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纪实胡乱游记-6
昨晚和民宿老板定好了车,包了一个出租车司机,跟着我们在加德满都周边跑一天。从早上十点到下午五六点,一共2800卢比(最后多给了200小费,实在感觉自己是去扶贫…)
这位司机大哥基本不咋会说英文,连我爸的关键词有些时候都听不懂,不过个子矮矮的一小只,戴个小红帽配个绿卫衣,还是很可爱😚(可能因为矮让我觉得他像KendrickLamar)
尼泊尔基本所有的士都是奥拓车,别的品牌也都是就是很小只的车,因为这样比较容易在烂路上嗖嗖嗖乱窜。平时也没什么交通规则,一堆车在贼窄的小巷子里会车实在是太平常不过了,这时奥拓小车车的优点就显现出来了,反正身子小嘛怎么挤挤路总是能通的。
我们的路线是先到猴庙,然后再到泰米尔区,最后巴德岗,然后回帕坦。
帕坦离猴庙不算远,大概是七公里。车停到半山,再自己爬一小段就到了。猴庙门票是200卢比一张,并不存在什么中国护照便宜之类的情况,不知道攻略上的那些大姐去的时候是什么年代了,大概是中尼关系第一棒的时候吧。都一带一路了也没捡便宜,倒是英联邦国家买票一直便宜好多。所以别想着一带一路给你带来啥好处了,不如想想怎么嫁个英国老男人吧。

猴庙为什么叫猴庙,言简意赅就是因为猴子多。我爸说2015年地震前猴子更多,简直是一片一片一群一群飞檐走壁。现在已经少了很多了。像我这种胆小女孩,本来以为这些猴子会跟峨眉山猴子一样流氓,比如见到红色会受刺激啊,或者会来掀裙子啊,或是一抓狂一撒欢就来抓你脸之类的,结果人家猴子可乖了,可见多识广了,尼泊尔人见到中国面孔都要觉得稀奇多看几眼,尼泊尔猴子却懒得鸟你,瞟都懒得多瞟你一下。这时候你倒是期待它能来掀你裙子了。


走一段路,就开始看到很多小摊小店,买一些手工物件。这些手工物件在旧时候都是由纽瓦人这个民族做的,据说他们特别心灵手巧。尼泊尔每个民族干啥还分的怪清,有的打仗有的做活,各司其职。
这些小商品真的挺好看,但是没有问价格,因为每个店家上来就跟你讲中文,我现在出国听到讲中文的店家已经把他们和“坑土大款钱的老油子商家”划等号了。其实现在想想也没那么夸张,人家会说中文也是努力的结果,而且价格和国内应该不会贵多少,搞不好还便宜,搞不好还是真的手作。比起国内淘宝店自称手作的一对耳环就90多人民币应该良心不少,90块在尼泊尔都能是千元大户了。(妈呀越写越后悔没买)

这个就是猴庙的主体建筑了,一个佛塔。一对眼睛象征佛祖看尽世间百态、看清真相的佛眼,眉间还有一个天眼。眼睛下方像鼻子一样的符号其实是尼泊尔数字中的“1”,象征无穷)
(这个1长得太过于像9,害得给钱的时候经常数钱数到懵圈)

周围还有些别的佛塔,我也是不太懂…但是从艺术角度来看都是很有特色和设计感的建筑物。信仰和官宦皇权真是艺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在佛塔平层是可以俯瞰加德满都城市全貌的。加德满都就一个字了,灰。灰大到无语,来之前看攻略说建议带口罩,我们还觉得没必要,应该不会那么夸张。真是天真啊天真,走在路上,又没柏油路也没人行道,各种尘土飞扬,吸入N多尼泊尔的土壤以及细菌,这个海关不查的嘛,算不算非法带入外国生物啊。
博卡拉稍微好点,在加德满都路上走的那几天简直鼻孔都是黑的,吹鼻子能吹出土,随手一捏都感觉掉渣。
不过我喜欢尼泊尔的一点是,感觉他们民族都很有生活热情,就算是新房还是旧房都漆得五颜六色的,在灰蒙蒙的笼罩下还是很耀眼。看他们的墙就像是看到他们的生活信条。

给大家分享下佛塔旁边的小动物。一个词形容:佛系啊佛系。尼泊尔的所有动物都挺佛系。温顺得很(除了在博卡拉老城把我吓到吐血的那只疯狗之外),在佛塔旁边这只戴花环的小狗狗都被一个游客踩了一脚,都也只是嗷嗷嚎一声然后默默换个地方继续睡。我见到的狗基本都在睡,要么睡要么吃,从早睡到晚。而且感觉他们没有固定的主人,因为所有人都对它们很好,估计饭都能吃好几顿,每家门口吃个菜,一条街走到底就能吃个满汉全席了。街走尽了,睡觉的垫子别人也给你铺好,阳光又暖,妈呀,来世做只尼泊尔的狗。

逛完猴庙我们转而去了泰米尔区。泰米尔区其实就是我们第一天刚到加德满都的时候住的、晚上逛的地方,我口中的“脏乱差的赛博朋克之城”。这次再去一是吃饭,而是想再看看有没有能买的羊绒制品。因为吃了太多天尼餐,而且我又胃疼,所以大家决定找个中餐馆吃饭,最后找了个川菜馆。
这两天尼餐我吃到什么程度,我这么爱咖喱的人,现在闻到咖喱味都想呕吐。
中餐馆里另一桌是那种“信仰之旅”的佛教团,吃饭之前还诵了经。
然后启程到巴德岗。巴德岗稍微有一点点远,大概四十分钟车程。到了以后会先叫你买票。好了,划重点,这个地方就是本次旅行中唯一感到中国护照优越性的观光景点了。正常票价1500卢比,持中国护照只需要500卢比哈!!
巴德岗里相对干净很多,受地震影响也比较小。而且也更有规划,买完票售票员就会给你一份中文的介绍资料,里面包括地图、著名景点等等。出租车下车那里就是巴德岗的杜巴广场了。再往里走就可以找到淘马迪广场。这是个相对受损比较小的广场,它的三大庙宇都还可以爬上去,没有受到特别大的摧毁,不像杜巴广场那样顶都没了。

