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重组商业文稿 - 第二十一、二十二篇
特别说明:由于本人的事业规划方向将发生变化,“三易重组商业文稿”的发布频率从今日起,由每日一篇改为每日两篇,每篇的内容会增多,预计本月内将文稿发布完毕,特此说明。
声明:自第一篇始的58份文稿内容中,所有的文字内容和图片内容,除了引用历史传承下来已公开的部分之外,其余的部分皆为本人原创。在原创内容中,有对传统学术的修正,也有对传统学术缺口的填补,还有一部分是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各位先进审阅、批评和转载,但也尊请各位在转载时连同本人的学问署名或学问品牌名称,以及本文的完整内容也一同标注转发完整,能够尊重智慧创作权,能够完整转述学术成果,都是一种学术美德。
所有中华同胞们,大家好!本文稿全名为《中华古智慧文化传承事业之“周易、归藏、连山”三易重组》商业合作意愿稿,往后简称为“三易重组商业文稿”。
本文稿全文约13万4千余字,文档篇幅约160页,由于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本文将分成58份内容段落进行发布。本文的内容是58份内容段落中的第21份和第22份,内容主题分别为“八卦体用的误传”和“三易与三《易》的学术范畴对比”。以下是正文内容:
第四节 体用之误
先天八卦讲对峙,亦谓宇宙天地万物未生之时,使用时只取其卦数;后天八卦讲流行,周期循环,如水流行,谓万物诞生之后,使用时可取其方位与宫数;先天为体,后天为用。类似的这种说法其实存在已久,历史上早已有之,现今还成为了学界的主流观点。
本人对这种说法的立场是,不反对,但绝不认同。
我们先不看先天八卦是否讲什么对峙什么为体、后天又讲什么流行什么为用的,我们不妨回到《周礼》上仔细想想,三易之法的根在三套八卦,演绎为三套六十四卦,也就是说,三者缺一不可,三套卦符系统对应不同的象数原理,可以演变出三套不同的系统方法,三套系统合为一体,分别对应天时(时间)、地利(空间)、人和(万物人事)三个宇宙面向。
“大卜掌三兆之法 …… 掌三易之法 …… 掌三梦之法 …… 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与,四曰谋,五曰果,六曰至,七曰雨,八曰廖。以八命者赞三兆、三易、三梦之占,以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 …… 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九筮之名,一曰巫更,二曰巫咸,三曰巫式,四曰巫目,五曰巫易,六曰巫比,七曰巫祠,八曰巫参,九曰巫环,以辨吉凶。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
--- 《周礼·春官宗伯·大卜诅祝》
以上的描述中,八命分别为“征、象、与、谋、果、至、雨、廖”,九筮分别为“更、咸、式、目、易、比、祠、参、环”,这些名目,都代表了当时国家的内政外交、军政国策、经济体制、法律刑罚、礼祭天象等方方面面,筮人这个官职的官员还需要单单以三易之法,来为国家九个层面的事项进行卜筮,由大卜做总结后,最终把信息情报、策略建议上报给掌权者参考,如此大的项目工作,没有一套自成系统、信息全面、逻辑清晰的学问,如何能应付的了那么多方面的政治需求?仅仅靠一套后天八卦?而且还没有后天六十四卦,而且先天八卦为体,只取数,最后又取后天八卦五行之象,应用于方位,那后天六十四卦和中天八卦、中天六十四卦又作何用?在当时周朝的政治需求下,理论摆设的东西绝然上不了台面,因此体用之说着实让人难以信服,对于原始易学来讲,体用之说,实难成正统之学。
如果先天为体,只取其数,取完数后先天八卦就只能做理论理解上的摆设,只应用后天八卦,那么,古人演绎三易包括三套八卦为何呢?直接用一套后天八卦演尽天下事物,直接叫后天易就好,三易根本多此一举,中天八卦更是笑话,连摆设都算不上,周礼的作者就应该实际些嘛,只记载一套后天八卦就好了,尽搞些没用的来记载?可见《周礼》的作者太不像话了。后天八卦演尽万物事理,为什么没有基于后天八卦的后天六十四卦方圆系统出现?三《易》的卦序较三易卦序已经重新编排过,《易传》世传卦序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其只与后天八卦相关,更关键的是,《易传》都不敢说先天八卦为本体、后天八卦为应用,吾辈又何以“正”理议之?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各自有各自的象数逻辑,为何学者们要厚此薄彼、区分对待?
