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10
生不如死的痛苦中,抑郁算是一个十分强大的病魔,许多人都无法与之对抗,最终被击杀。
人人生而平等只是一种动听的说法,真实情况是病而平等或死而平等。这当然是以科学观来说的。常见的抑郁症状为心情低落,反应迟钝,意志衰退,认知损害,和身体症状。形成原因大概为遗传,感染,诱发等。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处于抑郁情绪之中,这自然是环境所致,也即情绪感染。在三十年间,轻度是长伴左右的,重度也有好几年。当然了,由于久病,所以反而对抑郁不觉得反感。甚至可以说抑郁是我最好的伙伴,陪我长大,伴我成长。
通常抑郁患者最常见的身体症状就是失眠。一晚一晚的失眠,那种折磨简直是人间少有。有人服食安眠药甚至吸毒,只为了能睡个好觉。没有这种病历的人,很难想象那种精疲力尽的无助感。有些年轻人说他们也辗转无眠,不过这些年轻人无需担心。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抑郁症的,偶尔睡不好,并不和抑郁有关。尤其是年轻人,很多时候是由于性调节不力,生理上的问题可能会诱发抑郁,但是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可以除根的。只有真正的抑郁,才会让人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有多黑暗,只有病患自己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孤独,是超越了肉体和灵魂的孤独,是真正的无可救药。
在疾病面前,所有人都无差别。譬如塞林那,手术之后,留下性命,却又抑郁,按她自己所说,这可能是终其一生的战斗。我还记得看她的第一部电影时,确实又被其外表所迷,心生欢喜。按照她的成就来说,的确是在星路上顺风顺水,一马平川。可是就从她的流行单曲来讲,多少能听出她的种种悲剧,抑郁的种子早就在她的心里埋下,就如同癌细胞一般,扩散全身。就从她自己情史来讲,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她的努力。努力将自己解救出来,直到今天都不放弃。这种强烈的求生欲,实在令人叹服。我自然是没有机会见到她,甚至在梦里也不可能,以后倒是可以使用虚拟现实假装近距离。如果真能近一些,我倒是很想告诉她治疗抑郁的方法。
我们国家也有许多名人,最终难逃抑郁症的追杀。远近闻名的自然是三毛。有些人什么都不缺,可是偏偏就是倒霉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对于外部世界的种种变化,我们又当如何是好呢?自杀当然不是治疗抑郁的办法。三毛当然是无法忍受病痛,所以选择吊死。那么是什么痛苦呢?外界自然是说重度抑郁,但其实不完全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绝望。
三毛,毕竟是个女人。尘世间的许多女人,一辈子只为一件事——爱。当王洛宾拒绝三毛之后,短短121天后,三毛就选择了永远的离开。我想留给王洛宾的也一定是抑郁。生离死别,这本来就是多情之人永难逾越的鸿沟。从王洛宾的字迹中“是谁在敲门,声音那样轻,像是怕惊动主人。打开房门顿吃一惊,原来是一位女牛仔。模样真迷人——镶金边的腰带,大方格的长裙,头上裹着一块大花巾,只露着滴溜溜的一双大眼睛......”,不难看出这老人对三毛的感情颇为真挚。现存的一些三毛书信手稿,也能看出三毛对这最后的救命稻草是何等的期待。只不过救命的灵丹也常常正是害命的毒药。三毛是那样一类人,一类绝不向命运低头的人。
凡夫之类,自然是被三毛感动的稀里哗啦,这也是为何三毛在两岸三地经久不衰的原因。再加上许多名作家的点评哀婉,三毛的意义已经到了毁天灭地的地步。实际上,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不乏这些男欢女爱的悲剧故事,每一个都十分动人,每一个都十分伤心。究其本质,不外乎离别二字。如小娴所言,“在未可预知的重逢里,我们以为总会重逢,总会有缘再会,总以为有机会说一声对不起,却从没想过每一次挥手道别,都可能是诀别。每一声叹息,都可能是人间最后的一声叹息。”
不得不承认,血液里有太多多愁善感的成份。这也导致了一些苦命人与生俱来的悲天悯人,时常感到心酸,时常感到凄凉。不过就我自己而言,吃了很大的苦头后,今天我毕竟比以前要好很多。最近我找到一个方法——要做,一直做,一直在忍辱负重的做,一直在绝望中坚持做能做的事,一直在没有意义中认真做会做的事,直到做到没有任何事可以做。
一念之差,酿成大祸;若无一念,何患之有?