会变成一种“死亡状态”,而过多爱的婚姻也会因为太累而相爱相杀。
一口气读完师太的三本书(表示所有女主角的设定竟都神似),想起她曾开玩笑道,每个人都应该结两次婚,一次在很年轻的时候,另一次在中年。年少时不结一次,中年那次就不会学乖,天下没有不努力而美满的婚姻,所以要争取经验。虽夸张却也有在理之处。
能接受婚姻和爱情之间是负相关的人,可能都会过得比较安稳吧。就像是100个人会有100种生活方式,结婚和不婚主义其实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罢了。爱是一种状态,随着时间推移,多数都会递减然后抵达一种稳定的状态,别拿热恋中的美好去绑架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别对“被爱”过于执着,但依保持爱的能力。
“喜欢时你做过什么疯狂的小事?”
“我曾千里迢迢远赴只为一句想念,也曾不顾他人反对义无反顾,过去总以为喜欢就应疯狂,恋爱永远狂热,这样爱恋才能长久,然而事与愿违。现在一切从简,竟也不觉无聊,才发觉原来喜欢也可平平淡淡,不要非要痴狂非要各种形式仪轨。我不是不再喜欢,也不是不懂爱,只是经历过便明白,爱情这件事情,实在不值得张扬。”
活得轻松许多,或许就是因为这些突发奇想的小感悟吧。(笑)
这个问题在我当时的年纪显然过虑。
我生活的年代介于犯规与规矩之间,早恋的人多,早熟的人也不少,由于通讯还不发达,恰好保留了一份用书信和文字来传达的青涩。从前初恋男女最爱的地方便是相约在少年宫广场喷泉,一起到对面的面包店买打折促销的蛋挞,坐在台阶前一人一半吃完,倒也不觉寒酸,以至于现在每每路过那里,都还留有一种恋爱味道的错觉。
那时的偶像是父母,只凭一点,一男一女能在经历暴风雨般的争吵之后,在次日,仍在同一屋檐下为对方做早餐。
我知道恋爱会因为一点小事争吵,然后轻易分开。但对婚姻毫无概念的豆蔻少女来说,分手应该就等于婚姻中的“离婚”了,但离婚这种事情在婚姻中应该是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才对。
现在看来是多么天真的想法,当我知道婚姻也是可以以一拍两散收场的时候,诚然是震惊的,至少我的世界里,爸妈都必须是完整的存在。
曹禺在《日出》中有一句对白,“好好的一个男人,把他变成丈夫,总有些不忍。”
或许婚姻从来就不是一件温柔的事情。
🐸
“叮咚——”
手机响。绿色的提示赫然出现在手机桌面,一排日文显得有些不解风情。
是蛙带着特产回来了。这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日本游戏风靡一时,一时几乎人手一只。我慵懒而熟悉地为他收拾背囊,带上了那把我存了大半个月才买到的幸运风铃,幻想着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这时,另一条绿色的提示也出现在了桌面。
蔡。时常唤他作大叔,他却也不解风情喊我大姐,我便假装生气,你该喊我萝莉,难道你不知大叔配萝莉?
