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贴金”,多“真金”[
市府决定给每户上海家庭发送一张世博会入场券和价值200元的纪念交通卡;对于大多数市民家庭是很实惠和必要的,我就听一些人说过,票价太贵,看看电视算了,“钆”什么“闹猛”。其实连外星人都想到黄浦江畔来一饱眼福,喝黄浦江水的人却选择看电视,那肯定是“违心之言”。依我看,一户一张太少,应该数人头发;不光有户口的发,那些多年来为了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的外来工兄弟姐妹也该发。可能有朋友说,哪里有那么多钱呀!我不说官员们的“公餐费”、“公车费”和“公游费”,也不说国企老总们的“天文薪水”;其实金子银子有的是,可是老多的金子银子都贴在脸上、镶到牙上去了!
昨天在报上看到俞大书记的谈话,说要向全世界显现一个真实的上海。俞书记的话,我一直不大感兴趣,那弥陀佛般的一笑,是多么平易近人,一切尽在一笑中了。可是这句话确实好生了得,因为说出了一个真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连相对的完美都难。倘若你看到了一个“完美世界”,那不是你花了眼,就是有人在制造骗局,而骗局的破产就意味着身败名裂。“真实的上海”该是怎样的呢?我随便想想,这是一个发展中的国际都市,它有许多摩天楼,它也有同样数量的问题;它日新月异,同时又面临着转型的阵痛和衰退的威胁;许多人赞美,另有更多的人出于种种心态诅咒着它;它的基础建设、市民素质,尤其是城市管理水平和真正的国际城市相比,差距极大。这样的形象也符合全中国、全世界民众的评价。可是我看到的是更多的和书记的谈话精神“对着干”的实例。
说天天看到的小事。我家门口的马路是停靠自行车的,现在每天固定有两位穿蓝制服的“自行车协管员”在站岗,路人停放自行车后,他们就眯着眼睛对线,非得把车子停得像几何图形那么整齐。我发现现在“自协大军”的规模足可以和“交通协管”媲美了。至于搞清洁,是拿硬软扫帚和拿火钳的,一拨又一拨,穿制服和戴袖章的前脚走、后脚来。今天从女儿家回来,一路看到大多数路口站着许多党员和干部(臂章上写着)在挥舞小旗维持着“绿行红停”的秩序。不知道过一个月,外国朋友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什么感受;恕我直言,我就会想:这里的人和这里的官,素质太差了!我们处处需要“监督员”(有些臂章上就这么写着),我们时时被那些“监督员”耳提面命,不断地听着劝告、警告、关照和训斥,甚至连“不要随地方便”都需要提醒,这是一些多么差劲的国民呀,纵然他们的GDP据说有了XXXX亿!那些干部放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做却来这儿吆喝,至少说明一点,原本就机关臃肿人浮于事呀。干净是需要的,可是一尘不染却是“演戏”。龙应台女士说过,一个过分整洁的城市是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城市,因为管理者的心思无处可用了。我想,一个宾馆一样的家庭肯定是一个单调、刻板、虚张声势、毫无生气的地方。适度的“脏乱”其实正是人气、“生气”蓬蓬勃勃的表现呀。世上最最整洁的地方大概是平壤了,可是想想,人们是怎样评价那个神秘的国家的呢?
从前听一位里弄干部埋怨许多居民不大识好,替他们办好事还有牢骚。是真的,我家外墙不知粉刷了多少遍,可我从来对ZF没有半点感激之情,还怕那些常年不拆的脚手架引贼入室。后来看了一篇文章分析这个现象,原来ZF认为自己在做“好事”,可居民却认为有这些粉刷的钱,不如用来切切改变局促的居住环境。“像做好事”和“真做好事”是不一样的。ZF和市民的立场不同,视角自然不同;所以切莫责怪老百姓不识好歹、不识抬举。他们看重的是实惠而非光鲜,区别就在此吧。
再说说“金子银子”。在安保方面花再多的钱,我们拥护;可是那种无休止的“光鲜工程”、“清洁工程”,钱花得比流水还快我是很心痛的。今天脏,明天擦;明天再脏,后天再擦: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全是纳税人的钱呀。你想想,一个大气污染、尾气污染的城市怎么干净得起来呢?……
真真能“完美”,倒也算了;可是脸上贴银,牙上镶金的“美人”,人们又怎么着呢?
