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碎片积累
术语
大平层(Penthouse)
佛陀是经济学家。
陈平是经济学领域极度误导性的危险的民科
【交易学(catallactics)】是自由市场体系达到汇率和价格的一种理论。它旨在分析所有基于货币计算(monetary calculation)的行为,并将价格形成追溯到行动人(agent)做出选择的时刻。它解释的是价格,而不是“应该”的价格。交易学定律不是价值判断,而是要精确(exact)、客观(objective)、普遍有效(universal validity)。它被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广泛使用。理查德·惠特利(Richard Whately)创造了这个术语。
【行动学(praxeology)】从古希腊文πρᾶξις(praxis(实践),意思是行为(deed)、行动(action))和-λογία(-logia(学),意思是有关……的研究(study of))组成。是对人类行为的研究,基于人类从事有目的行为(purposeful behavior)的概念,而不是像打喷嚏和无意行为(unintentional behavior)这样的反射性行为(reflexive behavior)。法国社会哲学家阿尔弗雷德·埃斯皮纳斯(Alfred Espinas)赋予这个词现代意义,它的研究由两个主要群体独立发展: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创立的奥地利学派和塔德乌什·科塔比什斯基(Tadeusz Kotarbiński)创立的利沃夫-华沙学派(Lwów–Warsaw school of logic)。
【agent】(起作用或影响的)动因,能因,原动力,作用力,使然力(指引起一定作用的人或其他因素)。同义词,factor,deputy,proxy。米塞斯行动学(praxeology)中的人的概念,米塞斯体系里的行动人(agent)概念的地位相当于海德格尔体系里的此在(Dasein)概念的地位。用行动人取代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homo economicus或economic man,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提出这个术语)或互惠人(homo reciprocans或reciprocating human)的范式革命相当于海德格尔用此在的生存体验取代古代和古典对存在(Sein)的彻底遗忘的独断论形而上学的范式革命。
【英国科学哲学家】查理·邓巴·布罗德(Charlie Dunbar Broad)(1887年12月30日 - 1971年3月11日)知识学家(epistemologist),哲学史学家,科学哲学家,道德哲学家和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面的作家。他以对论证的彻底而冷静的考察而闻名。1923年出版的《科学思想》,1925年出版的《心灵及其在自然中的地位》,1933年出版的《麦克塔格特哲学的考察》。布罗德《伦理与哲学史》(1952年)中的论文《决定论,非决定论和自由意志主义》的论文提出了哲学术语“偶然因果关系”(occurrent causation)和“非偶然因果关系”(non-occurrent causation),成为当今在自由意志辩论中“动因因果关系”(agent causal)和“事件因果关系”(event causal)区分的基础。(agent,(起作用或影响的)动因,能因,原动力,作用力,使然力(指引起一定作用的人或其他因素))。他的学术导师是第二代英国观念论者约翰·麦克塔格特,著名的学生是格奥尔格·亨里克·冯·赖特(Georg Henrik von Wright)。布罗德主张“非偶然因果关系”是“由动因或自我决定的”,而不是由包含因素事件和动因处置的全部原因引起的。动因可以被视为一种物质或连续性(continuant)。因此,我们的努力将是完全确定的,但它们的原因将不是以前的事件。
【企业家(entrepreneur)与资本家(capitalist,金融家(financier),银行家(lombard,banker))的区别】企业家是代理人(factor),factor这个词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实干家(doer),制造者(maker)”,是有领导力(leadership)的领袖(leader,deputy),收取剩余价值(factorage,利润(profit)),接受并销售不属于他的财货。以自己名义从事商业信托交易事业(mercantile fiduciary transacting business)不披露他的委托人(general public)。资本家(capitalist,金融家(financier),银行家(lombard,banker))是代销商(commission merchant,distributor,经纪人、掮客(broker)),以寄售(consignment)方式占有(takes possession of)财货或代表货物所有权的文件(documents of title representing goods)如提单。20世纪以前,代理人是商业中介,其主要职能是储存(warehousing)和销售委托货物(living labor),向委托人(laborer,worker)核算收益,保证买方(general public)信贷,有时在实际销售货物之前向委托人预付现金。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银行家的收入应该是以p2p方式赚取贷方与储户之间的利息差,部分准备金以损害货币购买力的方式(在实际世界发生挤兑的时候,不能偿付的那部分就是这种购买力损失。在实际世界没有发生挤兑的时候,反事实的真势模态发生挤兑不能偿付的那部分就是这种购买力损失,而在实际世界表现为货币购买力的贬值。后者恰恰是导致经济周期(实际世界的低利率和错误资本结构)的机会成本(反事实的可能世界里利率没有被压低,资本结构没有扭曲)的累加)侵害了储户的财产权。除非不发生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超过信贷增长,那这种做法才可能是正当的、没有侵犯产权的(这时候反事实的可能世界的资本结构与实际世界的资本结构之间的差别无法发觉,可以用奥卡姆剃刀剃掉)。但这过于困难,因为人性没有这么崇高。从这点上说,高老帅这个“金融家”倒是跟欧成效这种教别人虚假购买别人的房子来赚房价上涨的差价的手法臭味相投,觉得这种垃圾行为是“金融创新”和“仅仅只是违约”。这并不是商业上对不确定性的违约,而是一开始就预谋的犯罪,而且部分准备金还是制度化的恶意预谋暴政犯罪制度。在无政资的自然法下,这种犯罪就应该下半辈子都在监狱里待着,而不是钻国家实证法的空子“只是违约”。