他笑,无聊,无论年龄和身段你都不似。
简阅短信,一张照片,几个笑容可掬的男子,桌面若干好菜与酒杯。
“家庭聚餐。”他打字。
“喝了些酒,人多。”他天生话不多,在网络世界里更是不通甜言蜜语,想起过往有人曾认为我话太少,也因我不习惯事事禀告而作生气状,而今我也遇上了对手,在他面前,我却活像一个爱吃糖的孩子,兜里的没吃完,味蕾还萦绕着甜腻,嘴上却还说要。
从他身上我知道了现代人真的可以很忙碌,真的不能做到十几个小时围着你转,不能做到事事秒回,不能说不开心想哭的时候就立刻能怎样怎样。在爱情世界里的生存技能,断然不是甜言蜜语和金钱房屋就能解决,而是在与他分离的时间里,如何进行高质量的独处,简单来说就是如何学习不在乎,不是说容忍对方出轨偷腥,而是不要为小事纠结烦恼生气,不要把安全感和情绪都寄托在同一人身上。
![]() |
这是他们这类人的特点,如亦舒《圆舞》笔下的傅于琛,也如《我的前半生》中的翟有道,人到了一定年龄便开始不再问问题,开始把感情和情绪收收埋埋,说爱情这件事情始终不值得张扬。
我与蔡都在互相学习,他教我学会如何收起泛滥情感的锋芒,我教他怎样融化冰冷雪藏的爱,我们都达成共识:很多事情无须看透,爱情不值得张扬。
越想越觉得他似那只蛙,让他自由旅行呢又心中惦记,但也熟悉了暂别的时光中应当怎么过;而他惦记着你,随时与你联络还带来特产和照片,出去多远都会记得回家的路。怪不得有人说这款游戏的设定不是儿子而是丈夫,想想这也确实是一段颇为完美的关系。
💙
年龄越大听得越多的就是越来越多人说自己“爱怕了”。
“人生总归于平淡,婚姻不过柴米油盐,现在你在感情中会为一束情人节的鲜花引发争执,多年后必将成为你开玩笑的谈资。”
每每我谈及婚姻的向往,蔡总是这般打击我。他说他向往的是不谈恋爱的婚姻,爱情这事儿是九死一生的。
“结婚与恋爱没什么关系,人们以为爱情成熟就可以结婚了,但结婚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结婚太简单了,一张婚纸不过10元。我不希望婚姻磨掉爱情,但事实上必然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别谈恋爱。”
80万人里遇到灵魂伴侣的几率是0.53%,若要遇到另一个自己,可能性岂不为零。可能是真的人们对爱情的看法错了好几个世纪吧,人们常说,每个人一生中至少应该爱一次,而恰恰相反,爱情“应该是一场不幸的瘟疫,终身不遇方值得庆幸”。
我开始明白他所说的“不谈恋爱的婚姻”。
爱有很多种,有人生承诺的爱,有血浓于水的爱,有自然而然的爱,有相伴扶持的爱。我不介意在生活上是某人的妈,但在感情里依然享受还是个孩子的感觉,只是从期盼用各种证明自己值得被爱,到一切从简,能屈能伸。
![]() |
他的那些想法就像一颗石子投入河中,影踪全无,深浅难测。但每每说出,我总能细细思考一番。
他到底想些什么?罢了,我根本不要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知道了才可怕呢。
👰
长大后便会想,这婚姻到底是不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
如果把婚姻和爱情拆开来看便简单得多。没有爱的婚姻必然会变成一种“死亡状态”,而过多爱的婚姻也会因为太累而相爱相杀。
一口气读完师太的三本书(表示所有女主角的设定竟都神似),想起她曾开玩笑道,每个人都应该结两次婚,一次在很年轻的时候,另一次在中年。年少时不结一次,中年那次就不会学乖,天下没有不努力而美满的婚姻,所以要争取经验。虽夸张却也有在理之处。
能接受婚姻和爱情之间是负相关的人,可能都会过得比较安稳吧。就像是100个人会有100种生活方式,结婚和不婚主义其实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罢了。爱是一种状态,随着时间推移,多数都会递减然后抵达一种稳定的状态,别拿热恋中的美好去绑架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别对“被爱”过于执着,但依保持爱的能力。
“喜欢时你做过什么疯狂的小事?”
“我曾千里迢迢远赴只为一句想念,也曾不顾他人反对义无反顾,过去总以为喜欢就应疯狂,恋爱永远狂热,这样爱恋才能长久,然而事与愿违。现在一切从简,竟也不觉无聊,才发觉原来喜欢也可平平淡淡,不要非要痴狂非要各种形式仪轨。我不是不再喜欢,也不是不懂爱,只是经历过便明白,爱情这件事情,实在不值得张扬。”
![]() |
活得轻松许多,或许就是因为这些突发奇想的小感悟吧。(笑)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