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一次跨越6000公里的大型散心以及一场烟花
点开日志想写点东西时赫然发现躺在日志编辑器里整整一年的这篇写完但一直没发的草稿。。本来只是有点懒,后来就好像不适合发了。。但是现在看来又觉得还是要发出来。嗯,应该把它记录下来。
2017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九点,在深圳吃完无聊的年夜饭后,我们花了五分钟做出了一个决定:连夜出发,开车回扬州,立刻上路去,一分钟也不要等了。哪怕我们根本没有来得及计划路线、合理安排沿途会经过的歇脚点,哪怕这意味着我们完全不知道到了深夜困到不行的时候应该在哪里过夜。
这一趟来回六千公里,从南到北再从北往南,大概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离这个国家这么近。有太多有意思的地方了,但这些地方又没有有意思到你会为了它专门坐飞机或火车去一次。只有借助自驾这样的方式,你才会在路过时逗留一小会儿,感受它不为人知的乐趣。我很庆幸我们这样走过一趟。
凌晨00:00,四下平原里此起彼伏地放起了跨年烟花,感觉我们浪漫炸了。

江西赣州:
凌晨03:35,在赣州看到了此生最美的星空。
赣州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雾!经过赣州的时间段大概是凌晨两点到早上八点,第一次领略山区的雾在夜里可以浓到这种程度,好像一团团固体一样挡在路中间,开车穿过去的时候好像在往墙上撞!无法控制的心砰砰跳。这感觉太神奇了,你明知道前面啥都没有,但是视觉信息依然可以欺骗你,给你带来巨大的未知感的恐惧,似乎分分钟迷雾背后会扑出巨型变异怪物。我觉得如果不是高速停车太危险,我可以停在这段路上玩好久。。。

而到了清晨,这雾一下子脱去了恐怖的面具,转而变成温温柔柔弥漫在天地间的仙气了。再无聊的田野、山林、树木都变了个样子,好像分分钟都会有小鹿从林间跑出来。
太美了,我整个人都后摇了。

江西景德镇乐平县
并没有去景德镇,去了下面的乐平县,据说以狗肉闻名。所以人生第一次吃了狗肉!照片就不放了。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感觉以后也不会再吃了。唯一想说的就是乐平县作为一个城乡结合部,真的是和全中国所有的城乡结合部没有任何区别啊。
安徽合肥
合肥这个地方本身就像合肥菜一样,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最特别的地方是,合肥有很多很多神奇的豆友啊!这么无聊的地方产出了这么多好玩的人,简直可以说是奇观了。对我来说,说是豆瓣让合肥有了色彩一点都不为过(当然最有色彩的是亲爱的小马同学了!)
就城市而言,合肥和南京有很像的气质,特别是宽宽的种满法国梧桐的林荫道。还有那种不精致的有着灰尘气息的文气。
哎,总之,喜欢合肥!就跟喜欢一个毫无浮夸之气的读了很多书的丧丧的宅男一样。不我绝对不是受了元非老师和吕老师两位豆友的影响才有这样的印象。
为了怀念一个消失的好朋友和小马去了一趟中国裤子大学,被学校里的猫震惊了。这尼玛简直是中国猫主子大学啊。横七竖八旁若无人躺在地上各晒各的太阳的猫们让我想起了著名的豆瓣用户发疯图。

江苏盱眙
是的没错就是那个盱眙小龙虾的盱眙!作为小龙虾狂热爱好者我终于来发源地朝圣了!
盱眙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变成小龙虾圣地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作为当年的苏北贫困县,盱眙原本是没有任何产业的,只是靠近太湖,所以水产还是可以搞搞的,但搞水产也搞不出什么名堂,小打小闹而已。然后当年有个卖十三香调料的,为了卖调料,搞出了十三香小龙虾,风靡一时。但这也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产业。真正牛逼的是当地县政府!据说2000年左右,当时的县政府与一个在北京做marketing的公司一拍即合,搞出了盱眙龙虾节。轰轰烈烈一搞就是十几年,硬生生地把这个小地方跟小龙虾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大型营销案例了。从这件事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地方政府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别真的是太大了。
现在的盱眙,作为一个县城来说真的很厉害,马路宽而整洁,路灯崭新,一片欣欣向荣。对了还有巨大的小龙虾路牌非常瞩目。
小龙虾真的是太好吃了!簋街的小龙虾都是什么鬼,湖北油焖大虾也比不上我大江苏的十三香好吗。啊,想扑倒在小龙虾的海洋里醉生梦死。

江苏徐州
徐州这个城市真是太有意思了。路大而宽, 市区双向六车道,作为一个非省会城市并不多见。但是道路交通设计非常神奇,常常出现八道交汇路口,真真是彰显了自古以来交通要塞的霸气啊!
更不用说左转和掉头车道在最右边了!导航里经常出现诸如“前方左转,请靠右侧车道行驶”、“前方右转后靠右走中间左侧岔路后朝左后方转弯”、“前方有七车道交汇,请注意慢行”这样神奇的指示。此外路宽则宽矣,路况不佳,地面上全是坑。大概徐州开车是不需要限速的,因为路修得太差自动限速。。
但是!重点是但是!徐州的烧烤真是太尼玛好吃了。老马被各种躲坑各种走错车道搞得火冒三丈,一路开车一路咒骂再也不会来这个城市了,坐下来吃到烧烤的第一口说,我还是蛮喜欢这个城市的。
一定要说我们去的这家巨型魔幻烧烤摊!玻璃门后面是一人高的屏幕!我感觉成本还挺高。然后没有空调,有巨大的火炉在店中央熊熊燃烧。所有店面的标语都仿佛在说:爱吃不吃不吃滚。霸气。硬汉。徐州不愧是混迹在南方人里的北方大汉啊。但是真是好吃到飞起了!