【金融物理学(Econophysics)】金融物理学一词是哈里·尤金·斯坦利(Harry Eugene Stanley)于1995年在加尔各答召开的统计物理学会议上创造的,用以描述物理学家在(股票和其他)市场问题上撰写的大量论文,并首次出现在1996年出版的《物理学》杂志上。金融物理学首次会议于1998年在布达佩斯由雅诺斯·克尔特兹(János Kertész)和伊姆雷·康多尔(Imre Kondor)组织。圣达菲研究所在欧洲资助的研究项目中所做的预测金融危机工作就是这样。金融物理学表示将统计力学应用于经济分析的原理。 让-菲利普·布绍(Jean-Philippe Bouchaud),比卡什·查卡巴提(Bikas K Chakrabarti)(J. Doyne Farmer)(Dirk Helbing)雅诺斯·克尔特兹(János Kertész),(Francis Longstaff)(Rosario N. Mantegna)(Matteo Marsili)(Joseph L. McCauley)(Enrico Scalas)(Didier Sornette)哈里·尤金·斯坦利(Harry Eugene Stanley),(Victor Yakovenko)(Yi-Cheng Zhang)
【功能可供性(affordance),使用价值】认为人知觉到的内容是事物提供的行为可能而不是事物的性质,而事物提供的这种行为可能就被称为可供性。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功能可供性粗略地理解为事物的一种可能的意义,它描述的是环境属性和个体发生连接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James Jerome Gibson)于1977年最早提出功能可供性的概念。吉布森认为,可供性是独立于人的物体的属性,但与每个人的能力又密切相关。1998年,认知科学家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将可供性的概念运用到人机交互领域,相较于吉布森,诺曼更强调一定情境下可以被知觉到的可供性(perceived affordance)的意义,它不但与个人的实际能力有关,还将受到心理的影响。用功能可供性代替使用价值这个词比较好。
【效用与价值】有效用无价值的是一般财货,没有稀缺性的东西。有价值无效用的是货币、虚拟财货。这里区分两个概念开来的是目标和手段之间的评价、因果关系。如果把这两种情况都排除,那效用和价值是可以互相替换不改变意思。根本上还是要看语境。在各自的语境中,门格尔那里效用和价值的内涵不重合,米塞斯那里内涵重合都是没有问题的。米塞斯这里就是将不重合的情况排除了出去。从这两段话里可以看出米塞斯是沿着门格尔纲领在讨论目标和手段的因果关系和主观认知不匹配的问题的。对手段的评价低有可能是不稀缺,有可能是人没有认识到因果关系。“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就是有因果关系的手段没有正确认识所以低估了。虚拟财货则是高估了。
【戈森第一定律】邊際效用遞減規律(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戈森第二定律】边际效用相等规律、边际效用均等定律、享乐均等定律,是指在物品供给有限和人的欲望无限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从而使各类被享用的物品的边际效用均等。此时,人能获得一定量收入下的最大总和的享乐。比如说,如果有几种可供选择的享乐物品,并且消费它们所得的享乐个量是不同的,为了取得最大的享乐总量,最有利的享乐方法是在它们之间依次消费享乐个量最大的那一个,直到各种欲望满足个量相等时为止。
【戈森第三定律】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情况下,要取得更多的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
名句
人类不是因为有酿酒厂和葡萄园才饮酒的;人们酿造啤酒和烈酒,种植葡萄,是因为有对酒精饮料的需求。“酒精资本”创造的饮酒习惯,并不比它创造的祝酒歌多。如果人们需求的是精神产品而不是麻醉精神的产品,入股酿酒厂的资本家就会更喜欢入股专门出版信仰书籍的公司。不是“军备资本”造成了战争,而是战争造就了“军备资本”。煽动民族战争的不是克虏伯和施耐德公司,而是帝国主义作家和政客。——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罗斯巴德说,凯恩斯主义者无法同时思考两个方面以上的问题。
统计乃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
Thought-provoking
【经济学帝国主义积累】卢梭的公意、立法权、国家主权学说是消费者主权。自然权利、法权学说是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权利。尼采的超人、领袖才能是企业家才能。社会契约论是委托-代理理论。阶级斗争理论是公共选择理论、公共品理论、分配理论、财政与税收理论。法哲学是产权裁定理论。伦理学是价值理论、萨伊定律、比较优势定律。功能可供性是使用价值。平行宇宙、模态逻辑是机会成本理论。退相干、时间单向性是机会成本到沉没成本。现象学是方法论。规范利己主义、安兰德是利润至上主义、社会激励机制。政治义务学说是委托人对代理人的义务。合法性是代理人对委托人的权利。极权主义、帝国主义是垄断理论。背景依赖、超距作用是货币中性论。背景独立是货币动力学、异质时间、柏格森时间。佛学苦是稀缺。数学范畴论的函子(functor)对应价格是价值的函子,异质同形。主观价值是某物与湿件之间的关系,是背景独立的。
【】通过财产权等于復合的權利,经济学与法哲学连成一体。通过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内生的经济范畴,经济学与政治哲学连成一体。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不属于经济学却属于法哲学。
