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长假期@Roma—Day 1
这是一趟几乎可以算作说走就走的旅行:恰巧降价的酒店,恰巧打折的机票,恰巧撞上的春节假期以及不那么恰巧待业的我凑成了这次为期13天的罗马假日。
由于时间很紧,我的攻略做得比较仓促,不过旅行本来就不是按部就班的事情,有时意外也会带来惊喜,不是吗?(原谅我最后的倔强)
Day 1
塞斯提伍斯金字塔(Piramide Cestia)—— 卡拉卡拉浴场(Terme di Caracalla)—— 圣斯德望圆形堂(Basilica di Santo Stefano Rotondo)—— 拉特朗圣若望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塞斯提伍斯金字塔(Piramide Cestia)
因为我们住的酒店附近有A线地铁站,所以出行十分方便。在罗马火车站(Termini)转乘B线到Piramide站下,出了车站便能看到金字塔。
这是一座埃及式的金字塔,大概在公元前12世纪完工,是当时一位罗马官员Gaio Cestio Epulone的坟墓。这座高约37米的金字塔可能只用了330天就建造完毕了。(没想到古罗马人效率这么高,咳咳)
由于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被罗马攻占而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金字塔便作为外来墓葬文化在罗马变得流行了起来。
从这里沿着罗马的城墙(Mura Aureliane)向东北方向步行20分钟左右,便可抵达卡拉卡拉浴场(Terme di Caracalla)。沿途的环境不错,权当是晨练散步。如果是夏季高温出行的话,还是拜托公共交通吧~可以在Campo Boario站乘坐673路公交,在Navicella/Porta Metronia站下车,穿过前方绿地便可到达目的地。
卡拉卡拉浴场(Terme di Caracalla)
票价:8欧/人, 营业时间:9:00-18:15,周日不营业。
这座建于公元212-216年的古罗马公共浴场可容纳超过1600人,除了提供冷热水洗浴,还提供健身,游戏等多种娱乐服务,还为热爱阅读的人士打造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当然罗马人在这古代Shopping Mall中也能尽情买买买,包治百病,包你开心~
浴场的地面被黑白大理石小碎块拼接而成的复杂图案覆盖,即使放在现在来看也是一项相当充满艺术性的大工程。
浴场里还有很多喷泉和雕塑,可惜都被毁坏了,只能依靠我贫乏的想象力努力勾画当时的盛景:浴场中人来人往,有孩童嬉戏,也有商人在做买卖,小贩在推销各种美食美酒,搓澡师傅攥着熏香羊毛布让顾客放松身心,当然肯定也有人隐藏在黑暗的小角落里做着不为人知的勾当。(笑)
现在的卡拉卡拉大浴场在夏季会举办各种音乐会和歌剧表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ticketone网站给出的票务信息。今年夏天应该会有《茶花女》、《卡门》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歌剧上演,6月则有电影配乐大师Ennio Morricone的巡演。我想那一定是一份有别于现代音乐厅或歌剧院的体验吧。
从大浴场出发,向北走,沿着Via della Navicella爬上小山坡,途经Villa Celimontana, 向前到岔路口右转,走不了一点便是隐藏在一个小院子里的圣斯德望圆形堂(Basilica di Santo Stefano Rotondo)。
圣斯德望圆形堂(Basilica di Santo Stefano Rotondo)
冬季:周一至周日 10:00-13:00,14:30-17:30,夏季:周一至周日 10:00-13:00,15:30-18:30
这座教堂建于公元5世纪,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是座圆形的教堂(同样位于罗马的万神殿也是座圆形的教堂)。非常可惜的是我们去参观的时候,教堂正在维修,预计今年3月4日完工后重新对外开放。由于它藏在一个小院子里也没有什么大指示牌立在附近,所以一不当心就很容易错过。
这座教堂是以三个同心圆为结构基础建造而成的,和位于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相似。由于它的样子太过特别,在公元十世纪时人们一度认为它曾是罗马神话里法翁或者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的神庙。
顺着下山的小道前行,一直走到底便能看到一个大广场(Piazza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上面矗立的方尖碑很是醒目。
拉特兰方尖碑(Obelisco Lateranese)是位于罗马的十三个古方尖碑之一,高约33米,加上基座和上面的十字架可达45.7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方尖碑,也是罗马最古老的方尖碑。
