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工的一二 及杂记
在这世上有许多人类共同的爱好,其中之一就是旅行。
不知道大家和父母亲戚出去旅游或是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旅游是个什么感觉。活了20年,前者给我的感觉是无忧无虑中含着尴尬的文化代沟隔阂,后者给我的感觉是想把每个人都伺候好很麻烦。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10252398/
有一天在豆瓣看到了这篇眼前一亮的文章,在惊叹作者胆识之高,羡慕作者人生之丰富的同时,也萌生出自己一个人出去走走的想法。一个人自由自在,想去哪去哪,或许我也能遇见许多有趣的故事。当时的内心应该就是这样的想法。
但是,作为一名上有老下没小的大学生,去学阿牛那样穷游肯定是不现实的。作为一名懂事顾家的好孩子,在高中去泰国玩了趟后,再问家里要钱说出去旅游,而且还是一个人,这话是真真开不了口。那咋整呢?
又是一天,在豆瓣看到了兔大饨小姐姐发的新西兰working holiday的申请攻略,又是眼前一亮。这次感觉发现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还可以这样申请到国外边打工边玩。兔大饨小姐姐也超优秀超可爱,在此推荐她的微信公众号“大饨实验室”。
然而真正去了解了working holiday之后发现,这对于我来说不是个好的选择。申请条件多比较麻烦,并且来回机票钱也是个不小的数目。但毕竟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就像小时候你先玩的红警,慢慢就会接触到帝国时代,接触到魔兽争霸一样。从working holiday的豆瓣小组中我又知道了国际义工,IVHQ 这个组织的很多项目都不错,不过你要交钱给他们机票也是自己解决。而从国际义工我又了解到了国内义工,豆瓣小组名叫青旅打工换宿。国内城市,花在交通上的钱不会很多,还可以省下住宿钱,实在是当代穷苦大学生假期出门体验生活的不二选择啊!于是乎就有了今年寒假去大理的故事。
我是在刚才提到的那个小组里看到的我东家的贴子。矛矛姐写的招聘广告是我在小组里看到的最有趣最有二次元气息的贴子,虽然照片真的是照骗。有同学好奇问我这义工是怎么一回事。我就拿我去的这家跟大家说说。一般招义工的贴都会写明最少要干多少多少天,比如15天或是一个月。矛矛姐家的大理路边是做一个月。我是二月份的义工,二月份的加我一共三人。矛矛姐会排值班表,你可以自己跟她商量是值一天歇一天还是值两天歇两天or更多。和义工小伙伴玩熟了的话,你哪天突然想出去,让小伙伴帮你代个班也是没问题的。我和慧子去爬苍山那天就原本应该是我值班。值班主要就是接前台电话,处理订单,帮当天新客入住,把退房了的房间里的床品放洗衣机里洗好并晒到阳台上,喂芬达(店里的猫),浇花浇草。不是五一国庆春节的话基本上都蛮闲的。据说有些店会有一些工资,或者是觉得你表现的好帮你付回家的路费。我在的这家是值班当天有30元的饭补。吃饭你可以自己点外卖、出门吃或者自己烧,也可以和其他义工一起烧一起吃。别家也有专门请做饭阿姨的形式。住宿我家是8人间上下铺,别家的情况不了解。基本上招聘贴里都会写出来。


跟家人谈这事的时候,家人最担心的是我去的会不会是个传销组织。自己真的根本没想过这一点,特别相信豆瓣小组。个人觉得当一个人做一件事不是为了贪图什么利益,别人邀请你参加一件事也不是以什么功利性的东西来吸引你,这样的事还是值得试一试的。林清玄写过一篇讲买水果的文章,大意是他每次都让老板帮他挑,相信老板的为人。老板也会给他挑最好的水果,甚至到最后会特意为他留好的水果。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这方面,虽然社会上的确有许多不好的新闻,但我还是愿意相信林清玄的这种为人处世方式。
最后还是如愿以偿踏上了旅途。一个人出远门,当时是1.27,还有两周多就到春节,坐的又是快车。车上挤满了过年回家的形形色色的人。就像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所说:“ 喜怒哀乐在社会现象的一层里得到它们的意义”,喜怒哀乐也在小小的车厢里得到它们的意义。自己明明在其中格格不入,一开口标准的普通话也没人跟我搭话。但心里还是自得其乐的观察着人们,尝试着听懂他们说的方言。

我的性格是慢热型的,进入个陌生的环境话不多。刚到店里,一月义工都还没走,和其中两个去了趟大理大学,慢慢才聊了起来。第三天一个人去环了洱海,第四天逛了逛床单厂和将军府。一月义工陆陆续续的走了,我也开始了咸鱼的生活——和另一个香港来的义工天天在店里玩游戏看电影,每天的出门就是出去买菜。店里都是常住的包月客,有搞艺术卖画的,有会吹笛子在古城摆路边摊的,有天天吃馒头煎饼的山东人,有天天在店里吃外卖快餐的福建人。最喜欢的还是叮当姐,自来熟,吐槽停不下来,会和我们说她以前的故事,还喜欢看老E的直播。突然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一直想进的圈子,大家都是些不正经的用豆瓣的所谓文青,她说喜欢大冰,他说大理的大冰的小屋一般般,而我都不知道大冰是谁。温暖的气温下人们散发的慵懒的气息,让人觉得放松又有点百无聊赖。他们说着游历滇藏川,游历新疆的故事,说着自己老家的节日习俗吃的喝的,说着打过各种工的故事。乐呵呵的说出来,很有趣也很辛酸。大美无言,生活不易。

我在大理待了二十天。从十一到开学,在家在南京也不过待了八九天。生活体验充足。大一暑假打过工,自己又是个江苏人,能体会到我在大理认识的人和我在这边认识的大多数人都不一样。身处“镀金时代”,身边的人包括自己,总会有考四六级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等各种压力。成功学影响着整个社会,考个好大学和找个好工作似乎成了二元性的问题。大理的生活是一种逃避吗?我不清楚。但我知道我也不免凡俗需要为自己的未来积极入世。我也知道内心深处,我喜欢那二十天的生活,喜欢那些萍水相逢可爱的人们。
——————————————————
大家元宵节快乐啦~
-
Travel昊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02 09: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