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的全军覆没,幸而是峰回路转。
![]() |
为什么要写《夺命深渊》的影评?大概是因为沉入这部影片,好几天清醒不过来的缘故,如果不尽快吐露些什么慰藉自己,只怕连梦境都无法安歇。
事实上同类题材的电影看得并不多,若再说震撼到骨子里的那更是寥寥,前几日的《活埋》算一部,而《夺命》较之前者,也讲到刹那生死间人性的贪婪、怯懦、自私、冷漠等所谓的“常情”,但比起《活埋》以绝望作结,后者所激励我们的那股即使身处未知,也要心存希望的信念感,显然要强烈得多。
影片中弗兰克对洞底神秘莫测的水域,充满了征服欲。似乎唯有不断突破对未知水域的探索,才能以此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毋庸置疑他作为整个人物网的核心,串联起众人,也影响并改变,甚至掌握着他们的生死。
看完电影以后的你,会有这种感触吗?原以为的全军覆没,幸而是峰回路转。
最开始被死神带走的是朱莉,而朱莉之死,有部分影评人怪罪弗兰克太过冷酷,那无异于明知她会死,仍然亲手杀了她。对此,我不敢苟同。尤其是千钧一发的时刻,两人的生死已经系于一处了,这时候因贪婪和不专业滋生的违规所造成的后果,只能是不堪。这还算是好的,倘若如艾青所言“自私和贪婪相结合,会孵出许多损害别人的毒蛇”,自我伤害也就罢了,再无辜牵累旁人岂不更糟。
相较朱莉的死,卢克先是被从高空滚落的巨石砸中,又接连撞击峭壁,最后坠入水中的画面,实在惨烈。还留有一口气的他,已是全身多处骨折,半张脸也已血肉模糊。我相信弗兰克是经过斟酌的,哪怕是在环境几近恶略到极点,随时都可能集体丧命的情况下,被迫要溺死卢克的举动也绝不是草率为之。无法动弹的卢克显然已是负担,即使暂时留下他的命,他又该如何从死亡泥潭里挣扎出来呢?我无法判断卢克由起初的抗拒到放弃抵抗,是他下意识里已经知晓欲求生而不得后的不甘妥协,还是瞬间想通后,舍己为人的逐渐服从,但我从弗兰克压抑的嗓音和空洞的眼神里,感受到他在自我克制,他并非冷血,而是既选择以大局为重,让活下来的人有可能活下去,就必须有所牺牲。
在卢克溺死后,和弗兰克一起长期潜水的亲密战友——乔治,死于潜水病。潜水病就像颗“毒瘤”,是潜水人不可承受之重。吐血的乔治深知死期将近,索性故意落队,成功避开了弗兰克的寻找,魂归水底。这俩人是搭档、是朋友,也是亲人。弗兰克的咆哮唤不回乔治,一个刻意去装聋作哑之人又怎么会给他回应呢。乔治的躲避,应该说是看穿死亡后的一种出自本能的保护,就像大难面前那些宁愿主动舍命,去护所爱之人周全的人一样,他想最后再助弗兰克一臂之力,为他创造重见光芒的可能,哪怕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卢克的死带有浓厚的“自舍”意味,而他的舍也的确为乔西争取了最终获得生命的时间。
很多人说维多利亚的死最惨不忍睹,老实说我是一半从指缝里看,一半只听那声声哀嚎。我该怎么评价这个女人接二连三的自以为是呢?先是固执的不穿朱莉的潜水衣(嫌恶那是死人的衣服),致使失温的身体不停颤抖,在湿滑的岩壁上寸步难行。这时候更可憎的是另一个自以为是的猪队友(维多利亚的男朋友卡尔)偏不选择雪中送炭,反倒是难时添乱,使得维多利亚愈发心慌,愈发手忙脚乱,一个不慎,长发卷进了绳索里。这之后,身体下坠的重力不断将维多利亚往下拽,她的头皮几乎要完全掀开了。一旁的弗兰克告诫她万不可再挣扎,更不可试图用刀子割断长发。然而痛楚使维多利亚本就不冷静的神志,再度被逼上了绝境,她抽出小刀,拼命从头顶的疼痛中挣脱出来,却又跌入了无法弥补的万丈深渊。这深渊就如同“绞肉机”,葬送了一副焕发生机的躯体。
我以为乔治孤独的赴死、维多利亚固执己见丧了命,这些惨戚戚的实情能让卡尔认清现状,不再在危急关头将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然而他还是信奉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偷走了唯一的呼吸面罩,企图独生。他这种无度的占有,终究逃不过自我摧毁。当乔西和弗兰克再遇卡尔时,他像只摇尾乞怜的流浪狗,丝毫不见偷走面罩那刻的敏捷身手。乔西仍存善念,想不计前嫌的挽救卡尔,带上他一起寻一条出路。但弗兰克早已看透了面前这副私欲过胜的面孔,一旦再有生机,他还是会果断的选择自保。事实上卡尔除了偷走面罩之外,还拿走了朱莉的荧光棒。至于他究竟有没有用维多利亚的尸体来充饥,我无从判断,只是想来那具残骸的味道也不会令人好过吧。
那么如果你是卡尔,面临这般生死关头,你会服食爱人的肉体以图活命吗?