它建造于公元前15世纪,曾伫立于埃及的底比斯的阿蒙神庙里。在公元357年被运往罗马,立于马克西穆斯竞技场(Circo Massimo)另一座方尖碑——弗拉米奥方尖碑(Obelisco Flaminio)旁边。后者现在位于罗马的人民广场(Piazza del Popolo)上。
1587年断成三段的方尖碑在教皇西斯托五世的主持下在现在的广场上重新伫立了起来。
拉特朗圣若望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营业时间:7:00-18:30,教堂免费,进入回廊5欧/人,还有回廊+圣阶的10欧/人的套票。
它是天主教罗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教宗的正式主教座堂。是罗马四座特级宗座圣殿中排名第一也是最古老的教堂。
这座教堂相当宏伟,感觉和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的规模不相上下。教堂内有精美的十二使徒(Apostoli)的雕塑,令人炫目的壁画和天花板,以及全罗马最大的回廊(Chiostro)。
因为我并不是天主教信徒,所以没有去圣阶(Scala Santa)。据说耶稣就是通过这28级大理石台阶前往耶路撒冷本丢·彼拉多总督衙门受审的,有很多信徒在此跪行。
在前往拉特朗圣若望大殿的途中,我们还路过了大教堂的洗礼堂(Battistero Lateranense),它也是拉特朗圣若望建筑群中的一部分。整个建筑呈八角形,建于公元4世纪,从公元5世纪起就开始不停的翻修和扩建。
从拉特朗圣若望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出来,沿着Piazza di S. Giovanni in Laterano主干道走,之后向右经过圣若望门(Porta S. Giovanni)就可以看见地铁标志了。此站为A线地铁S. Giovanni站。
我们一行三人的第一天罗马之行就此结束了,等待我们的是忽雨忽晴的Day 2。
由于时间很紧,我的攻略做得比较仓促,不过旅行本来就不是按部就班的事情,有时意外也会带来惊喜,不是吗?(原谅我最后的倔强)
Day 1
塞斯提伍斯金字塔(Piramide Cestia)—— 卡拉卡拉浴场(Terme di Caracalla)—— 圣斯德望圆形堂(Basilica di Santo Stefano Rotondo)—— 拉特朗圣若望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塞斯提伍斯金字塔(Piramide Cestia)
因为我们住的酒店附近有A线地铁站,所以出行十分方便。在罗马火车站(Termini)转乘B线到Piramide站下,出了车站便能看到金字塔。
![]() |
金字塔表面是白色大理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
这是一座埃及式的金字塔,大概在公元前12世纪完工,是当时一位罗马官员Gaio Cestio Epulone的坟墓。这座高约37米的金字塔可能只用了330天就建造完毕了。(没想到古罗马人效率这么高,咳咳)
由于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被罗马攻占而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金字塔便作为外来墓葬文化在罗马变得流行了起来。
从这里沿着罗马的城墙(Mura Aureliane)向东北方向步行20分钟左右,便可抵达卡拉卡拉浴场(Terme di Caracalla)。沿途的环境不错,权当是晨练散步。如果是夏季高温出行的话,还是拜托公共交通吧~可以在Campo Boario站乘坐673路公交,在Navicella/Porta Metronia站下车,穿过前方绿地便可到达目的地。
![]() |
奥勒良城墙(Mura Aureliane) |
卡拉卡拉浴场(Terme di Caracalla)
票价:8欧/人, 营业时间:9:00-18:15,周日不营业。
![]() |
卡拉卡拉浴场(Terme di Caracalla) |
这座建于公元212-216年的古罗马公共浴场可容纳超过1600人,除了提供冷热水洗浴,还提供健身,游戏等多种娱乐服务,还为热爱阅读的人士打造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当然罗马人在这古代Shopping Mall中也能尽情买买买,包治百病,包你开心~
![]() |
卡拉卡拉浴场复原图 |
浴场的地面被黑白大理石小碎块拼接而成的复杂图案覆盖,即使放在现在来看也是一项相当充满艺术性的大工程。
![]() |
地面大理石拼花1 |
![]() |
地面大理石拼花2 |
浴场里还有很多喷泉和雕塑,可惜都被毁坏了,只能依靠我贫乏的想象力努力勾画当时的盛景:浴场中人来人往,有孩童嬉戏,也有商人在做买卖,小贩在推销各种美食美酒,搓澡师傅攥着熏香羊毛布让顾客放松身心,当然肯定也有人隐藏在黑暗的小角落里做着不为人知的勾当。(笑)