另外,我们前面已经通过先天太极图和先天太极雏形图为先天八卦和洛书建立了逻辑关联,那么,后天八卦的“数”如果继续以洛书为主体,那河图之数作何用,仅仅理论上论述五行?后天太极雏形和后天太极已经演示了正确的后天八卦如何与上古河图建立逻辑关联,那后天八卦取洛书宫数之依据又源自何方呢?
周朝以后,易学进入了经典易学时期,延续至今,上古的原始象数逻辑和图式都被打乱修改,与其一个个去质疑,还不如直接作合理论述。以下的内容甚为关键,期望大家能细心考究。
【先天八卦】
终极本义:模拟阴阳信息在360度空间位列的关系演变模型,是用时间来阐述空间特性。
根本特性:演示天地人信息位变格局下的阴阳比例关系,阴阳信息之间的态势平衡关系。
效用范围:它能与地球时空系统的“24小时12时辰、24节气12月、24小世12世、24小会12会”作全局信息匹配,无始无终永远轮回循环。虽然先天八卦不是为了表示地球时空系统而被创作,但它可以切实对应及描述地球时空系统的12/24时空进位规律。
变化单位:24进位时间系统为一爻一变,12进位时间系统为两爻一变。
【后天八卦】
终极本义:模拟360变的时间性态信息模型,是用空间进位来阐述时间特性。
根本特性:演示天地人信息位变格局下的阴阳强弱进化关系,阴阳内在演化的强弱进度。
效用范围:它能与地球时空系统的“30刻一时辰(4分钟一刻)、30日一节气月、30年一运、30会一元”作全局信息匹配,无始无终永远轮回循环。虽然后天八卦不是为了表示地球的时空系统而被创作,但它可以切实对应及描述地球时空系统的30进位规律。
变化单位:卦为变化的最小单位。
【中天八卦】
终极本义:从时间和空间构成的结构来模拟万物模型,用时空来描述万物特性。
根本特性:演绎万物在时间和空间信息结构下的属性归类,以及万物的时空结构。
功能价值:它规定了在先天静态结构下,后天如何在先天架构内进行动态演进的逻辑规则。没有中天八卦的规则,先天和后天就无法完美配合模拟地球时空系统的“12/30”的演进模式。
变化单位:卦为变化的最小单位。
最终答案是:
先天八卦有自身的象数图逻辑结构,描述了其适用范围内的时空系统,其涵盖的信息关键字为“空间、方位、关系、地利、加法平衡、静态”;
后天八卦有自身的象数图逻辑结构,描述了其适用范围内的时空系统,其涵盖的信息关键字为“时间、属性、状态、天时、减法平衡、动态”;
中天八卦有自身的象数图逻辑结构,描述了其适用范围内的万物结构,其涵盖的信息关键字为“万物、结构、归类、人和、分类平衡、混态”。
所以,吾辈对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体用观念,是时候要改变了(仅仅局限于原始易学来说,其他易学流派本人完全尊重)。如果先天为体后天用,中天岂非摆乌龙?三易的原始易学系统,是破译周朝以后经典易学象数疑难问题的关键钥匙。
虽然以上只是分享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学问的皮毛,但因为篇幅和核心学术内容的暂时保密,请原谅本人对于该类问题的阐述暂止于此。
第四章 三易与三《易》
本章将进一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包括原始易学与干支易学、经式易学的区别和关联,以及三易与三《易》的异同。
【 三易 】
周易
命名原理:以先天八卦的时空原理命名,因其时空运作方式为顺时针“圆周运行”,故
称周易。一切基于先天八卦延伸建立的学术体系,皆可全部归类为周易范畴。
系统范围:以先天八卦为基础延伸的先天六十四卦、先天五百一十二卦、先天太极、洛
书,均归属先天系统。
归藏
命名原理:以后天八卦的时空原理命名,因其有“归中隐藏”的数学原理,故称归藏。一切基于后天八卦延伸建立的学术体系,皆可全部归类为归藏易范畴。
系统范围:以后天八卦为基础延伸的后天六十四卦、后天五百一十二卦、后天太极、河图,均归属后天系统。
连山
命名原理:以中天八卦的时空原理而命名,因其有“连卦似山”的波形时空原理,故称
连山。一切基于中天八卦延伸建立的学术体系,皆可全部归类为连山易范畴。
系统范围:以中天八卦为基础延伸的中天六十四卦、中天五百一十二卦、中天太极、八
芒星,均归属中天系统。
三天顺序:先天八卦 → 后天八卦 → 中天八卦
