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四十年
对于中国电影发展而言,改革开放具有改变走向的划时代的意义。 文革十年,老百姓只能看“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和“八戏”(八大样板戏),那是一个电影返祖退还的时代,也是一个电影的非理性时代。当时流行的“八亿人看八台戏”的说法,都是当时人们娱乐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这足以让世界震惊而难以置信,但这又是一个铁定的事实。 一九七八年,改革的春风开始劲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们最先感受到的,是电影多了起来。这对于十多年来,只看“样板戏”电影和新闻纪录片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次精神解放。 露天电影是那个年代最为“大众”的娱乐方式,一般在晒谷场、学校操场进行,观看者不需要买票,可以随意进场观看。露天电影刚出现在农村时,听到有放影的消息,人们往往成群结队赶赴几公里,甚至十多公里以外观看。“能够有一场电影看,那种心情跟过春节的那种心情是近似的,所以为了看一场电影,我觉得,包括我自己小时候都会走十多公里到其他村里看电影。”家里的老人这么告诉我。 《红雨》《难忘的战斗》《小铃铛》《大渡河》《神女峰的迷雾》《苗苗》《红牡丹》《待到满山红叶时》........这些陌生的名字却是当年人们茶余饭后为数不多的谈资。黑白的大荧幕,见证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改变,传统思想的外表下,自由、开放、包容......这些西方思想的种子在慢慢的萌发,生长,电影行业也是如此。 1980年,电影《庐山恋》中,张瑜在郭凯敏的脸颊上留下轻轻一吻,掀开了中国爱情电影的新篇章。《庐山恋》描写了一位侨居美国的前国民党将军的女儿周筠回到祖国庐山游览观光,与中共高干的儿子耿华巧遇,两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恋爱过程跌宕起伏,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影片中故事的展开以庐山主要景点,如花径、仙人洞、含鄱口、芦林湖、白鹿洞书院、望江亭等十二处为背景,由情带景,由景传情。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有吻戏的爱情电影,《庐山恋》让国人如痴如醉,对它尺度大胆,思想不健康的批评并不能妨碍其成为影史上的经典。庐山位于牯岭的电影院索性改名叫庐山恋影院,每天循环上映的只有这一部电影,居然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它是电影改革开放的标志,那时候开始,大家发现生活是有色彩的,美好是可以追求的,就像压抑中,突然窗户被人打开,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女一号张瑜这样形容她心中的《庐山恋》。 对于电影《庐山恋》而言,它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价值远远超过了电影本身,这部电影是关乎那个年代为数不多为数不多的爱情电影,而其对于电影历史背景的融入更是难得可贵,被印上了专属那个时代的电影记忆,尤为是那种纯正爱情间的感情更是这个时代所缺失难见的,《庐山恋》是一代人成长最美好的故事,一个时代的爱情留光。 每年春节期间的电影都会被标上这样一个标签——贺岁片,这个概念来自于港片。八十年代开始,每到岁末香港演艺圈内的一些明星都会自发地凑到一起,不计片酬地拍几部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影片献给观众。这些影片大多以“恭喜发财”、“家有喜事”、“福禄寿喜”等象征吉祥如意的词来命名,内容上也基本满足以下两点:首先是喜剧,其次有一个相对圆满的大团圆结局.1995年成龙的《红番区》是第一部以“贺岁片”的名义引进中国内地的影片,当年的票房收入仅次于好莱坞大片《真实的谎言》。1998年著名导演冯小刚拍出了中国内地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开启了中国内地的贺岁片市场。该片在票房上的成功引出此后几年的贺岁片大战:投拍的贺岁电影一年多过一年,越来越多的知名导演加入执导贺岁片的行列。贺岁档也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电影档期,保留了下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逐渐与国际社会接轨,体现在电影方面就是引进了越来越多的海外作品,“好莱坞大片”成了新一代年轻人标签的时尚。1994年11月12日,中国首部以票房分账方式引进的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和郑州等六大城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首轮放映。《亡命天涯》的引进,在电影业内掀起了一轮立场鲜明的争论,部分业界人士认为这种“引虎下山”的举动会摧毁本就脆弱的民族电影。在一片联合抵制声中,《亡命天涯》被迫在北京地区提前下线,但该片在全国范围内却创造了2500万元的票房奇迹,并引爆了观看大片的热潮。 有了《亡命天涯》的票房成功,之后的大片引进似乎变得顺风顺水。1995年,《真实的谎言》、《狮子王》、《阿甘正传》等7部大片轰炸中国市场。随后,《拯救大兵瑞恩》、《偷天陷阱》、《完美风暴》、《珍珠港》、《泰坦尼克号》等超级巨制接踵而来,好莱坞大片在我国进入了黄金时代。尤其是1998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其3.6亿元的票房纪录一直雄霸冠军11年之久。如今很多的80后仍能详细描述该片上映时的情景,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杰克和肉丝”的爱情,所有情书中都会加上一句“You jump,I jump”的台词,所有的姑娘小伙都为银幕上出现的裸体美人脸红心跳……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电影制作和放映技术的不断改进,我们随时可以走进影院,选择喜欢的影片,度过奇妙的一两个小时。和朋友聚会,和爱人约会,亦或是自己一人去消磨时光。不得不说,电影如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了。 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中国电影快速发展的四十年。光影四十年,不变的是我们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与祝愿。谨以此篇,献给为中国电影付出无数的中国电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