【创造与发现,企业家才能理论】加深了我对尼采和企业家才能理论之间联系的肯定。这里用尼采的超人、末人学说来理解就好。超人就是企业家、就是领袖、是把人组织起来进行生产活动的“凝结核”,是跟利润密不可分的一体。末人就是打工仔,就是在生产中贡献以工资、地租结算的人(利息跟地租其实是同一范畴,不过纯时间偏好的利息我还是拿出来不跟生产力解释混淆)。这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柏拉图主义那样真实存在这种概念的实体。每个人都可以是超人也是末人,正如每个人都可以去创业而不是需要某种血统或阶级或性别或智商分数才可以。现实中末人多超人少并不是末人不能成为超人,是有本质区别、生殖隔离的两种人,而是自由选择的。尼采的学说要这么来理解,跟纳粹屁关系都没有,尼采哲学无非就是经济学家萨伊、熊彼特、费特他们研究的主题,这个想法我有但不确定对不对,但现在我更加肯定这个想法是对的思路。创造是普遍存在的是因为这个社会的职业、行业足够丰富,并不是在某一行业不是领袖、赢家在其他所有行业就都不是领袖、赢家。所以企业家有创造力,诗人也有创造力,工程师、建筑家也有创造力,数学家也有创造力。他们可以用各自完全不同的方式领导人们。创造是在不同行业引领人们的力量,是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让我们接受新的范式比如日心说抛弃旧范式地心说这些思维变化的力量。这就是门格尔说的人的本质就是提高对因果律的认识,这就是创造是目的的意思,我们的创造力根本上就是正确“理解”这个宇宙。创造实际上是正确理解,是和真理相符。人的财富本质就是这种理解宇宙,就是知识。所谓的康德式先验心智结构这种说法是错的,换成创造力还更准确些。这种创造力、这种理解宇宙本质的能力,用个很俗的说法就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关系”,财富的本质是创造、是知识。创造比发现真理、发现法则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这一面,发现则更强调法则的客观所予这一面。创造和发现要这么来理解。所以柯兹纳理解错了他的理论也就有问题。我们发现的财富机会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就跟我们发现汽车而不是发现马车是我们创造了汽车一样。
【经济学】类比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之王,数学是自然科学之后。我们可以说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之王,现象学和模态逻辑是社会科学之后。数学是物理学的语言,现象学和模态逻辑是经济学的方法论,经济学是用现象学和模态逻辑语言描述的。经济学是哲学人类学,是极乐生活指南。
【价值论】将价值论上的主观主义与形而上学上的主观主义混为一谈的错误。人在价值论上是主观主义的(欲望的消散是内心的平伏,是要心里放下了)却不意味着形而上学上是主观主义的(掩耳盗铃就是讽刺这种将价值论上的主观主义错当成形而上学上的主观主义)。人的主观价值并不是唯心的而是涉及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外在世界的影响交互的理论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上也不是新闻(詹姆斯·杰罗姆·吉布森的直接知觉论:意义独立于观察者。他声称环境决定知觉,这就是环境“给予”观察者的意思。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在神经科学上提出的对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批判,认为情绪对我们的意志也会产生影响。类似的还有具身认知等等,我们的主观价值(心里放下了)绝不是主观任意的,而是跟情绪、身体、环境、人际交互社会(而这些都是唯物主义的而不是唯心的)密不可分的)。经济学不研究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但超出了经济学需要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来解释的东西,将主观价值论理解为掩耳盗铃的唯我论唯心主义完全是nonsense。对于这点门格尔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至于是耦合还是涌现还是功能可供性,那是认知科学上要讨论的了。
【反兰格社会主义计算】把一支温度计放在烤箱内可以模拟计算出烤箱内的温度。但这个烤箱的经济价值只存在于买家的脑袋内,根本无法用模拟计算出来。
【反哈耶克的公有制不可行的分散知识解释】公有制从来没有提出过要消灭分散知识也没有说过统治者是全知全能的,公有制明确提出的就是消灭私有产权。哈耶克不去批判公有制消灭私有产权却去批判公有制要全知全能,这种文不对题导致他的整个体系都是歪的。公有制不可行的分散知识解释就跟利息的生产力解释,斯密的分工理论对于资本主义的财富增长的解释一样,是错误的。这就是罗斯巴德对经济核算理论的一般化为垄断理论。每个人都是中央计划者也都会遇到中央计划者的知识不足的困难。难道普通人在建立自己的经济计划的时候跟独裁者管理国家的时候遇到的知识不足有根本区别吗?没有。有区别的是个人垄断者消灭不了价格而可以利用,但独裁者的垄断太强强到消灭了价格而无法利用。如果罗斯巴德的垄断理论是对的,那哈耶克就必然是错的。规定即否定。热力学对永动机就必然错。经济学的逻辑铁打不变的顺序:稀缺&价值-产权-价格-利润。变了就是伪科学。生产力理论本身是正确的,可它再正确也不是对利息的正确解释。分散知识理论再正确,也不是解释公有制不可行本质的正确解释。八杆子打不着的东西,哈耶克把它们扯在一起。可它们并不必然在一起。使人们协调起来的,是产权和法律,不是信息和信息的交流,比如说语言文字。产权和法律的制度问题跟一个信息交流的制度问题并不是等价的。哈耶克以为能,但并不是。价格-利润机制是产权和法律制度,如果非要说是交流信息的制度,那么这也是一个交流信息制度的子集。这种表述并不是换一种话说不改变内涵,就跟数理经济学以为换成数学语言不改变经济学内涵一样,它是改变了的,因此不能接受哈耶克的这种变换。信息交流制度包括了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而产权和法律制度只包括资本主义。如果你认为资本主义比共产主义在伦理上正义、在效率上高效的差别是一套信息交流制度胜过另一套信息交流制度而不是产权和法律制度胜过专制制度。那我觉得你的确是一个哈耶克主义者,但并不是一个理解资本主义自由解放本质的人。这也恰是哈耶克范式的本质。正是在这一点上,安·兰德看的清楚:“那些在某些方面同意我们的观点,但同时宣扬相互矛盾的思想的人,绝对比100%的敌人更为有害”。她补充道,“比如米塞斯作为一个几乎和我们在一起的人,我尚可忍受……要举例说明我们最有害的敌人,当推哈耶克。那人是真正的毒药。”