三易顺序:周易 → 归藏 → 连山
三天关系:先天八卦由类二进制序列的原始八卦结合洛书最先成局;后天八卦由先天八
卦直接演变而来;中天八卦则以先天八卦为格局,配合后天卦象演变而来。
三易关系:周易演绎地位利害,归藏演绎天时顺逆,连山演绎人和态势。
周易主空间关系,归藏主时间性态,连山主万物结构,拟宇宙三位一体架构。
三易时间:上古时期至周朝。
【补充】
“三天”这个概念,是基于三套八卦在形成顺序上所立的名,故有“先、后、中”这样的字眼描述。“三易”这个概念,是基于三套八卦的运行原理、运行法则而立的名,所以有“圆周、归藏、连山”这样的字眼描述。
先天八卦的运作原理为圆周,故为圆周运行、圆周变化,简称周易;
后天八卦的运作原理是基于数学原理而归于中宫隐藏,归中隐藏,简称归藏;
中天八卦的运作原理是基于时空波形原理而展示的连卦似山形象,比喻为连山。
所以“三天”能对应“三易”,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大家千万不能混淆。主流学界目前已然将先天易学与周易区分对立开来,把归藏与后天易区分对立开来,把连山与中天易区别与对立开来,结果发展成为六类相对独立的易学系统,这已经是杂乱的地步了。这又是一桩非常大的学术冤案。
【 三《易》 】
《周易》:因周文王演绎,后为周王朝所兴举,同时亦有周备周流之意,因而有此命名。主要包含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干卦作首。图式为阴阳鱼太极图。图腾为河图、洛书。
《归藏》:由黄帝演绎,创立黄帝八卦。因其有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而有此命名。兴盛于商朝。坤卦作首。
《连山》:由神农氏演绎,创立神农八卦,兴盛于夏朝。艮卦作首,因其象山之连绵、山文化、山连山,以及首卦为艮,上山下山(指六爻卦象),及神农当时的群山相连自然环境因而有此命名。图腾为八角星。
三《易》成书顺序:《连山》 → 《归藏》 → 《周易》
或 《连山》 → 《周易》 → 《归藏》
三天关系:后天八卦由先天八卦直接演变而来,中天八卦暂无明确说法,但三天卦位顺序都出自《易传》。
三《易》关系:《周易》为周代之易,《归藏》为商代之易,《连山》为夏代之易,彼此间不在一个系统上,三者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学理,但由于出自不同朝代不同人之手,暂无明确的证据表明三者有一脉相承或均属于同一个学理系统。
三《易》时间:周朝以后至今。
下一次,是本文稿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的内容,也是比较精彩的内容,将为大家描述原始易学的大家庭,“象、数、图大一统”,以及本人对新时代易学发展方向的探索与思考。对原始易学有兴趣的朋友千万不能错过。欢迎大家继续跟进。
若部分朋友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可进行独立研究,期望以自己的进度审阅本文稿,可以私下联系本人,虽然本人不建议这么做,但本人依然会将完整的文稿先行私下分享给有特殊需求的朋友。
本文稿会在以下五个平台统一发布: 新浪微博、知乎、豆瓣、QQ空间(统一用户名搜索):靈龍智SLW
微信订阅号:Nisoca
【学术交流】QQ:857832247; QQ群:434730961
【商业合作】微信号:QuasarChi;电子邮件:quasarchi@outlook.com
感谢所有关注本文稿发布动向的朋友!请大家多多支持和转发,可以的话请在文稿下方点赞,或留言给本人(包括订阅号内的所有平台皆已开启留言功能),如此,本人方能享受与大家同在的欢乐时光。
“靈龍智”是本人意构的文化学术品牌名称,“魁煞智”则是本人研究学问特用的署名。
【下次文稿内容发布预告】
内容主题:“原始易学象数图大一统”、“易学发展的新方向:符号变体”
篇幅进度:23/58、24/58
发布日期:预计2018年3月10日