山东济南
在济南同样没有去任何著名景点,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在去江边的路上路过一个废弃船厂,荒辆感和废墟感像极了游戏场景,颜色美如画。我整个人都蒸汽朋克了!!济南最好看的地方!!在里面玩了一个多小时舍不得出来,感觉真的可以做成一个主题公园了。

关于食物
吃是这一趟的重点,第一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密集地吃到各个不同地方的当地口味。最有意思的是,随着地理位置的变化,真的能吃到菜式口味的微妙迁移与互相影响。
从这次旅途的最北边山东说起,鲁菜是经典菜系了,但似乎在全国各地很少有鲁菜馆,的确是没落了。我们去了当地一家老字号城南往事,味道并没有很惊艳,但是与想象中的鲁菜特点完全一致:重咸香、酱香,微辣,油多,还有不能忽略的一大特点是酸。爆炒腰花、糖醋鲤鱼、醋溜白菜,各种酸口。此外热爱油炸面食。果然吃到了很多北京菜的影子啊,不愧是北京菜的爹。
对了,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东西是甜沫儿!名字叫甜沫儿但是是咸的面糊糊汤,很鲜很好喝!

然后南下到徐州,作为三省交界的特殊地界,徐州大概一直不认为自己属于江苏吧!各方面都更像北方城市(甚至有暖气!),因此菜式吃起来和看起来都有着跟山东菜类似的北方感:颜色和口味都重。但有一点最大的区别,那就是加糖。可以说在山东菜的基础上加糖就是徐州菜了吧。
而这一点点糖!就是江苏菜之魂啊!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糖,徐州菜比山东菜要香很多,口味也丰富很多。加糖后的徐州地锅甩山东地锅一百条街!简直是,麻辣咸香甜五味融合,不能更赞了。
徐州菜还有一点就是干煸,干煸花菜干煸豆角干煸一切。其实就是过油后再爆炒。感觉这么炒完没有不好吃的东西了。

再到了扬州,糖的作用就发挥得更精妙了。扬州菜的糖用量不多,主要是提鲜,不会像徐州菜或是苏州菜上海菜那样吃到很明显的甜味。扬州菜/淮扬菜是所有菜系里最清淡的,这个清淡不是广东菜热衷的白灼那种寡淡,而是各种口味都很适度,除了糖之外,盐也少很多,很少使用颜色和口味都很重的老抽,豆瓣酱之类的东西根本不会出现。将徐州菜里的各种调味料都弱化,大概就是淮扬菜了。这可能是为什么淮扬菜一直是国宴最佳选项,因为没有刺激的调味,绝对安全啊。但淮扬菜还是很好吃的,甚至是我最爱吃的菜系。口味均衡、安全并不意味着平庸,而意味着调味细腻讲究,重视食材本身的味道,用糖、盐、少量生抽这样最基本的调料处理最新鲜的食材,不会有任何调料的味道突然跑出来抢戏,食材本身的鲜味就已经足够美妙了。(当然好吃的淮扬菜是很少的,因为这种做法一不小心就平淡了啦)

一路再往安徽吃,似乎是把扬州菜里的糖去掉就是安徽菜了。安徽菜不像徐州、山东那么重口味,但也不会像扬州菜那么重视微妙的调味,去掉了糖之后更是少了很多乐趣,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安徽菜几乎没有特点。在全国各地看到的安徽菜馆都是打家常菜的招牌,因为安徽菜就真的很家常啊。一种家常的普通的好吃。但是臭鳜鱼真的很好吃很好吃!从来没有在外地吃到真正好吃的臭鳜鱼,但在芜湖我们随便去了一家馆子,就吃到了好吃得哇哇叫的臭鳜鱼。发酵的程度刚刚好,微微的臭味和咸味组合在一起超级鲜美,像是小清新版的咸鱼,而肉质口感都比咸鱼要嫩,又有非常丰富的口味变化。太好吃了!这个例子再次证明,如果你不喜欢吃某种非常有名的食物,很大概率是因为没有吃到最正宗最好吃的版本。

然后往中原地带走,江西菜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酷爱蒸菜,油盐辣椒蒸一切 。这一趟没有去到湖南湖北,但可以想见江西菜应当受川湘菜、湖北菜的影响很深,热爱辣椒。下次有机会一定把这个区域系统地吃一遍啊!

这样一圈走下来,形成的是对中国的印象,而非某一个城市。每个地方只够兜几个小时,吃一顿饭,根本无法深入地了解任何一个城市,但看到的是城市之间的关联性与差异,各种细节之间的联动,感受到生机勃勃。甚至好像可以感受到人类社会是如何慢慢发展、慢慢迁移、逐渐生长起来的,看到的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也好像在一个巨大的网络里有了新的意义。希望有机会可以再这样走一次。
最后以一张整个旅途中最喜欢的时刻结束吧,我们在漆黑的高速边上停下来,放了一小会儿烟花。哪怕过去很久之后,那个熠熠生辉的时刻都还会浮现在脑海里。我们陪着对方同行过那么闪耀的一段路,体验过那么丰富的生活,不管怎样,都是很棒的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