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2 | 上海
今年过年,照例回家。与以往不同的,终于逛了一回张氏帅府和沈阳故宫。今年又是戊戌年,干支两个轮回,距离那个了不得的戊戌有120年。据我出生仅仅不到100年间,发生了许多天崩地裂的大事,而我尽管学过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对这一切在不久之前仍然一无所知。
民国是距今最近的一个政坛英雄辈出、文坛群星闪耀的时代。列了列从十九世纪后半到二十世纪初的五十年间出生的一连串人物,个个名字如雷贯耳:
(按出生年)
康有为(1858),孙中山(1866),光绪(1871),梁启超(1873),陈独秀(1879),鲁迅(1881),蒋介石(1887),李大钊(1889),胡适(1891),毛泽东(1893),徐志摩(1895),冯友兰(1895),周恩来(1898),闻一多(1899),张学良(1901),梁思成(1901),沈从文(1902),林徽因(1904),冯至(1905),溥仪(1906)...
戊戌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戊戌六君子中最大的(杨深秀)49岁,最小的(刘光第)23岁。光绪皇帝载湉大梁任公两岁,那一年27,将要为封建王朝画上句号的溥仪还没出生。生逢乱世,这一票极壮年纪的好小伙子,硬生生地将闭塞的中国敲开一扇门窗,为上述名单中的后辈们奠了留洋报国的基。而他们的后辈们,刚接下人性之光的火炬,紧接着就一个一个地倒在了五十年前的灾难中。
距离那个时代不过一百年,可是感觉好远了。如今的年轻人们留洋回来,只学会了做饭。可这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不过是竞争有点激烈,算是历史债务。
盛世不产英雄,但容易产宵小鼠辈,妄图不劳而获。之前见过一篇《无问西东》的影评,说“年轻人在这个年纪,应该大开大合,而现在的年轻人只知道买房买车”。你要怎么大开大合?在这个时代,没有慈禧给你推翻,没有重税给你造反,也没有什么不平等条约来给你上书陈词。在我看来,现在的文化繁荣得很,说这种话的人大概没学文科,学了文科估计也是个不通,书没读够,心浮气躁,总想干一票好出人头地,因为无聊而不想干活罢了。努力买房买车的年轻人,在我看来踏实得很 —— 本来嘛,好容易学了一技之长,乃是“士农工商”中的后三位,不必心怀天下。真正有意大开大合的人,仍然去做律师,做政客,做学术,做媒体,也没见成天价儿地吆喝着买房买车。
只要人类存在一天,人性就有生存的土壤,遇见合适的时候,自然显现出来。憋着股劲使不出来,实在是因为无处可使,并非因为无力,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难免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