现在的卡拉卡拉大浴场在夏季会举办各种音乐会和歌剧表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ticketone网站给出的票务信息。今年夏天应该会有《茶花女》、《卡门》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歌剧上演,6月则有电影配乐大师Ennio Morricone的巡演。我想那一定是一份有别于现代音乐厅或歌剧院的体验吧。
从大浴场出发,向北走,沿着Via della Navicella爬上小山坡,途经Villa Celimontana, 向前到岔路口右转,走不了一点便是隐藏在一个小院子里的圣斯德望圆形堂(Basilica di Santo Stefano Rotondo)。
圣斯德望圆形堂(Basilica di Santo Stefano Rotondo)
冬季:周一至周日 10:00-13:00,14:30-17:30,夏季:周一至周日 10:00-13:00,15:30-18:30
这座教堂建于公元5世纪,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是座圆形的教堂(同样位于罗马的万神殿也是座圆形的教堂)。非常可惜的是我们去参观的时候,教堂正在维修,预计今年3月4日完工后重新对外开放。由于它藏在一个小院子里也没有什么大指示牌立在附近,所以一不当心就很容易错过。
![]() |
圣斯德望圆形堂外部(图片来自Wiki) |
![]() |
圣斯德望圆形堂内部(图片来自Wiki) |
这座教堂是以三个同心圆为结构基础建造而成的,和位于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相似。由于它的样子太过特别,在公元十世纪时人们一度认为它曾是罗马神话里法翁或者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的神庙。
顺着下山的小道前行,一直走到底便能看到一个大广场(Piazza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上面矗立的方尖碑很是醒目。
![]() |
拉特朗圣若望广场 |
![]() |
拉特兰方尖碑 |
拉特兰方尖碑(Obelisco Lateranese)是位于罗马的十三个古方尖碑之一,高约33米,加上基座和上面的十字架可达45.7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方尖碑,也是罗马最古老的方尖碑。
它建造于公元前15世纪,曾伫立于埃及的底比斯的阿蒙神庙里。在公元357年被运往罗马,立于马克西穆斯竞技场(Circo Massimo)另一座方尖碑——弗拉米奥方尖碑(Obelisco Flaminio)旁边。后者现在位于罗马的人民广场(Piazza del Popolo)上。
1587年断成三段的方尖碑在教皇西斯托五世的主持下在现在的广场上重新伫立了起来。
拉特朗圣若望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营业时间:7:00-18:30,教堂免费,进入回廊5欧/人,还有回廊+圣阶的10欧/人的套票。
它是天主教罗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教宗的正式主教座堂。是罗马四座特级宗座圣殿中排名第一也是最古老的教堂。
![]() |
拉特朗圣若望大殿 |
这座教堂相当宏伟,感觉和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的规模不相上下。教堂内有精美的十二使徒(Apostoli)的雕塑,令人炫目的壁画和天花板,以及全罗马最大的回廊(Chiostro)。
![]() |
马太(Matteo)和他所著的《马太福音》 |
![]() |
拉特朗圣若望大殿内部 |
![]() |
大教堂后殿的精美装饰 |
![]() |
回廊的大理石柱,介于罗马式和哥特式之间的风格 |
因为我并不是天主教信徒,所以没有去圣阶(Scala Santa)。据说耶稣就是通过这28级大理石台阶前往耶路撒冷本丢·彼拉多总督衙门受审的,有很多信徒在此跪行。
在前往拉特朗圣若望大殿的途中,我们还路过了大教堂的洗礼堂(Battistero Lateranense),它也是拉特朗圣若望建筑群中的一部分。整个建筑呈八角形,建于公元4世纪,从公元5世纪起就开始不停的翻修和扩建。
![]() |
洗礼堂内部 |
从拉特朗圣若望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出来,沿着Piazza di S. Giovanni in Laterano主干道走,之后向右经过圣若望门(Porta S. Giovanni)就可以看见地铁标志了。此站为A线地铁S. Giovanni站。
我们一行三人的第一天罗马之行就此结束了,等待我们的是忽雨忽晴的Day 2。
© 本文版权归 Mentos_Ment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