愤怒的卡尔向弗兰克宣战了,弗兰克的肺部被石笋刺穿,他动弹不得,艰难地呼吸着。暴躁的卡尔继续用恶语攻击弗兰克,并预备向其发起新的进攻。这时候我们终于等来了乔西的挺身而出,他对卡尔的还击正是一个从不解到理解父亲的儿子,对父亲发自本能的捍卫和保护。乔西的怒火“烧”走了卡尔,却没能保住弗兰克的命。
接下来这一幕应该算是整部影片触动人心的几个镜头之一,衰弱的弗兰克要求儿子,或是说恳求儿子亲手断送掉自己的命。这一刻,即使乔西对父亲有再多不满和误解,也该释然了。这个奄奄一息的男人(他是那么强壮,那么的不善言辞)延续了他的生命。就像乔西说自己不想死在这里时一样,弗兰克的言行无比坚定,这和他想要探寻深渊的目光如出一辙。乔西终于顺从了父亲,慢慢将弗兰克放入水中,似乎真正属于父子情深的时刻短得可怕又可怜。弗兰克双手放在胸前,选择了平静地死去。或许当他流畅的背出那首诗歌,而这诗只因为是妻子的喜好时,他深埋在心的爱便已清晰可知了。这使我想起了另一部与潜水有关的电影——《碧海蓝天》,同样是信仰战胜了爱情。
离开父亲的乔西,看到了溺死的卡尔,也就意味着这只探险队几乎全军覆没。看到这里,许是受到《活埋》的干扰,我料想乔西也躲不过这场危机,这个夺命深渊将会是影片最后的胜者。
但幸而峰回路转,最后的绝望时刻是弗兰克的呼唤给乔西带来了勇气,never ever give up!没错,不要放弃任何一线生机。乔西拿着父亲生前亲手制作的狼牙手电,借着点点微光,迎来了与海洋的相逢。
这个经历会令他此生难忘吧,那种百感交集是说不出、道不明的。就这样,影片结束在了茫茫海洋的镜头里。每种死亡总有缘故,每次存活也都有因由。人性是复杂的,情感亦是。朱莉在想活的念头下才会去抢夺弗兰克的呼吸面罩,卡尔因为不想惨死而不光彩的盗窃,这都是人的本能。而卢克不忍沦为拖累的自舍,弗兰克向儿子发出的央求,并非纯粹是种本能(不是所有的朋友都愿意为你赴死,不是所有的父亲都能够代子受过),这更多是带有理智的,是真情实感的趋势,且这时的情感远大于理智。
幸而情感的付出没有白费,乔西的生还也算抚慰人心了。
这里面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信念一词,信念包含着理智与情感,它虽然属于人的精神层面,但能够解救肉体。就如莎翁所言“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只是在人性的弱点里,一不留神就会被怯懦驱使,想要真正做到无怨惧,还将经历无比漫长的身心修炼。
这些就是我能表达的体会了,尽管还有很多零碎的感触,但好像怎么也说不清楚了。其实此刻我只想问问你,你在这部影片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