【批判哈耶克】想起一个有关哈耶克主义者的笑话,大概是从奥克肖特那里改编过来的。
理想中的哈耶克主义者:反对计划与理论,拥护市场与自发秩序。
现实中的哈耶克主义者:反对计划与理论,拥护反对一切计划的计划与有关自发秩序的理论。
【交易费用】对于交易费用的新古典范式批判。我看到过的有两个有启发的思路,一个是交易费用相当于物理学的摩擦损耗、无用功。根据热力学定律我们知道不可能有热效率100%的燃机,必然要有无用功的存在,否则就成了第二类永动机了。但人类使用燃机却不是为了降低无用功,而是为了让有用功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随着人类能源的技术和需求越来越大,无用功必然是越来越大的,所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的完全是无稽之谈。经济越发达越复杂,交易费用只会越来越多而不会越来越少。这个批判是很有力的。还有一个就是对古典经济学的成本决定价格的错误倒置的批判,古典经济学关注成本最小化是错误的,正确的范式应该是关注利润最大化。利润不是成本最小化节约出来的,而是资本结构高效的满足了不确定的需求生产出来。只有这种思路的转变才能从错误的确定性均衡范式走向正确的不确定性的非均衡范式。
按照主观价值论承认交换跟劳动一样是具有生产性的,增加价值的。那么对交易费用的一般化就是把交易费用看成是成本的一种,劳动力创造价值,工资或者是食物、休息是劳动力的成本。那交换创造价值,交换费用比如广告费、安保信任的费用、品牌口碑的费用、商标的费用、运费就是商业交换的成本。这样用工资之于劳动的成熟理论一般化交易费用之于商业。
这样就不用重新发明轮子。而是将轮子推广到包含更普遍更一般的情形。工资生产要素理论和机会成本理论有多一般,交易费用就应该被归到其中被看做是一种具体运用。
【货币】我忽然领悟理解了站在汉密尔顿的位置,对他来说货币只是把人们组织起来的一种手段、工具而已,尽管起作用的方式是动力学的但讽刺的是以他的视角这种手段反而是静力学的。对支持者来说这种手段一定很诱惑、很让人难以放弃,难怪会鄙视反对者小农。保守主义认识到的“社会问题的根源不是源于制度而是源于人性的善恶,只要人性中有恶那社会出现问题就不是改革制度所能消除的”,无政府部分准备金和无政府全额准备金两种制度皆可,就在于这“问题不是出在制度上,而是出在人性上”。罗斯巴德对全额准备金的认识与其说是货币理论的深刻见解或顽固浅陋的老右派老教条,不如说是对人性洞察的苦涩与无奈。货币理论并不是经济理论,而是通往苏格兰那批保守主义伦理学家的人性论。发行货币再回笼货币,并不是这手段高明与否的问题。而是掌握这种手段对于人的腐败,把代理人的利益置于委托人的利益之上的腐化才是无法消除的人性曲木。
【货币】货币的信用本质是司各脱主义的。货币的价值是它的购买力。购买力取决于稀缺性(货币数量)和信用(适销性被看作是向所有财货提取的凭证,取决于人们的观念)。当取得了信用之后,也就是成为了货币之后,货币量的多少不是问题,都是最优货币量(正因为货币是记账簿所以才会有这种性质,在记账簿上改变数量的换算比率并不需要增加记账簿本身的数量)。这就说明货币的本质更重要的是信用,然后才是稀缺性。
“货币的本质是商品”这种说法有极大的不精确、误导。货币的本质是记账簿比货币的本质是商品要更准确更严谨。货币的本质是商品是说要货币必须具有商品的消费价值吗?我认为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商品是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一切东西。消费价值为0而作为纯粹交易媒介有价值的商品,这种记账薄性质的价值才是货币价值的本质,消费价值为0让货币的本质看的更明显。货币的本质是商品不应该被理解为货币必须具有消费价值,而应该被理解为消费价值可以为0,而作为记账簿记下每一笔交易,作为向人类财富基金池提取财富的凭证,人们认为有价值。
货币理论上要批判的两大错误:货币数量不足,这种错误为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提供了支持;货币必须要有直接满足消费的价值,这种错误为禁止、阻碍信用促进交易的变革、进步(也就是货币形态的演化、变革进步,比如记账簿演化到比特币的形态的不断进化)提供了支持。
法币的问题在于政府有不守信用把法币变成假钞的倾向。它本身的发行跟比特币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不基于商品支撑而是凭人们的观念信任当作记账薄的价值。如果法币不增加数量,跟比特币和黄金没有任何区别。
要说服一个人去相信比特币很难,但你要说服一个热爱者不相信比特币难上加难。
热爱比特币,是因为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性的迷恋。
【】以下幾種關係如同語言哲學對於形而上學的關係:貨幣價格語言對於人类社会,理論數學對於科學,普通法對於法哲學。
【价格与价值】价格是对运动轨迹的测量,数学;价值是运动本身,物理。价格是价值的函子。
【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是一个莱布尼茨主义的静态和谐体系,现代经济学和凡勃伦是主张动态来批判它的静态,马克思和马尔萨斯是主张反和谐论来批判它的和谐论。奥派现代经济学的非平衡态范式跟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的思路是最一致的,是用一种动态的非平衡机制看待均衡的隐藏(对称性破缺将对称性隐藏起来)。非均衡的不和谐也就因此可以被视为一种复杂的和谐。现代经济学辩证的实现了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和谐的世界观,用一种自组织演化论的动态均衡破缺和谐方式。任何古典、新古典的论调,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对现代思维缺乏认知的落后、愚昧。