啊啊,想起了“大赤包”哪。
昨天在报上看到俞大书记的谈话,说要向全世界显现一个真实的上海。俞书记的话,我一直不大感兴趣,那弥陀佛般的一笑,是多么平易近人,一切尽在一笑中了。可是这句话确实好生了得,因为说出了一个真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连相对的完美都难。倘若你看到了一个“完美世界”,那不是你花了眼,就是有人在制造骗局,而骗局的破产就意味着身败名裂。“真实的上海”该是怎样的呢?我随便想想,这是一个发展中的国际都市,它有许多摩天楼,它也有同样数量的问题;它日新月异,同时又面临着转型的阵痛和衰退的威胁;许多人赞美,另有更多的人出于种种心态诅咒着它;它的基础建设、市民素质,尤其是城市管理水平和真正的国际城市相比,差距极大。这样的形象也符合全中国、全世界民众的评价。可是我看到的是更多的和书记的谈话精神“对着干”的实例。
说天天看到的小事。我家门口的马路是停靠自行车的,现在每天固定有两位穿蓝制服的“自行车协管员”在站岗,路人停放自行车后,他们就眯着眼睛对线,非得把车子停得像几何图形那么整齐。我发现现在“自协大军”的规模足可以和“交通协管”媲美了。至于搞清洁,是拿硬软扫帚和拿火钳的,一拨又一拨,穿制服和戴袖章的前脚走、后脚来。今天从女儿家回来,一路看到大多数路口站着许多党员和干部(臂章上写着)在挥舞小旗维持着“绿行红停”的秩序。不知道过一个月,外国朋友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什么感受;恕我直言,我就会想:这里的人和这里的官,素质太差了!我们处处需要“监督员”(有些臂章上就这么写着),我们时时被那些“监督员”耳提面命,不断地听着劝告、警告、关照和训斥,甚至连“不要随地方便”都需要提醒,这是一些多么差劲的国民呀,纵然他们的GDP据说有了XXXX亿!那些干部放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做却来这儿吆喝,至少说明一点,原本就机关臃肿人浮于事呀。干净是需要的,可是一尘不染却是“演戏”。龙应台女士说过,一个过分整洁的城市是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城市,因为管理者的心思无处可用了。我想,一个宾馆一样的家庭肯定是一个单调、刻板、虚张声势、毫无生气的地方。适度的“脏乱”其实正是人气、“生气”蓬蓬勃勃的表现呀。世上最最整洁的地方大概是平壤了,可是想想,人们是怎样评价那个神秘的国家的呢?
从前听一位里弄干部埋怨许多居民不大识好,替他们办好事还有牢骚。是真的,我家外墙不知粉刷了多少遍,可我从来对ZF没有半点感激之情,还怕那些常年不拆的脚手架引贼入室。后来看了一篇文章分析这个现象,原来ZF认为自己在做“好事”,可居民却认为有这些粉刷的钱,不如用来切切改变局促的居住环境。“像做好事”和“真做好事”是不一样的。ZF和市民的立场不同,视角自然不同;所以切莫责怪老百姓不识好歹、不识抬举。他们看重的是实惠而非光鲜,区别就在此吧。
再说说“金子银子”。在安保方面花再多的钱,我们拥护;可是那种无休止的“光鲜工程”、“清洁工程”,钱花得比流水还快我是很心痛的。今天脏,明天擦;明天再脏,后天再擦: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全是纳税人的钱呀。你想想,一个大气污染、尾气污染的城市怎么干净得起来呢?……
真真能“完美”,倒也算了;可是脸上贴银,牙上镶金的“美人”,人们又怎么着呢?
啊啊,想起了“大赤包”哪。
shouzhon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日三“惊” (1人喜欢)
- 银发经济“银”几许
- 不做“多情人” (7人喜欢)
- 在“通”与“痛”之间 (7人喜欢)
- 不敢“任性”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