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2
史上最大的骗局。
一切物种,日间在丛林采集松露,猎取野兽,填饱辘辘饥肠,亲手剔除弱势同类。一切果断明了,符合动物习性,杀伐决断绝不犹豫。后来,被家畜奴役,成了最大的受骗者。坨了背,佝偻了腰,伺候着田野里的麦子。不知到底是谁驯服了谁。松土,灌水,除草,驱虫。生命被漫无终点的劳作日日堆叠,若说结果,实在也是毫无保障。自然的虫害和气候,没有一样是人力可以经受住的,并且人为的作乱还不计在损失之列。此类一眼望穿的重复,意义在哪里?那时是否已经有人类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生命能有什么神圣的使命呢?根本没有。一个人实现生儿育女有什么特别的吗?几百万年来所有的生物都这样做了,这并不值得骄傲。在遥远的平行时空里,一只于我年纪相仿的母猴,坐在山崖边仰头张望,这浩渺天地,有点神秘。进入农业革命真的是进步吗?人的DNA越大概率覆盖地表,幸福度却直线下降。这是人类进步的目的吗?而更可怕的是,物种演化进步的缓慢使得夹在时间洪流中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哪,要去哪。
猪羊鸡牛被训化后,种族得以延续。可是幸福感没有延续。人类迫使它们隐藏情绪,像安静的植物。人类又将这一招融会贯通,实施在同类身上。说到底,底层人和家畜在统治者眼里有什么区别呢?为了抑制幼牛饮奶,扎嘴,杀死。为了防止家猪逃脱,挖其眼,割其鼻。人果然生而恶毒。为了控制底层人,实现领土上的统治,手段又能光明几分?屠杀或活埋,关押或奴役。
残酷的不是社会,人心从猴子以来就自带险恶属性,活下去就是唯一的宗旨。这样看来,只要不致命的伤害,都算得上仁慈了。
为了活得更好去大城市,却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被折磨得疲惫不堪。这和人类为了安定开始农业革命也似曾相识。
公司,权利,国家这些摸不着的存在,都属于人类逻辑构建出的虚幻框架。人类创造这些东西,是为了可以更高效率地协作,实现更高效率,这也是人类语言的高级之处。和工程实业不同,艺术大都是一种神秘虚幻的存在。多数的艺术通过无法触摸的思想交流,人类赋予诗词的情绪万千变化,电影里构建的世界唯美又奇妙,你若伸手试探,对不起,只有一团空气在等你。除了物质世界,还有一个更广阔无际的精神宇宙。你的心光明,世界就光芒万丈。你若深陷忧郁,世界就混沌阴暗。每个人大脑里的世界都是隐私,遇上有缘人,或许可以打开一扇小窗,许你窥探一二。
荣誉,高尚,也不过是人类编造出来的意识。多‘’数人很难接受自己的生活秩序只是虚构的想象,但事实是我们从出生就已经置身于这种想象之中,而且连我们的欲望也深受其影响。于是,个人欲望也就成为虚构秩序最强大的守护者。例如现代西方人最重视的那些欲望,都是建构在已经为时数百年的虚构故事上,包括浪漫主义、民族主义、资本主义以及人文主义。我们常常告诉朋友要“随心所欲”,但这里的“心”就像是个两面间谍,听从的常常是外面那些主流的虚构故事。于是“随心所欲”不过也只是结合了19世纪浪漫主义与20世纪的消费主义,再植入我们的脑海罢了。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旗下雪碧的广告词就是:“相信你的直觉,顺从你的渴望。”甚至那些人们以为深深藏于自己内心的渴望,通常也是受了想象秩序的影响。例如,许多人都很想到国外度假。然而,这件事并没有什么自然或是明显的道理。像是黑猩猩的首领可不会想要运用权力让自己到隔壁黑猩猩的领土上度个假。而像古埃及的法老王,也是把所有财富拿来建造金字塔,把自己的遗体做成木乃伊,而不会有人想要去巴比伦瞎拼或是去腓尼基滑雪。现代人之所以要花费大把银子到国外度假,正是因为他们真正相信了浪漫的消费主义神话。浪漫主义告诉我们,为了要尽量发挥潜力,就必须尽量累积不同的经验。必须体会不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关系,品尝不同的美食,还必须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而其中最好的一种办法,就是摆脱日常生活及工作,远离熟悉的环境,前往遥远的国度,好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气味、美食和规范。我们总会不断听到浪漫主义的神话,告诉我们“那次的经验让我眼界大开,从此整个生活都不一样了”。消费主义告诉我们,想要快乐,就该去买更多的产品、更多的服务。如果觉得少了什么,或是有什么不够舒服的地方,那很可能是该买些什么商品(新车、新衣服、有机食品),或是买点什么服务(清洁工、心理咨询、瑜伽课)。就连每一则电视广告,也都是个小小的虚构故事,告诉你买了什么产品或服务可以让日子更好。鼓励多元多样的浪漫主义又与消费主义一拍即合,两者携手前行,催生了贩卖各种“体验”的市场,进而推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真正卖的可不是机票和饭店房间,而是旅游中的经验。所以这样说来,巴黎的重点不是城市,印度的重点也不是国家,而是它能提供的经验;之所以要买经验,是因为据说这样就能拓展我们的视野、发挥我们的潜力,并且让我们更快乐。也因此,如果有个百万富翁和太太吵架,和好的方式很可能就是带她去巴黎旅游旅游。这种做法让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某种个人的欲望,而是他深深坚信着浪漫的消费主义。‘’
‘’一如古埃及精英分子,现在大多数人一生汲汲营营,也都是想盖起某种金字塔,只不过这些金字塔在不同文化里会有不同的名字、形体和规模罢了。举例来说,可能是一栋近郊的独栋透天别墅,有游泳池和大庭院,也可能是一个闪闪发光的高楼公寓,有着令人屏息的美景。但很少人会真的去问,究竟为什么我们会开始想建这些金字塔?‘’
这些虚构故事在告诉我们,你应该想要什么,下一步应该怎么样。无论你信奉何种故事,它都会指导着你每一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