【垄断】新古典经济学把竞争和垄断的概念完全搞错了。哈耶克早在1946年的文章里就指出,完全竞争实际上是没有竞争,而真正的竞争被当作垄断了。所有的企业采用相同的技术,以相同的成本生产相同的产品,并且以相同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这是竞争吗?不是!真正的竞争是与众不同!但按照新古典范式,与众不同就是不完全竞争,就是垄断,就带来效率损失。
完全竞争与创新完全不相容,凡是创新都会带来不完全竞争甚至垄断,完全竞争等于不能有任何创新,也就是所有企业生产一模一样的产品,使用一模一样的技术,卖完全一样的价格。任何创新就会带来不一样。如果我们把完全竞争当作理想,我们就应该消灭任何创新。所以不难理解,受反垄断法折磨最多的企业,正是那些最具创新力的企业。任何交易中都有些收益或成本是不需要价格补偿的,这并不会带来市场的失灵。比如说,我买个苹果要付钱,但是我看苹果不需要付钱,尽管看苹果也给我带来利益。——张维迎
【垄断】罗斯巴德垄断理论使公共选择理论确定的成为一门演绎科学就如同量子理论使化学确定的成为一门演绎科学。
段落摘录
【社会与经济】为了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之间建立一个清晰的分工,帕森斯认为政治学将自身定位为在社会中使用强制性力量,经济学是指手段对目的的理性适应,而社会学则涉及让社会得以整合在一起的终极价值的研究。
【】胡塞尔现象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现象学倾向的一个最根本的区别,也许就在于他不把现象看作通往本质的一个临时的“桥梁”或“梯子”(如康德、黑格尔那样),而是就在对现象的直观中建立一门先验的本质科学。
按胡塞尔的设想,这是一门真正的“科学的科学”,一切其他具体科学都由此而成为可能;它既具有直接经验直观的自明性,同时又具有柏拉图式理念的普遍性;但它既不归结为心理学,也不归结为传统本体论,而是真正独立自足的理念王国。
它当然可以用来诠解我们这个现实的世界,但这只是它可有可无的副产品,它的真正任务却在于探究永恒的绝对真理。
正如一个数学家力图解决他所面临的各种深奥的数学难题,而不必考虑它们在现实中的对应物一样。
这种“先验的本质科学”一反西方传统对“科学”一词的习惯用法(这种用法在他看来导致了现代“欧洲科学的危机”,即导致了以科学技术为楷模和最高成就的现代唯科学主义),而要求返回到传统科学及其逻辑工具在直接经验中的“前谓词”根源。
这是一个包含着一切感性的丰富性的“知觉”王国,它无一遗漏、不带偏见地将感觉、表象、想象、信念、苦乐体验、情感、意志等等,总之一切直接向我们呈现出来的东西尽收眼底,并将它们都看作具有“意向性结构”、因而具有自己的“意向对象”的意识现象。
意向对象不同于现实存在的对象(心或物)。而是指一个观念的所指、意义。
想象的东西,幻觉和错觉,虚拟的表象,只要是有意义的观念,都有其“意向物”,它们不一定是客观存在物,但却是可以内在地直观到的。
换言之,幻想也是真实的东西,但不是客观的真实,而是主观中真实地呈现、具有直观明证性的东西,因此具有本质的普遍意义和永恒意义。
例如一个艺术家努力要表达出一个最美的形象,为此他投入了他全部的感觉、信念、情感;也许他失败了,他无法表达,或只能隐约地表达其万一,但他坚信它的实在性,坚信它对自己的全部感觉、信念等等有一种必然的关系,以致于这种关系成了对于(任何人的)一般感觉、信念等等的关系。
由此可见,现象学所揭示的是一个与我们日常自然意识截然不同的视角,从此出发,我们可以更直接地进入到人类意识和精神现象的内在本质结构中,对之作出某种规律性的、但又不脱离直接经验的把握。
唯物主义者完全没有必要将这种把握方式让给“唯心主义者”,正如我们不能老停留于追问一个几何学家的三角形是用粉笔还是什么东西画出来的,并强迫他用粉笔的性质证明出三角形三内角之和为180度一样。
经济学家
埃杰沃斯 布留明提到此人对数理经济学的批判很精彩。
【意大利经济学家】费迪南多·加利亚尼(Ferdinando Galiani,1728年12月2日,那不勒斯王国基提——1787年10月30日,那不勒斯王国)是意大利经济学家,是意大利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弗里德里希·尼采称他为“最挑剔、最精致的智力...他是本世纪最深刻、最敏锐、也可能是最邪恶的人。"1751年乾隆十六年,《论货币(Della moneta)》主观价值论(基于效用和稀缺性的价值理论),直到19世纪70年代关于边际效用的讨论发展起来,这种对经济价值的深度思考才会再次出现。利息的纯时间偏好理论。
1755年(乾隆二十年,《商业性质概论》出版)到1871年(同治十年,《国民经济学原理》出版),古典(classical)经济学一百一十六年
经济学的古典史(1755年)要比世界、物理学的古典史(1648年)晚107年。
【边际理论,逻辑演绎】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ünen,1783年6月24日乾隆四十八年 - 1850年9月22日道光三十年),经济学家。边际生产力理论。杜能环。
【德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弗里德里希·贝内迪克·威廉·冯·赫尔曼(Friedrich Benedikt Wilhelm von Hermann,1795年12月5日至1868年11月23日)是德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1832年,他的第一版政治经济学巨著《政治经济学调查》问世。熊彼特和布留明在经济学史上频繁提到此人。
【意大利古典经济学家】弗朗西斯科·费拉拉(Francesco Ferrara,1810-1900)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 他将亚当·斯密,萨伊和巴斯夏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引入意大利。
【普鲁士数理经济学】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Hermann Heinrich Gossen,1810年9月7日嘉庆十五年 - 1858年2月13日咸丰八年)是普鲁士的经济学家。通常被视为第一个阐述边际效用的一般理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约翰·埃利奥特·凯恩斯(John Elliott Cairnes,1823年12月26日道光三年 - 1875年7月8日同治十三年)是爱尔兰经济学家。他经常被描述为“最后的古典经济学家”。米塞斯在早期称赞了他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某些观点。