声明:自第一篇始的58份文稿内容中,所有的文字内容和图片内容,除了引用历史传承下来已公开的部分之外,其余的部分皆为本人原创。在原创内容中,有对传统学术的修正,也有对传统学术缺口的填补,还有一部分是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各位先进审阅、批评和转载,但也尊请各位在转载时连同本人的学问署名或学问品牌名称,以及本文的完整内容也一同标注转发完整,能够尊重智慧创作权,能够完整转述学术成果,都是一种学术美德。
所有中华同胞们,大家好!本文稿全名为《中华古智慧文化传承事业之“周易、归藏、连山”三易重组》商业合作意愿稿,往后简称为“三易重组商业文稿”。
本文稿全文约13万4千余字,文档篇幅约160页,由于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本文将分成58份内容段落进行发布。本文的内容是58份内容段落中的第21份和第22份,内容主题分别为“八卦体用的误传”和“三易与三《易》的学术范畴对比”。以下是正文内容:
第四节 体用之误
先天八卦讲对峙,亦谓宇宙天地万物未生之时,使用时只取其卦数;后天八卦讲流行,周期循环,如水流行,谓万物诞生之后,使用时可取其方位与宫数;先天为体,后天为用。类似的这种说法其实存在已久,历史上早已有之,现今还成为了学界的主流观点。
本人对这种说法的立场是,不反对,但绝不认同。
我们先不看先天八卦是否讲什么对峙什么为体、后天又讲什么流行什么为用的,我们不妨回到《周礼》上仔细想想,三易之法的根在三套八卦,演绎为三套六十四卦,也就是说,三者缺一不可,三套卦符系统对应不同的象数原理,可以演变出三套不同的系统方法,三套系统合为一体,分别对应天时(时间)、地利(空间)、人和(万物人事)三个宇宙面向。
“大卜掌三兆之法 …… 掌三易之法 …… 掌三梦之法 …… 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与,四曰谋,五曰果,六曰至,七曰雨,八曰廖。以八命者赞三兆、三易、三梦之占,以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 …… 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九筮之名,一曰巫更,二曰巫咸,三曰巫式,四曰巫目,五曰巫易,六曰巫比,七曰巫祠,八曰巫参,九曰巫环,以辨吉凶。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
--- 《周礼·春官宗伯·大卜诅祝》
以上的描述中,八命分别为“征、象、与、谋、果、至、雨、廖”,九筮分别为“更、咸、式、目、易、比、祠、参、环”,这些名目,都代表了当时国家的内政外交、军政国策、经济体制、法律刑罚、礼祭天象等方方面面,筮人这个官职的官员还需要单单以三易之法,来为国家九个层面的事项进行卜筮,由大卜做总结后,最终把信息情报、策略建议上报给掌权者参考,如此大的项目工作,没有一套自成系统、信息全面、逻辑清晰的学问,如何能应付的了那么多方面的政治需求?仅仅靠一套后天八卦?而且还没有后天六十四卦,而且先天八卦为体,只取数,最后又取后天八卦五行之象,应用于方位,那后天六十四卦和中天八卦、中天六十四卦又作何用?在当时周朝的政治需求下,理论摆设的东西绝然上不了台面,因此体用之说着实让人难以信服,对于原始易学来讲,体用之说,实难成正统之学。
如果先天为体,只取其数,取完数后先天八卦就只能做理论理解上的摆设,只应用后天八卦,那么,古人演绎三易包括三套八卦为何呢?直接用一套后天八卦演尽天下事物,直接叫后天易就好,三易根本多此一举,中天八卦更是笑话,连摆设都算不上,周礼的作者就应该实际些嘛,只记载一套后天八卦就好了,尽搞些没用的来记载?可见《周礼》的作者太不像话了。后天八卦演尽万物事理,为什么没有基于后天八卦的后天六十四卦方圆系统出现?三《易》的卦序较三易卦序已经重新编排过,《易传》世传卦序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其只与后天八卦相关,更关键的是,《易传》都不敢说先天八卦为本体、后天八卦为应用,吾辈又何以“正”理议之?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各自有各自的象数逻辑,为何学者们要厚此薄彼、区分对待?
