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武清
几个月之前,我还不知道中国有武清这个地方,认识武清在冬季,现在仍然还没走出冬季。
武清几乎每天都在刮风,严重的雾霾,没有蓝天,没有绿叶,除了市场周围还有生活的热闹就再也找不出有生机的东西。初印象是它很散,很乱,没有任何其他城市的特征,我不喜欢这个地方,但也不至于讨厌这里。中午跟白先生说,这里除了房子就工厂。他问我那你还想要什么?答曰一个城市应该有它的文化,可能我的意思是一个地方应该有它沉淀下来的东西,但这里就像是一个人造的巨大机器。白先生说这就是它的文化,北京与天津的要塞,不可或缺,人们在这里工作生活,有工厂、有学校、有餐厅。我没有再往下接,对于生活,有这些的确已经够了,我们并不需要其他什么来成为我们的风景,因为人们都没有时间看风景。但我不喜欢这里,除了他,除了楼下那个综合市场,其他都与我无关。
虽然这里每天都刮风,但几乎也天天都是大晴天。徒步瞎走的时候经常会看见三五成群的老大爷聚在一起对着一个大爷手里提的东西讨论的火热,这让我想起在北京看见的老大爷,他们也总是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但北京大爷更有情调,早晨会骑着自行车来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坐着唠嗑嗑瓜子或者干脆就是坐着晒太阳,或者遛鸟甚至遛音响。
卖糖葫芦的小车每次吆喝的我都听不懂,虽也是天津人,但他们说话跟天津市的人口音似乎大不一样。京杭大运河的水质很差,天气开始变暖和,很多人都去运河钓鱼,运河的石栏上明明写着禁止钓鱼,也许那只是一个象征吧,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
三月的天,家里应该早就绿的一塌糊涂了,北方的春却迟迟没有赶来。
武清很宽,人少,有钱人很多。武清没有诗情画意的象征,只有现实生活的榜样。最好的时候天空也是微蓝,在高楼里放眼望去,整个城市都是灰色的。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