【英国数理经济学】威廉·斯坦利·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1835年9月1日道光十五年--1882年8月13日光绪八年)生于利物浦,英国经济学家。他在著作《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年同治十年)中提出了价值的边际效用理论。杰文斯影响了:威克斯蒂德、费特、亨利·黑兹利特、罗宾斯。
【美国制度主义的四大巨头之一】约翰·罗杰斯·康芒斯(John Rogers Commons,1862年10月13日至1945年5月11日)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经济学家、乔治主义者。
1871年(同治十年,《国民经济学原理》出版)到1945年(二战结束),现代(modern)经济学
经济学的现代史(1871年)要比世界、物理学的现代史(1789年)晚82年。
【美国制度主义的四大巨头之一】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Wesley Clair Mitchell,1874年8月5日至1948年10月29日)是一名美国经济学家,以其关于商业周期的实证研究和在最初几十年中指导国家经济研究局而闻名。米切尔被称为索斯坦·凡布伦的“明星学生”。
【俄罗斯经济学家】鲍里斯·布鲁茨库斯(Boris Brutskus,1874年10月3日生于俄罗斯库兰登政府的波兰根(现为立陶宛),1938年12月7日在耶路撒冷去世)俄罗斯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农业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是犹太人殖民协会中央委员会成员、记者和立陶宛政府部长库塞德·库塞德的兄弟。他撰写了许多出版物,包括关于俄罗斯经济和农业学以及犹太人生活的出版物。布鲁茨库斯出版了苏联经济计划的英译本,由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于1935年作了介绍。
【美国制度主义的四大巨头之一】弗兰克·海尼曼·奈特(Frank Hyneman Knight,1885年11月7日至1972年4月15日)是一名美国经济学家,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芝加哥大学度过,在那里他成为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乔治·斯蒂格勒和詹姆斯·布坎南都是芝加哥大学奈特的学生。
【美国制度主义的四大巨头之一】克拉伦斯·埃德温·艾尔斯(Clarence Edwin Ayres,1891年5月6日至1972年7月24日)是20世纪中叶德州制度主义的主要思想家。
【美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技术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人文主义技术哲学】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年10月19日至1990年1月26日)是美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技术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特别以他对城市和城市建筑的研究而闻名,他有着广泛的作家生涯。芒福德受到苏格兰理论家帕特里克·格德斯爵士的影响,并与他的助手英国社会学家维克多·布兰福德密切合作。有机人文主义(organic humanism)。芒福德认为,定义人类、使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不是我们对工具(技术)的使用,而是我们对语言(符号)的使用。他相信,原始社会参与者之间共享信息和思想对早期人类来说是完全自然的,而且随着社会变得更加复杂,这显然是社会的基础。随着人类走向未来,他有希望在世界上继续这种信息“汇集”的过程。芒福德是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有机哲学的狂热读者。芒福德是安·兰德小说《源泉》( 1943 )中的对手埃尔斯沃思·图希的灵感来源。卡尔·米查姆(Carl Mitcham)集中讨论了其中的四位代表人物,即美国的刘易斯·芒福德、西班牙的约瑟·奥特加·伊·加塞特、德国的马丁·海德格尔和法国的雅克·埃吕尔(Jacques Ellul)。
【法国经济学家】雅克·莱昂·吕夫(Jacques Léon Rueff,1896年8月23日至1978年4月23日)是法国经济学家和法国政府顾问。戴高乐将军推行自由市场政策的主要顾问。朝圣山学社成员。同盟国赔偿机构( IARA )主席和摩纳哥国务大臣。他强烈支持欧洲一体化,1952年至1962年担任欧洲法院法官。20世纪60年代,吕夫成为恢复金本位制的主要支持者,并批评使用美元作为储备单位,他警告说,这将导致全球通货膨胀。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成为他的主要批判对象。
【英国经济学家】乔治·伦诺克斯·沙曼·沙克尔(George Lennox Sharman Shackle,1903年7月14日 - 1992年3月3日)英国经济学家。他挑战传统的理性选择理论的实践探索,已被描述为一个“后凯恩斯主义”,他被称为是来自奥地利的前提得出“凯恩斯主义的结论”。