另外,我们前面已经通过先天太极图和先天太极雏形图为先天八卦和洛书建立了逻辑关联,那么,后天八卦的“数”如果继续以洛书为主体,那河图之数作何用,仅仅理论上论述五行?后天太极雏形和后天太极已经演示了正确的后天八卦如何与上古河图建立逻辑关联,那后天八卦取洛书宫数之依据又源自何方呢?
周朝以后,易学进入了经典易学时期,延续至今,上古的原始象数逻辑和图式都被打乱修改,与其一个个去质疑,还不如直接作合理论述。以下的内容甚为关键,期望大家能细心考究。
【先天八卦】
终极本义:模拟阴阳信息在360度空间位列的关系演变模型,是用时间来阐述空间特性。
根本特性:演示天地人信息位变格局下的阴阳比例关系,阴阳信息之间的态势平衡关系。
效用范围:它能与地球时空系统的“24小时12时辰、24节气12月、24小世12世、24小会12会”作全局信息匹配,无始无终永远轮回循环。虽然先天八卦不是为了表示地球时空系统而被创作,但它可以切实对应及描述地球时空系统的12/24时空进位规律。
变化单位:24进位时间系统为一爻一变,12进位时间系统为两爻一变。
【后天八卦】
终极本义:模拟360变的时间性态信息模型,是用空间进位来阐述时间特性。
根本特性:演示天地人信息位变格局下的阴阳强弱进化关系,阴阳内在演化的强弱进度。
效用范围:它能与地球时空系统的“30刻一时辰(4分钟一刻)、30日一节气月、30年一运、30会一元”作全局信息匹配,无始无终永远轮回循环。虽然后天八卦不是为了表示地球的时空系统而被创作,但它可以切实对应及描述地球时空系统的30进位规律。
变化单位:卦为变化的最小单位。
【中天八卦】
终极本义:从时间和空间构成的结构来模拟万物模型,用时空来描述万物特性。
根本特性:演绎万物在时间和空间信息结构下的属性归类,以及万物的时空结构。
功能价值:它规定了在先天静态结构下,后天如何在先天架构内进行动态演进的逻辑规则。没有中天八卦的规则,先天和后天就无法完美配合模拟地球时空系统的“12/30”的演进模式。
变化单位:卦为变化的最小单位。
最终答案是:
先天八卦有自身的象数图逻辑结构,描述了其适用范围内的时空系统,其涵盖的信息关键字为“空间、方位、关系、地利、加法平衡、静态”;
后天八卦有自身的象数图逻辑结构,描述了其适用范围内的时空系统,其涵盖的信息关键字为“时间、属性、状态、天时、减法平衡、动态”;
中天八卦有自身的象数图逻辑结构,描述了其适用范围内的万物结构,其涵盖的信息关键字为“万物、结构、归类、人和、分类平衡、混态”。
所以,吾辈对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体用观念,是时候要改变了(仅仅局限于原始易学来说,其他易学流派本人完全尊重)。如果先天为体后天用,中天岂非摆乌龙?三易的原始易学系统,是破译周朝以后经典易学象数疑难问题的关键钥匙。
虽然以上只是分享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学问的皮毛,但因为篇幅和核心学术内容的暂时保密,请原谅本人对于该类问题的阐述暂止于此。
第四章 三易与三《易》
本章将进一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包括原始易学与干支易学、经式易学的区别和关联,以及三易与三《易》的异同。
![]() |
![]() |
【 三易 】
周易
命名原理:以先天八卦的时空原理命名,因其时空运作方式为顺时针“圆周运行”,故
称周易。一切基于先天八卦延伸建立的学术体系,皆可全部归类为周易范畴。
系统范围:以先天八卦为基础延伸的先天六十四卦、先天五百一十二卦、先天太极、洛
书,均归属先天系统。
归藏
命名原理:以后天八卦的时空原理命名,因其有“归中隐藏”的数学原理,故称归藏。一切基于后天八卦延伸建立的学术体系,皆可全部归类为归藏易范畴。
系统范围:以后天八卦为基础延伸的后天六十四卦、后天五百一十二卦、后天太极、河图,均归属后天系统。
连山
命名原理:以中天八卦的时空原理而命名,因其有“连卦似山”的波形时空原理,故称
连山。一切基于中天八卦延伸建立的学术体系,皆可全部归类为连山易范畴。
系统范围:以中天八卦为基础延伸的中天六十四卦、中天五百一十二卦、中天太极、八
芒星,均归属中天系统。
三天顺序:先天八卦 → 后天八卦 → 中天八卦
三易顺序:周易 → 归藏 → 连山
