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 一个看似熟悉但快被人遗忘的热带岛屿
相信很多人对澎湖的认识都来自于台湾的校园歌曲和影视作品。比较近的影视作品应该是任贤齐和舒淇的《落跑的爱情》。电影拍得怎么样就不多加评论了,但把澎湖拍得很美是值得肯定的。小编对澎湖最初的印象是“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漫长的冬天着实让人消沉,不禁让小编想起澎湖这个宁静,炎热,且风土人情引人入胜的小岛。
本来想要一篇写完,但写好后发现真的太长了,决定把澎湖分成两个部分:
Part 1:旅游
Part 2:衣食住行&人文
上一次与一群台北人聊起小编是坐船去澎湖的时候,大家都十分惊讶地表示:“我们都坐飞机耶,坐船去好酷哦。” 小编的白眼翻到了后脑勺。基于好奇与不甘查了一下,才发现大部分台北人和游客普遍都坐飞机去离岛。既然如此,就把这个当成起点吧。小编是从嘉义坐船去的,前一天在高雄机场下飞机,在中坜待了一晚后坐接驳车去台中,然后再转车去嘉义坐船。到达车站等接驳车的时候还很早,完全没人,只有一名亲切的售票阿背。

到了台中的车站之后人就多起来了,这个小小的车站可以从台中接去各个城市,去嘉义的人还挺多,班次不少但都是满的。


这听起来就很曲折的转车路线其实挺简单的,每次都是点到点,不太容易会迷路。虽然对台北人来讲搭飞机更加方便,但对南部和中部的人来说坐船无疑是首选。证据就是港口人满为患啊,超级多人等着坐船。从候船室走到上船的地方还有一点距离,但一出候船室就被亮瞎了眼,没错就是这么亮的!!难道会告诉你是因为一时忘记调光圈才让所有照片都亮得乱七八糟吗?


嘉义港口看到海的那个蓝和清澈真的不是开玩笑,其实雾霾在台湾也是相当大的问题(他们都坚持说是某个方向吹过去的),台北和台中的天空基本是灰的,到了嘉义变蓝了一点,到了澎湖,真的是海天一色了。虽然对于小编来说,这样的蓝天其实不算珍贵,但在台湾算奢侈。
往返嘉义<->澎湖的船不算大但座位倒是挺宽敞。

一路上风浪也不算大。本来以为可以看着澎湖一点一点地接近但最后因为无法走到外面或甲板区拍照所以还是有点小遗憾。只好透过小小的窗户随手拍了一下。

经过了约莫45分钟的航程,终于到了澎湖马公港口。

澎湖的旅游资讯还是很多的,很多值得一去的景点和地方,譬如:
澎湖天后宫(去的时候适逢定期维护没拍到)

中央老街 - 四眼井

观音亭

跨海大桥

通樑古榕

摩西分海

古厝(譬如二坎古厝和中社古厝)

七美双心石沪(选择性没去)

虎井屿

小编计划的时候只把其中一部分的景点划入行程,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体验澎湖的生活。以旅客密度而言,五月的烟火节是最多人的,而小编去的时候刚好是烟火节过后,人流不算太多,可以自由地闲晃。仔细看上面的八大景点,有三个都跟庙有关(天后宫,观音亭,通樑古榕),这一点对于生活中没有被宗教围绕的小编来说很新奇。

游客大部分是台湾本地人,其实去澎湖的交通对外地的游客来说不太便利,飞机航班相当限制,遇到天气不好干脆停航。坐船好点,但必须要到台中或台南,看到小编上面的转车经历估计很多人会嫌麻烦。除非去台湾的行程有一两个礼拜,不然把澎湖排进行程的外地游客不多。
澎湖的旅游规划路线做得很好,不管是往东还是西,沿路都有景点,一天可以排得很满,不会有大老远过去看一个景点就要折回的情况。还有一点是不乏精美的小地图啊,不管是官方的还是好心人士做的,都详细得不 得 了~ 还有一点值得说的是不管多偏僻的地方网都是通的,拿着手机的GPS就算自由行也不会迷路。

以下送上可以作为参考的一日行程规划,小编仅仅用了一天就基本走遍了整个北边。
以通樑古榕为第一站,就在跨海大桥前的不远处,车停好穿过长廊走不用十分钟就到了。


穿过了榕树路,里面就是庙,猛一看没什么,但如果抬头往上就会发现无数的小型金色佛像,精致极了,如果用心看还有点入迷......

继续走就会穿过跨海大桥,就到了鲸鱼洞。这里景色很漂亮,穿过楼梯就可以到达没有遮蔽物的观景台,看过去就是海天一色的景象,旁边还有一些凉亭,适合坐着休息顺便野餐。

再往前走就是大义宫和螃蟹馆,小编去的时候大义宫在整修(怎么又整修)有点可惜,但就在旁边有一个螃蟹博物馆,小编这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多螃蟹标本......值得一去。

接下来到了二坎古厝,这里保留了老旧村落的风貌,很多东西一看就仿佛回到民国时代。



在这个看来以前是学校的地方,里面有贩售一些很特别的小东西。别问,小编也不是这是要干嘛的......


古厝里有很多有趣的涂鸦的写在墙上的文字,而且用闽南话读起来才会更有意思哦!




古厝不远处还有一家牧羊人咖啡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重点来了 - 里面 有 冷 气。

老板是一个打扮森女系的小姐姐,貌似一个人经营。饮料很有特色,而且完全不会想到在这种地方还能吃到这样的蛋糕。

大菓叶玄武岩就在旁边,但这里停下来看看拍个照就可以走了。
往下走就是西台古堡,其实就是一防空洞,在那里的时候有一群像是高中生的小屁孩跟着一起走,不知道他们是否理解这里的历史渊源?


里面还有一些大炮和炮弹(展示用)。这里是澎湖的西北边,面对的就是大海,大海的对面......所以有什么作用就自己领悟吧。


去最终目的地的路上发现原来已经慢慢往高处跑,看着这一望无际的海洋,知道已经越来越接近澎湖的最西边了。

到渔翁岛灯塔之前都没有发现,灯塔的旧址其实是军事基地,但如今已经完全荒废,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景点。


这样就可以跟不远前的西台古堡和没来得及去的东台古堡接起来了。虽然门口还有一块“军事重地,不得内进”的牌子,但在周围都是游客的环境下只是加重了身为景点的味道而已。灯塔向着的地方就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听说天气好就看到厦门了(笑)。

大概在太阳下山前就已经结束了当天的全部行程,回到马公吃晚饭。基本上不管什么样的行程,最好还是回马公解决晚餐,因为好的餐厅都在那里。
Part 1 旅游篇就到这里,直到那时为止,小编都还能愉快地看待这个炎热的岛屿,但很快小编的想法便被改变了,Part 2将会介绍衣食住行和人文,要开始走心了。
待续......
文章首发在本人的微信订阅号《浪榴莲》转载于豆瓣,住在美国的伙伴你们请多多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