【系统科学家】肯尼思·尤尔特·博尔丁(Kenneth Ewart Boulding,1910年1月18日 - 1993年3月18日)是一位经济学家,教育家,和平活动家,诗人,宗教神秘主义者,虔诚的贵格会教徒,系统科学家,跨学科的哲学家。他是一般系统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人文主义技术哲学,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雅克·埃吕尔(Jacques Ellul,1912年1月6日至1994年5月19日)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著名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教授。埃吕尔是波尔多大学法律和经济科学学院历史和机构社会学的长期教授。作为一名多产作家,他一生写了58本书和1000多篇文章,其中许多讨论了宣传、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宗教和政治之间的互动。他作品的主导主题被证明是现代技术对人类自由和宗教的威胁。他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有《技术社会与宣传:人类态度的形成》。到20世纪30年代初,埃吕尔的三大灵感来源是卡尔·马克思、瑟伦·克尔凯郭尔和卡尔·巴特。在《雅克·埃吕尔:系统论述》中,达雷尔·法辛声称埃吕尔相信“使某一特定现实去理性化的东西,本身又变成了新的神圣现实”。
【经济学家,货币理论,反凯恩斯】利兰德·耶格尔(Leland B. Yeager,1924年11月4日生)是美国经济学家,是货币政策和国际贸易专家。他于1948年从奥伯林学院毕业。并于1949年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那里在1952年。他曾在美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翻译日本代码。在1997年至1998年,他暂时担任国际语言研究所副主席,后来Deanna Hammond去世。他一直是自由杂志的常规贡献者,偶尔也是“米塞斯日报”的贡献者。他是奥本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的名誉教授。他的货币文章强烈反对凯恩斯正统,并强调了货币在商业周期中的关键作用。他的1956年的文章“现金平衡解释抑郁症”。认为,抑郁症是由“对货币的过度需求,在人们想要持有更多的钱比存在的意义上”造成的。在这里,他是货币学派的成员,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例。他的后来的作品倾向于一种放任自流的货币改革方法。在他的1989年的文章“可以货币不平衡被消除”中,他主张,政府“被排除在货币体系中的任何作用,而不是定义一个单位的帐户或货币。”
【倒退回李嘉图主义,巴斯夏圈子】乔治·杰拉德·瑞斯曼(George Gerald Reisman,生于1937年1月13日)是美国经济学家和佩珀代因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他是《政府反对经济》(1979)、《资本主义:经济学论文》(1996)的作者。他被称为自由市场和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倡导者。在50年代后期自称为巴斯夏圈子:拉尔夫·拉乔(Ralph Racio),穆瑞·罗斯巴德,乔治·杰拉德·瑞斯曼,罗纳德·哈姆威和伦纳德·里奇奥(Leonard Liggio)。整合古典经济学与奥地利学派,结果得出“成本决定价格”的错误学说。在罗斯巴德与安兰德的决裂中站在安兰德一边。
【金融物理学】哈里·尤金·斯坦利(Harry Eugene Stanley,1941年3月28日出生)是美国物理学家、波士顿大学教授。他对统计物理学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跨学科科学的先驱之一。他目前的研究重点是了解液态水的异常行为,但他对复杂系统作出了根本贡献,例如量化阿尔茨海默氏症脑成分之间的相关性,量化非编码和编码DNA序列的波动,以及健康和患病心脏的层间间隔。他是金融物理学(Econophysics)的创始人之一。
【加拿大经济学家】威廉·怀特(William R. White,生于1943年)是加拿大经济学家,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经济和发展审查委员会主席。他以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大衰退)来临之前就指出债务市场的疯狂行为而闻名。
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当代(contemporary)经济学
【复杂性经济学(Complexity economics)】威廉·布赖恩·阿瑟(William Brian Arthur,1946年7月21日出生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 )是一位经济学家,他影响并描述了现代收益递增理论。他在北加州生活和工作了许多年。他是复杂性理论(complexity theory)、技术和金融市场方面的经济学权威。目前,他是圣达菲学院的外部教员,也是PARC智能系统实验室的访问研究员。他被认为是埃尔法罗尔酒吧问题(El Farol Bar problem)的发明者。
【埃尔法罗尔酒吧问题(El Farol Bar problem)】是少数派博弈(Minority game)的模型。这个问题以新墨西哥圣达菲的一家酒吧为基础,由布赖恩·阿瑟于1994年提出。这个问题(没有埃尔法罗尔酒吧的名字)是在六年前由休伯曼(B. A. Huberman)和霍格(T. Hogg)提出并动态解决的。
【现代批判制度主义】杰弗里·马丁·霍奇森(Geoffrey Martin Hodgson,生于1946年7月28日)是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商业研究教授,也是《制度经济学杂志》的主编。霍奇森被公认为现代批判制度主义(modern critical institutionalism)的领袖人物之一,他继承了制度经济学创始人的批判精神和知识传统,特别是索尔斯坦·凡勃伦的批判精神和知识传统。他广泛的研究兴趣从演化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到马克思主义和理论生物学。他第一次以他的著作《经济学和制度:现代制度经济学宣言》(1988年)闻名,该书批评了现代主流经济学,并呼吁在制度主义的新基础上修改经济理论。由于最近出版的《经济学与乌托邦》( 1999 )、《经济学如何忘记历史》( 2001 )和《制度经济学的演变》( 2004 )三部曲,霍奇森的论点成为对主流经济理论更全面和更有力的批判,他的声誉得到了提升。
