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壮服】的染色记忆
![]() |
植物染料于中国,远在周朝开始就有历史记载,设有管理染色的的官职-染草之官-又称染人。在秦代设有【染色司】、唐宋设有【染院】、明清设有【蓝靛所】等管理机构。他们从大自然中萃取植物与矿物等染料, 将青、黄、赤、白、黑称之为五色,再将五色混合后攫取其它的颜色。以及日本古代染色中有名的『草木染』亦是。
![]() |
植物染料是指利用自然界之花、草、树木、茎、叶、果实、种子、皮、根提取色素作为染料,利用植物染料,是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
![]() |
壮族先民印染着色的纺织品早在汉代时也已出现。贵港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的回纹锦,有黑、红两种,相信都是本地煮染的。二十世纪以来,由于化工染料的流行,植物染色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现存的基本是以蓝靛为主的蓝色,而能染出各类颜色的植物与色彩慢慢被世人遗忘。作为《壮服重生计划》的延续,【越人歌壮服】在2017年发起了“寻找广西最美染色植物”活动,寻找广西遗忘的染色记忆,寻找生活中、记忆里的关于染色植物的点点滴滴。
![]() |
越人歌壮服的诞生
![]() |
蜕变
一颗种子,生根发芽,成长。摘取茎叶,生长结束
![]() |
新生
茎、叶与石灰,发酵。新生命开始,制成的蓝靛膏,赋予织物新的生命。
![]() |
前行
纯净的蓝,安安静静,水、阳光与风也使你成长,向死而生。
![]() |
升华
质朴的靛蓝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用心感受这生命的历程。
![]() |
在现实的浮躁与时代,越人歌壮服保持着天然的植物染方式,还保持着一种“缓慢”且执着的姿态,从做染料、染布到做衣服全程手工。即使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和缓慢,只为精益求精,让穿着者找到一种令内心安宁的珍惜和满足之情。并将广西民族服饰文化,带回人们的生活中。
![]() |
青蓝---越人歌壮服植物染围巾
。纯蓝。(正面)
![]() |
。纯蓝。(背面)
![]() |
。飞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