我爬上其中一个神庙后,就在神庙柱子旁的围栏上坐着,一方面是因为胃疼,另一方面因为当天天气很好,温度很合适,有很多西方人也就那么坐在广场上发呆。
如果要让我选择这次在尼泊尔最喜欢的地方,我可能会选巴德岗。虽然我们就在里面呆了一个小时不到,而且也没有去到别的重要景点,就只走马观花的去了两个点,也没在里面吃饭,也没在咖啡厅的阳台上坐着吹风,也没有喝到传说中的“酸奶之王”,但我还是最喜欢它。
我喜欢它就凭着我在栏杆上看似在摆臭脸一般坐的那五六分钟。有点无法表达,因为我知道表达出来肯定会显得装腔作势。我喜欢在这个充满古韵、充满阳光的城市里坐着发呆,坐在它那么古老的屋檐下面、木头杆上,听头顶的铃铛响,看鸽子乱飞,就算什么都不看只是坐在上面撕我嘴巴上的死皮我也喜欢,就是什么都不干只是坐得高高的swing my legs我也喜欢。

所以对于巴德岗来说,虽然我们只在那里呆了那么一小会儿,只看了那么一小点东西,但就凭安安静静坐着的那几分钟来说,我感觉我已经经历过了它的千年历史,经历过了它的雪雨风霜了。我确实觉得短得有点遗憾,但是就我所体验到的、我所感受到的来说我觉得已经太满太满。
这一天是这么结束的。晚上洗了个澡,结果水贼小,还温吞吞,第二天问我妈她说他们房间水很棒,想起博卡拉也是这样,他们房间好一点就水也好一点,呵,势利的资本主义。
因为第二天(2月28日)我们下午就坐飞机回国了,所以我想把第二天早上在帕坦的经历也写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就出门到帕坦城里乱逛,虽然就住在帕坦,但每次到帕坦杜巴广场的时候都已经是晚上黑黢黢的时候了。今天是第一次看到白天的风景。



我们首先是到了帕坦建筑博物馆,门票1000卢比,我们犹豫了一下就没有进。然后接着走走到了帕坦博物馆,传说中全尼泊尔最好的博物馆,又犹豫了一下就决定进去了,然后发现这1000卢比是套票,包括了建筑和主体博物馆两个馆。其实门票很便宜了,上海看个现代艺术家单展都要这个价,这种经过历史洗涤的文物理应更贵才是。

在帕坦博物馆中的展品大部分是佛教及印度教的佛像,都很精细,可见在那么多年前尼泊尔人的手工艺已经可以达到如此高度,真的很是惊艳。虽然我们国家古代工匠的手艺与他们有过之而不及,不过在艺术这种东西上,是没有横向比较的,都是人类艺术的里程碑和瑰宝。
之后又来到建筑博物馆。这里面展出的更多是一些门檐上的木雕呀、或是柱子上的雕刻之类的展品,在地震中受损程度中等偏上,三年过去了里面还是有很多工人在维修。本地人、欧美白人都有。
我个人会觉得所谓“异教徒”的一些饰品、装饰图案很有特点,很有怪异美感。异教所欣赏的符号随便拿出来就是超现实主义图样。这一切都是在纯艺术角度提出的。从美学方面考虑人类灵感来源,必然是有善恶美丑两面的,极丑有时候便是美。来源于撒旦的美学灵感,如人面兽身,便极其有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在建筑博物馆二楼,放置了很多木质柱子和镂空窗,很适合凹造型哈。比如本人这张摄影作品叫做:被窥视的加德满都。


离开这两个博物馆就准备回酒店收东西去机场了。在回去的路上拍到这面涂鸦墙。有涂鸦文化的国家在我眼里都是有特点有反叛思考的国家。尤其这段话,我在好几个地方看到了,就像一句邪教标语一样到处写:“我看到人类,却没有看到人性。”ouch.
我本来以为尼泊尔是一个国民幸福度很高的国家,虽然他们很穷,但是大家信仰都很纯正,而且人与人之间信任感也强,可能就是会有那种穷开心式精神。我还老觉得不要拿中国人评判幸福的标准去评判人家,搞不好人家就喜欢这种生活。不过看到这个涂鸦以后,虽然这句话也并没有指向型,没有指明什么现象,但我还是觉得每个国家都会有想要体验新型生活的人,大家都还是想要出去。

差不多就写到这里。本次尼泊尔的胡乱游记也就结束了,之后要是还想起来什么会再补充。总体来说我觉得自己很喜欢这个国家,虽然有时候条件上是会嫌弃来嫌弃去的,但是经过这次旅行还是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旅行中,可以多一点西方人的精神,那种管他三千二十一管他苦不苦却什么都要尝试一下的精神,旅游更多重在体验和随机性,我认为这次开了个好头。
而且从我的表现上看,偶像包袱稍微落了一点,希望下次能更落一些,比如别人给你拍照别躲来躲去,别人拍你是夸你好看,笑不就得了。

祝大家和这个屋顶的小人儿一样,每天都是元气满满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