【美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克·安德鲁·斯库森(Mark Andrew Skousen,生于1947年10月19日)是美国经济学家和作家。他目前在查普曼大学任教。他曾在哥伦比亚商学院、慈善学院、巴纳德学院和罗林斯学院任教。
【瑞士演化经济学家】库尔特·多普菲(Kurt Dopfer)是奥地利出生的瑞士经济学家,自1980年起担任瑞士圣加伦大学经济系教授,国际经济和发展理论主席,经济研究所联合主任,大学参议院成员,荣誉退休者,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研究员。他还在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德累斯顿技术大学、维也纳经济大学、布里斯班昆士兰大学、维也纳高等研究所担任客座经济学教授,并担任奥地利科学院委员会成员。
【元经济学门格尔纲领】菲利普·米洛斯基(Philip Mirowski,生于1951年8月21日,密歇根州杰克逊)是圣母大学的经济学史学家和经济学哲学家。1979年,他获得了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他的书《比光更热》(More Heat than Light)中,批判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牛顿范式。只是批判,没有立论。
【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Jean Tirole,生于1953年8月9日)是法国经济学教授。他专注于产业组织,博弈论,银行和金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2014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于他的市场力量和监管分析。
【美国法学家,行为经济学,政治上有可能是个国家主义者而非自由主义者】卡斯·罗伯特·桑斯坦(Cass Robert Sunstein,生于1954年9月21日)是一名美国法律学者,特别是在宪法、行政法、环境法以及法律和行为经济学领域,他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担任奥巴马政府白宫信息和监管事务办公室的行政官。桑斯坦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教了27年。桑斯坦是哈佛法学院的罗伯特·沃尔姆斯利大学教授。他是哥本哈根商学院的名誉博士。桑斯坦是司法极简主义(judicial minimalism)的支持者,他认为法官应该主要关注眼前的案件,避免对法律或具有广泛影响的决定进行大规模修改。他的大部分工作也将行为经济学引入法律,暗示“理性行为者”模式有时会对人们如何应对法律干预产生不充分的理解。桑斯坦与受过行为经济学培训的学者合作,最著名的是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克里斯汀·M·乔尔(Christine M. Jolls),展示了法律和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应该如何被关于人们实际行为的新的经验发现所修正。根据桑斯坦的说法,联邦法律的解释不应该由法官来做,而应该由美国总统和他周围的人的信念和承诺来做。
【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杰弗里·戴维·萨克斯(Jeffrey David Sachs,出生于1954年11月5日)是一名美国经济学家、公共政策分析师,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的前主任,在那里他拥有大学教授的头衔,这是哥伦比亚授予其教员的最高级别。他被认为是世界上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的主要专家之一。萨克斯曾担任拉丁美洲、东欧和前苏联政府的经济顾问。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宏观经济学家,他在从共产主义或发展主义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为一些国家政府提供了建议。1985年,当玻利维亚通过全国选举从独裁转向民主时,玻利维亚独裁者雨果·班泽尔的政党邀请萨克斯就一项反通货膨胀经济计划向他提供建议,该计划将在他当选后实施。这个稳定计划的核心是放松价格管制,特别是对石油的管制,以及削减国家预算。《贫困的终结》指出结束贫困的关键在于让穷人走上发展的阶梯,这需要基础设施、公共建设、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投资,需要各发达国家及国际机构的支持与援助,令世界走上更为开明的全球化道路。萨克斯最强烈的批评者之一是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威廉·伊斯特利(William Easterly)。伊斯特利在他的《华盛顿邮报》评论中谴责了《贫困的终结》,伊斯特利2006年的书《白人的负担》是对萨克斯论点的回应,萨克斯认为贫困国家陷入了“贫困陷阱”,除了大规模增加外援,没有其他出路。萨克斯自己也强调了对经济发展采取多方面方法的必要性,其中增加和负责任的外国援助几乎总是必要的一部分。伊斯特利提出了统计证据,证明了许多新兴市场在没有萨克斯提出的大量外援的情况下获得了更高的地位。理论错误,事功有功。
【美国新古典经济学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生于1962年1月21日)是美国经济学家,学者和作家。乔治·梅森大学的教授。受芝加哥學派、Thomas Crombie Schelling、門格爾影響。
【美国新古典经济学家,公共选择理论】布莱恩·道格拉斯·卡普兰(Bryan Douglas Caplan,生于1971年4月8日)是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Mercatus中心研究员,卡托研究所兼职学者和EconLog的博主。他的作品在公共选择理论,對自由意志主義感興趣。受莱布尼茨主义,古典-新古典的一般均衡的影响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