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那只活了100万次的猫
|先讲一个故事。
有一只漂亮的虎皮花猫,它活了100万年,期间,死过了100万次。这100万年间里,有100万个人宠爱过它,在它死的时候为它哭泣,可它连一次也没有哭过。
有一回,猫是国王的一只猫,国王带着猫去打战时,猫被冷箭射死了;有一回,猫是水手的猫,水手带它走世界的时候,从船上掉下来淹死了;又有一回,猫是魔术师的猫,在表演时被误锯成两半,死了…
它曾经是一个小偷的猫、曾经是一个孤零零的老太太的猫、曾经是一个小女孩的猫,它被狗咬死过、老死过,还被背孩子的带子勒死过。每一生,它都活得浑浑噩噩的,它讨厌每一个养它的人,它也不在乎死亡。它是一只“什么都厌恶、对所有的一切都漠不关心、都拒绝的猫”。
后来啊,猫变成了一只谁的猫也不是的野猫。它头一次变成了自己的猫。漂亮的虎皮花猫终于变成了漂亮的野猫,猫可喜欢自己了。母猫们都想嫁给他,有的给它大鱼,有给它上等的老鼠,它却骄傲地说:“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
只有一只美丽的白猫连看也不看它一眼。虎皮野猫走过去说:“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噢。”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猫有点生气了,因为它太喜欢自己了。第二天、第三天,它都走到白猫的身边,说:“你还一次也没活完吧?”“噢。”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
有一天,它在白猫的面前翻了三个跟头,说:“我呀,曾经是马戏团的猫呢。”“噢。”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我呀,我死过100万次……”说到一半的时候,它问白猫,“我可以呆在你身边吗?”“好的。”白猫说。就这样,猫一直呆在了白猫的身边。
这是一种它在之前的漫长生涯中从未有过的感情,它有了爱与被爱的体验。猫从没有自己的从属性的存在,到独立有了自我,为自己的过去骄傲,再到眼中有了别人,它头一次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而活。
白猫生了好多可爱的小猫。猫再也不说“我呀,我死过100万次……”了。猫喜欢白猫和小猫们,胜过喜欢它自己。
后来,小猫们长大了,猫和白猫都老了。
后来的后来的有一天,白猫静静地躺在猫的怀里一动不动了。猫抱着白猫,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泪。这只死了100万次从来都没有哭过的野猫,终于张开大嘴号啕大哭!从夜里哭到早上,又从早上哭到夜里,哭啊哭,猫哭了有100万次。
直到一天中午,猫的哭声停止了。它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在了白猫的身边。
猫再也没有活过来。
这是一本绘本,叫《活了100万次的猫》。我们都是那只活了100万次的猫。
我们的生命,也曾懵懂地为了社会的标准、父母的期待、他人的眼光地浑浑噩噩地活着。过去的经历给我们养料让我们成长为值得骄傲的自己,我们曾喜欢上,也曾拒绝过他人。所有的爱情故事都让我们以为只要遇见爱情,就能停下来。殊不知,我们遇见爱情的时候,也会遇见争吵。
有一次跟朋友聊起情侣吵架,有人推荐一个妙招:当双方始终争执不下,只要冲着对方喊“你TMD就是不敢承认你爱我是不是”,便能够立马让对方停战。我没有试过,但这个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不无道理。
|我们为什么吵架?
有句话说得好,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视。争吵的缘起是双方各执一观点,且企图说服对方。平日里遇见意见不合的人,我们顶多礼貌阐述自身观点,对方不同意也罢,换个话题,换个人,都好说,再不济,起身离开便是。
但在亲密关系里,其一,这个人是与我们如此亲近的人,以至于我们无法容忍对方与我们想的不一样;其二,我们想要“被听到”。“你肯定没有认真听我讲,不然怎么会不认同我呢,所以,我要反复地告诉你,说到你听进去为止”。这是我们争吵时潜意识里的独白。
因为还爱着,所以还有期待,所以还想跟你有所连结,即便是用争吵的方式。
那句让对方承认爱自己的话语,可以将双方从争吵的情绪中拉回来,看一看连结着彼此的爱,还在不在。
|爱,让我们愿意留在那里。
有一次团体督导现场,讨论到夫妻之间的吵架,丈夫已无法忍受吵闹的场面,转身就想往门外走。督导师问,那个冲着丈夫大发脾气的妻子心里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身旁已婚的友人咨询师说,别走。
“别走”。这两个字很简单,却在那一刻强有力地击中我的心。
在争吵中,我们容易把对方的批评指责听进去,并认为对方所表达的是,让我们离开。然而,如前面所说的,攻击的语言背后是需求,是渴望被聆听,渴望更多的连结。
如果在那一刻,对方能够稳稳地停留在那里,让我们把情绪宣泄出来,就像重新去体验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只要我们哭喊,妈妈就会过来安慰的记忆。而更多时候,只要我们能看到那个爱我们的人,无论何时都在那里,我们便能停下来。
前几天因个人的一些事情找友人聊天,却在半途中撞上对方枪口, 有些“莫名”地被发了顿脾气。好在对方也是咨询师,自我觉察的习惯在当下就派上用场。她看回我们之间的对话,突然明白是她自身状态不佳,冲我发了脾气。且紧接着说,我在那一刻接住了她的情绪。这几乎是她在与她的另一半相处时才会出现的场景。那一刻,相当于,我们的友谊经过了又一重考验。
一个人能够在另一个人面前发脾气,意味着两个事情:
1)双方的关系比普通的社交关系更紧密,所以,愿意让对方看到自己失控的一面;
2)对这段关系,以及对对方的信任,相信不会因为自己发脾气而影响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影响关系。
我跟她说,傻瓜,爱你的人是不会介意你发脾气的,反而会在那一刻觉得你很可爱,且心疼你。
当冲突的场景让我们难以忍受时,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促使我们选择。但因为爱,我们愿意留在那个冲突里,陪着彼此。
我们会遇见爱,也会遇见争吵。我们因为爱而吵架,也可以因为爱而愿意面对冲突,最终,也将因为爱,而愿意停留下来。
就像那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最终,我们都会遇到那只让我们愿意停下来的白猫,体验爱与被爱,然后安然地死去。
绘本推荐:(日)佐野洋子,唐亚明译. 活了100万次的猫.广西:接力出版社.2016.
文章首发于:丁丁心理课堂
原创作者:李晓纯|叁加心理咨询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