三天关系:先天八卦由类二进制序列的原始八卦结合洛书最先成局;后天八卦由先天八
卦直接演变而来;中天八卦则以先天八卦为格局,配合后天卦象演变而来。
三易关系:周易演绎地位利害,归藏演绎天时顺逆,连山演绎人和态势。
周易主空间关系,归藏主时间性态,连山主万物结构,拟宇宙三位一体架构。
三易时间:上古时期至周朝。
【补充】
“三天”这个概念,是基于三套八卦在形成顺序上所立的名,故有“先、后、中”这样的字眼描述。“三易”这个概念,是基于三套八卦的运行原理、运行法则而立的名,所以有“圆周、归藏、连山”这样的字眼描述。
先天八卦的运作原理为圆周,故为圆周运行、圆周变化,简称周易;
后天八卦的运作原理是基于数学原理而归于中宫隐藏,归中隐藏,简称归藏;
中天八卦的运作原理是基于时空波形原理而展示的连卦似山形象,比喻为连山。
所以“三天”能对应“三易”,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大家千万不能混淆。主流学界目前已然将先天易学与周易区分对立开来,把归藏与后天易区分对立开来,把连山与中天易区别与对立开来,结果发展成为六类相对独立的易学系统,这已经是杂乱的地步了。这又是一桩非常大的学术冤案。
【 三《易》 】
《周易》:因周文王演绎,后为周王朝所兴举,同时亦有周备周流之意,因而有此命名。主要包含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干卦作首。图式为阴阳鱼太极图。图腾为河图、洛书。
《归藏》:由黄帝演绎,创立黄帝八卦。因其有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而有此命名。兴盛于商朝。坤卦作首。
《连山》:由神农氏演绎,创立神农八卦,兴盛于夏朝。艮卦作首,因其象山之连绵、山文化、山连山,以及首卦为艮,上山下山(指六爻卦象),及神农当时的群山相连自然环境因而有此命名。图腾为八角星。
三《易》成书顺序:《连山》 → 《归藏》 → 《周易》
或 《连山》 → 《周易》 → 《归藏》
三天关系:后天八卦由先天八卦直接演变而来,中天八卦暂无明确说法,但三天卦位顺序都出自《易传》。
三《易》关系:《周易》为周代之易,《归藏》为商代之易,《连山》为夏代之易,彼此间不在一个系统上,三者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学理,但由于出自不同朝代不同人之手,暂无明确的证据表明三者有一脉相承或均属于同一个学理系统。
三《易》时间:周朝以后至今。
下一次,是本文稿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的内容,也是比较精彩的内容,将为大家描述原始易学的大家庭,“象、数、图大一统”,以及本人对新时代易学发展方向的探索与思考。对原始易学有兴趣的朋友千万不能错过。欢迎大家继续跟进。
若部分朋友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可进行独立研究,期望以自己的进度审阅本文稿,可以私下联系本人,虽然本人不建议这么做,但本人依然会将完整的文稿先行私下分享给有特殊需求的朋友。
本文稿会在以下五个平台统一发布: 新浪微博、知乎、豆瓣、QQ空间(统一用户名搜索):靈龍智SLW
微信订阅号:Nisoca
【学术交流】QQ:857832247; QQ群:434730961
【商业合作】微信号:QuasarChi;电子邮件:quasarchi@outlook.com
感谢所有关注本文稿发布动向的朋友!请大家多多支持和转发,可以的话请在文稿下方点赞,或留言给本人(包括订阅号内的所有平台皆已开启留言功能),如此,本人方能享受与大家同在的欢乐时光。
“靈龍智”是本人意构的文化学术品牌名称,“魁煞智”则是本人研究学问特用的署名。
【下次文稿内容发布预告】
内容主题:“原始易学象数图大一统”、“易学发展的新方向:符号变体”
篇幅进度:23/58、24/58
发布日期:预计2018年3月10日
-
东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05 08: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